前言
这是一本由不同作者的研究结集而成的读本,从与每一位作者联系版权到每一篇论文的翻译、校译完成,前后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
萌生要编辑这样一本读本的念头是在2018年11月我赴美国访学不久的时候,一方面,近几年技术的加速发展对于全球传播的影响与社会面貌的改造是多面且深层的:我上一次出国访学还通过长途电话与国内联系,这一次就已经完全依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了,两次相隔不足十年;另一方面,技术实践的复杂变化对相关研究提出了跟进与更新的要求,过去的经典理论与研究虽然依然富有生命力,但不足以对今天传播与社会领域所有的变化和复杂性做出解释。因此,我与本书的部分译者同仁们共同选择了这14篇论文进行翻译,虽然议题与视角各异,但它们有三个共性:一是话题新鲜,这些论文绝大多数是近5年内发表的,因此对近年来在传播与社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议题几乎都有所涉及。二是引用率高,引用率不是衡量论文水准的唯一标准,但是高引用率至少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该论文在学术对话上的重要性。三是视野广阔,这些论文的理论视角各不相同,但其共性是并没有“就技术谈技术”,而是能够从与传播和社会广泛联系的多视野出发开展深层次的分析。
如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算法几乎是所有领域的关键词,从这个意义说,它们对于整体社会生产生活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是不为过的,并且其影响呈现出结构性的特征。然而,与层出不穷的革命性话语形成对比的是,当下对这些技术领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性后果的分析与评估有所不足。如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 Mosco)所言:“几乎每一次包括信息和传播媒介在内的新技术浪潮,都会带来关于终结的宣言。……技术的修辞——戴维·奈(David Nye)所敏锐鉴别出的对技术的崇拜——是如此强大,导致了一种广泛的历史健忘症。……关于技术的确存在着一种引人注目的、几乎是有意的历史健忘症,尤其是与传播和信息技术相关的时候更是如此。”基于此,本书选择的论文均是将“技术的社会性”作为核心关切,从不同角度、不同路径提供深入分析与反思。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但需要说明的是,分类只是为了主题相对集中,但每个部分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叉、彼此呼应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技术的社会性做了较为宏观、历史的话语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研究。《互联网之后:新技术、社会议题与公共政策》一文聚焦于下一代互联网,作者指出其汇集了三个互相关联的系统: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这构成了对军事、环境、隐私等的重大挑战。而鉴于下一代互联网相关的大量军事、环境、隐私等议题以及现有政策完全无法处理它们,考虑如何在一个政策系统内建立一个用以处理该系统所带来的问题与机遇的民主和公共控制的传播网络是必要的。《媒介物质性:有关机器的道德经济考察》一文认为信息与表达永远不能被仅仅简化为数据,其构成应该总是内含社会性和文化性,并嵌入经济、技术和生态之间的一般关系中。因此,作者强调对当代传播系统物质基础的研究,认为它为理解当前和塑造未来提供了独特和不可或缺的资源。《思维机器的想象:技术迷思与人工智能的兴起》一文则聚焦于人工智能。首先,阐述了人工智能兴起的主要特征及其产生的文化影响。其次,分析了伴随技术迷思出现的修辞和话语策略。最后,指出了对人工智能历史进行再评估的必要性。作者认为,人工智能迷思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技术迷思是如何形塑当今数字媒体的社会存在。
第二部分是围绕“大数据”主题的研究。《关于大数据的重要问题:对一种文化、技术和学术现象的激发性思考》一文指出,对大数据提出“数据意味着什么,谁能访问什么数据,数据分析是怎么进行以及为了什么目的”等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大数据改变了知识的定义,对客观性与准确性的断言会形成误导,它不总是更好的数据,如果脱离语境就丧失了意义,能获得的数据不一定符合伦理,并且对大数据的限制访问造成了新的数字鸿沟。《大数据鸿沟》一文则进一步剖析了数字鸿沟的问题,文章指出大数据是那些拥有巨量数据库和分析处理技术的人才能使用的数据,因此“大数据鸿沟”是用来描述大规模数据获取和使用能力差异的概念。作者认为,大数据鸿沟来源于:一方面,数据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关系形塑了交流传播和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人们越发意识到,他们对个人数据如何被用以对付自身知之甚少。《广告、大数据,与公共空间的清理:营销人员对内容补贴的新方法》一文聚焦于广告业,广泛分析了在广告和营销中嵌入大数据使用的种种后果。因为广告信息不仅对个人有直接的影响,广告业通过大数据愈发追求和达成的个人化还会使得社会成员共同关心的议程越来越少,从而不利于整个公共媒体环境和民主的发展。《从“互联网”到“大数据”:“空洞的能指”与数字话语的建构及争夺》一文聚焦于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历史过程,呈现了西方数字话语如何在较大程度上塑造了这两个概念,及其假设技术创新必然导致新的历史和政治的可能性。作者认为,数字话语是由不同的政治愿景构建的,这些政治愿景也因语境和情况而异,因而数字话语已成为“空洞的能指”,并且决定了当代许多霸权斗争的基础。
