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音乐教学相关理论
一、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理论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J.Dalcroze)是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其在1902年创造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是当前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音乐教学体系。他认为:“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生在音乐审美、训练与表演活动中不断获取积极正面的情绪体验,来顺利地实现审美情感教育的目标。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音乐的情绪体验以及学生对于自身情绪体验的认识与反应,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获取的,因此音乐教学活动必须加强对大脑、耳朵、嗓子以及身体的综合训练。”这一音乐教学体系,第一次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顺利实现审美情感教育目标的重要作用。基于此,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教育主要围绕体态律动(依据音乐的速度、力度、重音、节拍、休止、乐句、切分、赋格、复合节奏等要素,进行拍掌、踏步、摇摆、转动、弯腰、指挥,甚至是走、跑、爬、跳、滑、蹦之类的身体运动)、视唱练耳(培养学生识谱、乐感和歌唱能力)、即兴表演(以想象的、自发的表现形式,发展运动律动材料和声乐材料的技能,培养学生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能力)三个方面来展开的,内容涉及身体和动作的入门训练,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统一训练、大脑与身体各部位的协作训练,放松呼吸与纠正的训练,通过形象的队形变换来熟悉乐谱的训练、节奏训练、乐谱小节和小节中重音训练,通过指挥对学生智慧和表达的训练等。这种将音乐审美、训练、表演与形体运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淋漓尽致地彰显了音乐教育的特殊性。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以“视唱练耳”为主体的音乐教学内容,将“形体动作”与“即兴表演”之类的内容纳入音乐教学活动之中,而且对于当前音乐课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也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通过“演练”“说教”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与歌唱表达方面,还必须调动起学生的耳、眼、身体和头脑,使之相互之间能够有效配合,由此才能真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这对于当前普通高校针对非艺术学生所开展的音乐教学与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
卡尔·奥尔夫(Carl Orff)是德国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在《教学作品》一书中所提出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应用最广泛的音乐教学体系。奥尔夫认为:“人类的本能欲望是表达思想和情绪,并通过语言、歌唱(含器乐演奏)、舞蹈、写作、绘画之类的形式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这是人类原本固有的能力,因此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便是不断地激发和提升人类本能的音乐表现力,而其表现的好坏则并不重要。”这充分强调了音乐是人们本能地抒发与表达自我情感的重要渠道,而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便是激发人们借助音乐进行自我表达的欲望和能力,音乐教育是手段,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才是目的。基于此,奥尔夫将培养学生听力、节奏、律动、语言、创造性作为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说、唱、跳、奏、戏剧表演、绘画创作、诗歌朗诵之类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情境氛围中发现自我、表达自我,从而培养自信心、创造力、合作精神、专注性、反应能力、健全人格和健康情感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充分打破了当前诸多音乐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掌握特定的歌唱技巧、歌曲作品、歌唱兴趣为核心目标的教学理念,而将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手段,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感与心理作为主要任务,甚至为了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弱化音乐教育的技能性、技术性、专业性内容,在音乐教育中融入其他诸多艺术形式,由此从整体上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当前普通高校在对非艺术类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设计、音乐教学监督与评估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柯达伊音乐教学理论
佐尔丹·柯达伊(Zoltan Kodaly)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在对匈牙利学校音乐教育活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作出《读谱及符号标志教学法》。柯达伊认为:“淳朴、简练而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与民族音乐是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经之路;教会学生唱歌是各类学校普及音乐教育最主要的手段,而教师的音乐教学方法不是简单地按照科学知识结构的一般规律来进行,而是应当顺应学生自然发展与自然成长特征来进行。”这既强调了以民间歌曲和民族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学内容和以教会学生唱歌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提出了音乐教学应遵循学生自然成长特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柯达伊将音乐教学内容总结为五个方面:一是选择民间音乐和民族歌曲作为初级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并使之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歌唱和表演技能之后,再选择知名艺术家创作的艺术歌曲,展开更深层次的音乐教学活动;二是采用调性比较强、容易掌握的“首调唱名法”和五声音阶,对普通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由浅入深地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三是加强节奏方面的训练;四是对学生进行将节奏与旋律结合起来的训练;五是利用七个不同的手势表示音节中七个不同音的唱名,由此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和视唱能力。
基于柯达伊音乐教学理论的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循序渐进的手法和内容来提高教学效率、以肢体动作来辅助“视唱练耳”的方法,对于当前普通高校针对非艺术类学生所展开的音乐教学活动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四、铃木音乐教学理论
铃木镇一(Shinichi Suzuki)是日本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他在对诸多青少年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不论一种语言的发音结构多么复杂,生活在该文化情境下的孩子都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并充分利用其学习技能,根源就在于孩子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让其重复那些字和发音,而且是重复的次数越多,孩子就学习得越快。借鉴此经验,铃木镇一提出了“铃木音乐教学法”,也即在自然环境下,让每一个学生犹如最初学习母语一样,首先从“听”进入音乐的世界,随后则开始通过“模仿”与“反复”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演奏能力,并将此总结为“人是环境之子”“音乐学习越早越好”“音乐练习越多越好”“音乐学习环境要好”“音乐教学方法要更好”。如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一样,铃木音乐教学法也强调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不一定是培养音乐家,而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也即“只要能够领悟巴赫或者莫扎特高贵的心灵就够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铃木教学法重点强调了音乐熏陶与感染以及有意识的“模仿”与“反复训练”,在潜移默化之中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欣赏与表演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其人本化的音乐教学目标呈现出明显的普众化的特征。这同样为当前普通高校针对非艺术类学生所展开的音乐教学与管理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