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6 对准孩子的心弦,奏出最美的声音

案例来源:林惠敏

一、案例描述

杨同学,12岁,女生。小小的个子,对老师和同学都很有礼貌,在军训期间的表现也一直很正常。但正式开学后便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极为严重的抗拒情绪,每周日返校都不愿意离开家,哭闹甚至言语中用极端的语言威胁父母。返校的那一周,在班里从未见情绪不妥,一回宿舍给妈妈打电话便哭闹要回家,每天给家里的电话将近10个,而且时长较长,影响到同宿舍其他同学休息。杨同学家庭条件优越,兄弟姐妹多,她是老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与爷爷奶奶、爸妈以及叔婶一起住。爷爷奶奶极为宠爱。父母接受教育的水平不高,从小通过物质进行满足,过度呵护。学习成绩较为落后,作业也经常迟交缺交。家里对她学习要求很低。性格较为内向,思想也比较幼稚,情绪波动较大。据家长反映,一到周日下午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愿意出来,对妈妈胡乱发脾气。与同学的交往很难正常展开,从开学至今只固定与班里一个同学交往,而且内心极度敏感,会因为对方的情绪而影响自己,会因为对方的一个行为或话语而心情低落。

二、案例原因分析

杨同学问题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适应。何为心理适应?当一个人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转移到陌生的环境时,通过改变自己的某些习惯、调整自己的心态来适应陌生的环境的过程。而当她不愿意去改变自己的习惯和调整不过来心态时,便产生了对学校的抗拒情绪。

(1)家庭因素

由于是家族生意,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对其极为宠溺,甚至与杨同学妈妈在教育上发生分歧和矛盾。爷爷是家族中的掌权人,对杨同学的要求百呼百应,满足她所有的要求,家里却从来没有约束过杨同学的行为,而是过度的呵护,容不得任何一句的批评和委屈。对别人的语言和行为,内心很是敏感和脆弱。父母受限于爷爷在家的权威和自身对教育的认识,对杨同学缺乏内心的沟通和挫折教育。

(2)个人因素

对母亲的依赖性很强,意志薄弱,感情脆弱。来到新环境,离开父母的怀抱和爷爷的呵护,一切都得自己独立面对时,她变得无所适从,继而出现苦闷、焦虑、缺乏自信等问题。

渴望与同学的交往,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闭锁。对原本班里一个小学同学心理依赖大,与其他同学交往很谨慎被动,情感得不到交流。

(3)环境因素

来到全寄宿学校,从一开始衣来伸手、有人服侍的生活,如今要自己独立完成。从小跟妈妈睡觉,来到这里害怕一个人睡觉。以前的同学都是家里认识的,现在有来自各个学校的同学,内心安全感不足。

三、干预措施

人的心理适应是一个过程的变化,从最开始的排斥心理,最后到完全的顺应。人的心理调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态度转变阶段、行为选择阶段。人这个主体与环境这个客体之间能够平衡,便是心理适应达到最好的效果。为了帮助杨同学,让心理适应达到较好的效果,我做了以下措施。

(一)认知阶段

改变杨同学对新学校和人际交往的错误认知,并帮助她对变化的环境有初步的了解,克服这其中出现的困难、问题、障碍。

(1)师生沟通——相信爱

通过师生通信,周末与她QQ聊天,主动与她交心,缓解其“孤独心理”负荷,建立信任的心理基础。她对老师很尊敬,但也不怎么说话,于是我写下了两页多的书信与她交流,向她阐明我的观点。在学校里每次见到她,我都会寒暄一番,跟她开玩笑,减轻其紧张心理。

(2)同学关心——体会爱

在集体生活中,我私下跟宿舍同学和班里比较热心靠谱的同学谈了她的情况,同学们都要求帮助其走出自我“不适应心理”。于是,课间我时常看到,同学们和她同读一本书,约她去食堂吃饭,帮她拿衣服。课堂上,有人叫她一起合作表演英语对话,她的笑容一次次如花般绽放。有一次时隔一星期的再次返校,我组织同学们为她举行一个欢迎会。

(3)父母稍稍放手——滋养爱

与家长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真诚的沟通,并与家长达成共识。一段时间的走读让她积极适应环境和感知身边的环境和人、事、物。家长也清楚家里的溺爱环境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虽然爷爷的方式较难改变,但父母都给孩子提了要求,帮助她积极适应环境而不是百呼百应。

(4)融入集体——学会爱

本学期活动很多,务农活动给她分配需要与他人合作的任务。在校运会上,让她当小小后勤员,给运动员递水,当运动员失利时安慰同学。在艺术节上,让她参与后台的工作,为班里参加活动的同学加油。在平时的大扫除中,表扬她的行为,让其他同学增加对她的信任感。人的情感是相互的,当她学会如何爱别人时,她的生活自然会充实起来。

(二)态度转变阶段

一个月时间的走读和积极的干预措施下,杨同学的态度明显发生了转变,她的情绪体验不再是最初的感受。她主动为班里做事情,如擦黑板,登记考勤。并且在周五放学后,会主动与同学们一起整理教室。每周日返校几乎不哭鼻子也愿意进校门了,并且和同学的交往也不是固定对象,身边的小伙伴增多了两个。但是学习上却依旧那么松散,于是我想借此心理适应的转变阶段让她对学习有动力。因此,在与她商量后,在周五放学后对她进行一些知识的辅导。据家长反映,她在家的学习态度比之前有所改变。

(三)行为选择阶段

当人们处于行为选择阶段时,对原来已经不适应的行为进行调整和改造,此时所做出的决定都是积极向上的,主体实现对环境的适应。

这是下学期我与杨同学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杨同学未来发展的愿景。

四、启发与反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经过一学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帮助,杨同学的改变明显。只要老师用心去读每一个学生, 努力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我们一定能找到那根独特的琴弦,让它发出最美的声音,让孩子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面对杨同学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