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传统企业转型智能供应链的战略
在“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消费者被突如其来的巨大信息量所赋能,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对产品的期望越来越高,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都变得更加灵活,这对传统制造企业提出很大的挑战。传统制造企业可从图2-9所示的几个方面来改变自身的智能供应链策略,从而满足更加柔性的产品需求,实现自身智能供应链的转型。
图2-9 传统企业转型智能供应链的战略
1.明确供应链的本质战略
供应链的本质是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客户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要以最低的成本精准精确地生产出质量最高的产品。“工业4.0”概念的提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赋能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变革,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改变,使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能量通常变得束手无策,过分地追求新趋势而忽视了企业本质的制造。对于一个制造企业来说,生产出符合客户体验式感觉的产品是至关重要的。
2.智能化战略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智能化战略,每个企业有不同的产品、服务以及客户群体,相应的核心竞争力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所以企业需要根据个性化的客户需求设定不同的、敏捷的、个性化的智能供应链战略,例如产品的外在设计、客户服务的响应时间、产品的制造流程的优化。所有的企业不可能追求“一样的智能供应链”,智能供应链是一个趋势,并没有准确的标准定义。
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结合产品的发展趋势以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趋势,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能够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智能供应链的智能化战略。根据市场的发展制定可以不断调整的柔性智能化战略,支撑其采购、库存、制造、成本、物流等稳定运转,从而支撑智能供应链的智能化战略稳健实施。
3.互联化战略
智能供应链比传统的供应链更加互联,供应链上的企业、产品、技术、服务、订单、物流、库存、预测、计划、供应商、零售商、客户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数据只有连接起来才是有价值的,我们把所有的产品和事物都赋予标签和编号,但是没有大数据将其连接成为一个网络,它也是无用的。连接起来的网络化的数据才是智慧的、能发挥最大价值的。智能供应链结合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能实现网状的、协同的、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智能供应链的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预测的智能供应链决策。
4.可视化战略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万物互联的时代,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有效结合,使供应链可以将所有的数据实时地、共享地、可追溯地、有效地显示出来,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实现可视化的操作,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去分析、调整、优化现有的供应链结构,通过实时动态的数据共享,可以实时分析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协同性等,为柔性的、智慧的供应链战略提供良好的指引。
5.差异化竞争力战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模式的变迁,消费者被越来越多的信息赋能,消费者的需求也逐渐升级,消费者的个人品位转为注重体验和更加健康的选择。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产品及服务的个性化不断被具体化,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研发设计、制作环节、流通方式以及销售方式。企业应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演变趋势,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打造柔性化的智能供应链的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6.协同化战略
智能供应链主要受末端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驱动,是末端需求驱动供应链前端的运作。智能供应链可以快速地将消费者的实时消费信息快速地共享到零售商、分销商、制造企业等,有效地降低供应链的反应时间,以更快的反应速度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和消费者满意度。信息的协同化战略可以有效地实现通过终端的需求形成一个需求预测计划,聚焦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整合。
协同化战略可以有效改变传统供应链的信息孤岛、片面性思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浅的模式。真正实现智能供应链的以点带面、全局发展的战略性发展,实现供应链上所有环节的信息、物流、技术、需求等完全的协同性。
7.物流战略
智能供应链实现的基础是物流,从产前、产中到产后销售物流都处于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详尽的物流计划对原材料的进货进行保证,将导致整个企业的生产、库存、销售等处于非常混乱的不可控状态,对企业造成一些损失。
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和物流设备对提高企业效率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及提高顾客满意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智能供应链可以有效降低供应链的反应时间,而物流可以加快智能供应链实现这一目标,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工业4.0时代的到来,时代的颠覆性力量使很多企业无从下手,如何在时代浪潮下立于不败之地,化颠覆为机遇,是每个制造企业迫切追求的发展之道。智能供应链可以有效地帮助制造企业快速地走在时代前沿。
相关链接:“互联网+”重塑供应链管理新模式
互联网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还催生出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对传统企业形成冲击。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工业化思维是批量生产,追求低成本运作,再从不同的渠道影响终端消费者;而互联网技术倒逼企业从B2B模式向C2B的个性化模式转变。供应链逐渐将需求驱动的概念,扩展为如何与客户互动,做到深入地理解并服务客户。
1.互联网化的供应商关系管理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形成了互动的关系。首先,依据互联网化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对企业的需求产品和供应商进行界定;其次,明确对供应商的信息化标准要求和双方信息沟通标准,特别关注关键性材料资源供应商的信息化设施和平台情况。传统的供应商遴选标准+分类信息标准是优化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基础。
2.互联网化的生产管理
从生产过程看,通过利用互联网,工业企业生产分工更加专业和深入,协同制造成为重要的生产模式。平台化的组织方式有利于促进机器运行、车间配送、企业生产、市场需求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使得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等变得更加精准协同。除原有的产能、质量、交货等条件外,增添对其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和信息基础建设的选择标准,保证日后便于开展互联网化运行和监控,即时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动。
3.互联网化的库存管理
库存问题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利用互联网平台的采购模式,都要求必然有全面的数据库作为支持。企业领导人可以方便了解每一种产品的价格、数量、库存情况、订单的执行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供应商情况等各种信息,能够对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快速反应。在互联网模式下进行采购,企业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更加方便、准确、及时,交易双方可以随时了解对方需求,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与对方分享采购信息。所以,供应商便可快速响应企业需求,企业则可实现准时化采购,实现由“为库存而采购”转变为“为订单而采购”。
4.互联网化的物流运输
随着电子商务规模化爆发式增长,传统物流模式成为阻碍供应链短平快价值转换的罪魁祸首。平台化物流提供通关、金融、物流、退税、服务等全球化综合供应链服务,这种模式会逐渐挤压掉传统零售购物商城、仓储式大卖场模式,随着个体消费体验的改善和新生活习惯的演变,未来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平台将逐步替代传统的仓储、配送中心、商品集散地、百货购物中心。
5.互联网化的需求预测
发展为互联网化的企业,必然面对全球性的客户和竞争,必须根据市场变动、需求预测做相应的变革。大数据将依托互联网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结合位置LBS服务,将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行预测,提供给供应链更加真实合理的需求。这与传统的BI、商业智能有本质的不同,大数据不仅对量化的数据统计分析,也对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追踪,利用语义数据进行文本分析、机器学习和同义词挖掘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管理。
从供应链管理看,网络化成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的新趋势。供应链集成创新应用,使每个企业都演化成信息物理系统的一个端点,每个端点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