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汉字里的古代家国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朝 太阳从草丛中升起时还能看到月亮

周人祭日,以朝及 ——《礼记》

“朝”在今天有两个读音,zh`o和ch1o。最初只读作zh`o,有了引申义之后才读作ch1o。但今天使用最多的读音却是ch1o,多用作朝代和朝向。

朝,甲骨文字形 ,这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上下是草,中间是“日”,右边是“月”,会意为太阳从草丛中升起的时候,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去。这当然就是早晨的生动写照。张舜徽先生认为“日”上下的草形“像光芒四射状”,与此字形不符。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一弯残月,表示月亮即将隐没了。甲骨文字形,一弯残月的右边也添加了两棵草,表示残月即将隐没到草丛中去了。

朝,金文字形,改变了甲骨文日月同现的造字思路,右边变成了水的形状。张舜徽先生认为“像海水澎湃上涌之形。海水受日月引力生定时之起伏,谓之潮。析言之,则早潮曰潮,晚潮曰汐”。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右边的水形是“月”的伪变。金文字形,右边还是水,还有河水流动四溅的水滴。金文字形,右边的河流和水滴中间添加了一横,这就为小篆字形的讹变打下了基础,右边的水形讹变为上“人”下“舟”,因此许慎误认为“从倝舟声”。

《说文解字》:“朝,旦也。”“旦”就是早晨。《诗经·采绿》中有“终朝采绿”“终朝采蓝”的诗句,“绿”和“蓝”都是草名,“自旦及食时为终朝”,从日出到吃早饭这一段时间就叫作“终朝”。

夏商周三代都有在春分之时的祭天之礼,称作“郊祭”,也叫“朝日”。据《礼记·祭义》载:“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闇。”“闇”通“暗”。此祭主祭日,月亮不过是配角。据孔颖达解释,夏代尚黑,因此在晚上祭祀;殷代尚白,因此在日中时祭祀;周代尚文,“祭百神礼多”,因此从早到晚都在祭祀。《周礼》中有“朝日,祀五帝”的记载,即在春分之时拜日于东门之外。“朝日”之“朝”读作ch1o,因为是在早晨拜日,因此引申为朝拜;臣见君也是在早晨,所谓“盛服将朝”,因此引申为朝见。张舜徽先生则从金文字形右边的水形生发而认为“水朝宗于海,故引申为朝会义”。

《诗经·雨无正》中有一句有趣的诗句:“邦君诸侯,莫肯朝夕。”邦君指诸侯国的君主。此处的“朝”读作ch1o,指早晨朝见,“夕”指晚上朝见。这句诗的意思是:周王流亡在外的时候,诸侯国的君主和诸侯们都不愿遵守君臣之礼,不肯早晚朝见周王。

此外,臣子朝见国君还有“朝觐”一词,二者尚有细微的区别:春见曰朝,秋见曰觐。不管是器物还是礼仪,古人用字之细化和分类之精致,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