第三部分则是以“算法”为主题的研究。开头的两篇和新闻领域的变革相关,《迈向计算新闻的社会学研究》一文从六个视角来讨论计算新闻,认为它们共同构成并推动了计算新闻的社会学路径。政治视角主要聚焦于公共政策,其推动或阻止了计算处理和实践的采用;经济视角则是批判性地审视计算新闻领域的分层,以及制度资源的差异如何造成新闻业在代表公众运作中创造出不对等的模式;场域的框架扩展了经济视角,它将其他领域、机构纳入分析范畴中;组织的视角把研究建立在真实的日常工作实践常规中,分析潜在的技术进步是如何走向成功、落入失败或是被调整修正,而体制的沉默、官僚的繁文缛节和机构事项的轻重缓急等都在其中发挥作用;文化视角不仅考察了人类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对计算技术采纳的影响,而且分析了这些互动是如何在更大的符号系统和信仰模式的背景下发生的。最后,技术的视角考察新闻设计的价值、编辑室意义构建的混合性质,以及数字证据类型呈指数增长所带来的新闻证据地位的变化。《自动判断?算法判断、新闻知识与新闻专业主义》一文则认为,从新闻判断到算法判断的认知转变,充斥着社会后果。对计算机客观性的信念,进一步掩盖了算法干预可能遗漏的新闻判断,或通过排除新闻报道中人类主体性的价值,使新闻权威的危机始终延续。因此,新闻判断和算法判断的社会后果需要重新评估,既要承认已经发生的变化,又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对算法判断话语如何影响新闻思维的方式进行批评和回应。《算法文化》一文认为算法文化的语义维度至少和技术维度一样重要,后者或许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作者认为语言生产了新的存在领域,在此之后这些领域才被技术制品填充。《算法的社会权力》一文是一期以“算法的社会权力”为主题的特刊导读文章,在这篇导读文章里作者探讨了算法本身的权力与算法观念的权力。前者概述了一系列与算法功能相关的议题,以及这些功能是如何在社会中有力地发挥作用的。后者则让我们看到算法的观念是如何被唤起,作为更广泛的理性与看待世界方式的一部分,以及算法是如何在社会秩序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与之相对的是《算法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形塑搜索引擎》一文,它讨论的不是算法所拥有的权力,而是权力可能如何通过算法发挥作用。文章描述了“技术原教旨主义”的意识形态如何与“联系主义世界”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剥削计划相一致。因此,作者建议将注意力从搜索引擎对社会的影响转移到搜索引擎构建中涉及的社会实践和权力关系。
第四部分收录的两篇文章均与数字劳动相关。《“女性工作”的相关性:数字媒体中的社会再生产与非物质劳动》一文从女性主义视角,通过对各种数字媒体(主要是“脸书”)实践的例子讨论了“非生产性劳动”作为一种规训性技术的能力,再生产(或实质性挑战)了社会规范,使得生活得以被资本利用。从而揭示了所谓“非生产性”劳动对资本主义的重要性,使得人们能够以更复杂的方式理解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是如何与维持数字媒体产业的经济流通及主导社会的更广泛的生产模式密切关联的。《数字资本主义和数字劳动时代的资本主义、父权制、奴隶制和种族主义》一文则推进和扩展了对数字劳动的分析和理解,通过研究家庭劳动与数字劳动的关系,种族主义、奴隶制与数字劳动之间的关系,以及雇佣劳动、奴隶劳动、家庭劳动和用户数字劳动的共性与差异,作者指出作为数字劳动的无偿劳动不是没有生产力的,而是一种被过度剥削的生产劳动形式,它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产生剩余价值。而数据商品既是性别化的也是种族化的,数字资本主义将性别歧视和父权制工具化,通过它们的逻辑建构算法,基于性别和国家来假设一小时的劳动价格,进而决定数字商品的价格。
我们将上述14篇文章集合成册,希望能够对今天思考和研究全球“传播、技术与社会”的议题提供多样化、多角度的集中呈现。它们的思路与结论虽然不能被直接移植到中国情境的研究之中,但希望能够与中国的相关研究展开丰富且有建设性的对话。这一议题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当下正在经历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更是把全球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我们能够从中清楚地目睹与感知“传播、技术与社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具有怎样的全球效应。如果我们作为学术“搬运工”的角色能够为全球彼此共享的议题架设一些交流的桥梁,那么这项工作最重要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于我个人而言,这项工作的价值除了与上述文献相遇以外,也包括与整个翻译团队的相遇。没有他们的认真与努力,这项工作不会由设想变为现实。尤其是我的三位同事:张韵、王如一、蔡润芳,从议题的讨论到文献的选择,没有她们的鼎力相助,不会有后续翻译工作的顺利展开,除了翻译以外,她们还承担了多篇文章的校译工作,因此可以说这本书承载了她们大量的心血。除了同事以外,还有几位学界朋友同仁的积极参与,他们是方师师、陈一、张岩松、王晓培、杨玥、徐偲骕、徐婧(排名不分先后)。他们大多拥有海外留学或者访学的经历,对本书的相关议题也颇有兴趣和研究,认真与执着的工作态度奠定了这本书的翻译基础。我也从他们的译稿及与他们的无数讨论中受益颇多,这是这本书于我的珍贵价值。当然,本书在文献的选择上难免遗漏一些重要篇什,翻译上也难免存有不畅甚至误译的情况,我们诚挚地向各位读者请教,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希望未来能够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石力月
2020年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