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观石灰水得灵感 蔡邕
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因曾官拜左中郎将,所以也被后人称为“蔡中郎”。他是东汉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擅长篆书、隶书,并首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蔡邕热爱书法艺术,但他不喜欢闭门造车,而是经常外出寻找灵感。他会用心观察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事物,觉得这样可以丰富见识、拓宽思路,有助于创造新的字体。
有一次,蔡邕奉旨为皇上写了一篇颂歌,写成后,他动身前往皇家藏书的鸿都门,以便把写好的文章交给那里的文官审阅。可是当天文官事务繁忙,没有时间召见蔡邕,他就只能在门外等候。
蔡邕当然不会让这段时间白白浪费,他在门外来来回回地踱步,还四下张望着,想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这时恰好有几个工匠在装饰石门,他们拿着笤帚,蘸上白色的石灰水在石门上涂抹着,那动作就好像是在写毛笔字。
蔡邕赶紧留神细看那些白色的印迹,他发现工匠用笤帚蘸取的石灰水不够均匀,而且墙面也没有纸面那么光滑,所以一笤帚刷下去,墙上留下的是斑驳的白道,但是看上去却别有一番意趣。蔡邕马上想到,若是我用同样的办法来写字,让墨迹中露出丝丝白色,岂不显得格外自然生动吗?
蔡邕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去,顾不上休息,就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开始练习新字体。他一边回味那些工匠蘸取石灰水的动作,一边用同样的方法蘸取墨汁。可是纤细均匀的毛笔尖当然无法与笤帚相比,蔡邕试了很多次,都没有写出那种斑驳的效果。但他没有灰心,又反复地尝试改变蘸墨的量、用笔的力度,终于写出了像枯笔书写的笔道,这些笔道与浓墨所写的饱满的笔道互相映衬,使得整幅书法作品意态丰富、颇有情趣。
蔡邕举起这幅作品,爱不释手地欣赏了一遍又一遍,家人问他:“这是什么字体啊?以前从没见过这种写法。”蔡邕想了想,笑着说:“这是我新创的字体,你看,它形势飘举的地方就像在‘飞’,而丝丝缕缕的地方又透露出生动的‘白’,所以,我打算叫它‘飞白’书体。”
没过多久,“飞白”书体就被推广开来,很多有名的书法家都争相学习这种新字体,后人对这种字体也极为推崇,就连宋太宗、宋仁宗等帝王也对这种字体情有独钟,都说这种字体具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的特点。
故事启发
闭门造车确实会造成思路的堵塞,所以蔡邕才会选择到外界去寻找灵感,而他也确实获得了成功。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感到灵感枯竭,也可以尝试外出寻找灵感,有时候,那些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往往可能成为灵感的来源,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