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对 能消百病(全面升级版)(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配伍离不开中药的四气五味

四气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称四性,是根据中药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黄帝内经》中提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即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

中药的四气

1.温热药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药或热性药,如干姜、小茴香、桂枝、胡椒等。

2.寒凉药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药或凉性药,如黄连、板蓝根、栀子、金银花等。

3.平性药

还有一些药物寒热偏性不明显,药性相对较平,如党参、山药、甘草、蜂蜜等,实际上它们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滋味是通过口尝得知的,虽然滋味不止五种,但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其他滋味如淡味常被归附于甘味,涩味常被归附于酸味。将药物的滋味和作用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五味理论”。

中药的五味

1.辛味药

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和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如解表药中的紫苏叶、薄荷;行气药中的木香;活血药中的川芎等。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辛味药还可以辟秽化湿开窍、醒脾开胃。

2.甘味药

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一般来讲,滋补类药物多具有甘味。如大补元气的人参;滋补精血的熟地黄;缓急止痛的饴糖等。一些甘味药还有解毒的作用,如甘草和绿豆。淡味药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一般来讲,祛湿利水的药物都具有淡味,如薏苡仁、茯苓、泽泻等。

3.酸味药

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来讲,收涩药多具有酸味。如固表敛汗的五味子;涩精止遗的山茱萸;涩肠止泻的五倍子;敛肺止咳的乌梅;固崩止带的赤石脂等。涩味药与酸味药作用相似。

4.苦味药

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泻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燥湿清热、降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的药物都具有苦味。如清热泻火的栀子;清热燥湿的黄芩、黄连;降气平喘的葶苈子;降逆止呕的半夏;通利大便的大黄等。

5.咸味药

能软、能下,具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药、散结药多具有咸味,部分补肾药也有咸味。如泻下通便的芒硝;消瘿散结的海藻、牡蛎;补肾的蛤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