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这个词看起来有点陈词滥调,大多数人对此的理解是:“怎么说就怎么做。”例如,“答应爸爸妈妈不玩手机,就不能玩手机”。如果仅从这个层面理解言行一致,便忽略了其原本更广的含义。

言行一致到底指什么?

当我们谈论言行一致的时候,实际想说的是语言和非语言层面的一致性。研究发现,人类在传达信息时,有90%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层面的表达所传递的。

我们来比较一下下面两种不同的场景:

场景一

妈妈坐在沙发上刷手机,注意到时间已经很晚了。于是她一边继续看手机一边对孩子说:“太晚了,该去睡觉了!”半晌,妈妈察觉到孩子没有回应,于是又重复了一遍:“太晚了,该去睡觉了!”

场景二

妈妈坐在沙发上刷手机,注意到时间已经很晚了。于是她放下手机,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走到孩子的身边,蹲下来,先是摸了摸孩子的头,然后柔声对他说:“太晚了,该去睡觉了!”孩子抬头看向妈妈,发现妈妈正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此时,妈妈看到孩子抬头,意识到他已经注意到自己的到来,于是将他抱起来放在自己怀里,又一次看着他的眼睛说道:“太晚了,该去睡觉了。”

在这两种不同的场景中,妈妈所发出的语言信息是相同的——重复了两遍“太晚了,该去睡觉了!”但当我仔细描述具体的动作、环境、语言、表情、感受时,相信你立刻意识到了这两种沟通方式的不同之处。

在场景一中,妈妈为孩子提供的语言信息是该睡觉了,但非语言信息却在说:没关系,可以继续维持原状,就像妈妈始终坐在沙发上不动一样,你也可以待在原地不动。

而在场景二中,妈妈为孩子提供的信息——在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达成了一致:语言层面,妈妈两次告诉孩子“太晚了,该去睡觉了!”而在非语言层面,妈妈放下手机开始行动,为孩子的行动作出了表率;

她走到孩子身边,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已经被妈妈所关注,妈妈走过来就是要求自己也有所行动;接下来,妈妈和孩子的肢体接触和对话更强化了孩子需要去睡觉这一观点。并且,母子间的亲密互动还传递了另一层意思——“妈妈爱你、尊重你,也希望你也以爱我和尊重我的方式,像妈妈一样开始行动”。

我们很容易将言行一致落实到同一个人的身上,然而,言行一致在育儿方面的真正含义是:别只是说,更要行动!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中诞生了自己独有的语言,但非语言信息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就如我们在微信上和伴侣发送一句“我回家了”,对此会有不同的解读。如果对方心情好,可能会觉得你已经回家了,在等对方回家;如果对方心情不好,可能会觉得你在催促他,他都已经回家了,你怎么还没回家?

即便是我们将语言信息补充得非常丰富,例如:“我回家了,先做饭,等你回来吃饭”——对方也可能认为你对他的到来充满期盼,也可能认为你心怀不满地承担了厨房事务,还可能认为你只是例行公事地汇报一下当下的状态。这时,我们通常会加个表情符号,用以帮助对方更清晰地理解我们的表达。

这种表情符号,乃至现在流行的各种表情包,其实都是非语言层面变形的信息传达。

请注意,孩子对非语言信息十分敏锐

成年人之间的沟通尚且如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更需要丰富的非语言层面的信息传达。

有一次,我带着小萌在餐厅吃饭,隔壁桌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突然抓起了餐桌上的钢制刀叉!他的妈妈显然很着急,坐在对面大吼道:

“快放下!放下来!”

但是小男孩不为所动,依旧玩着刀叉,于是妈妈提高了音调大喊道:

“你快给我放下来!”

小男孩仍然置之不理,甚至都不看妈妈的眼睛。妈妈更生气了,她一把抢过孩子手里的刀叉,孩子的小手被刀上的锯齿划伤了,开始嗷嗷地哭。这时,这位妈妈吼道:

“活该,都跟你说了有危险,你非不听!这下受伤了,知道疼了吗?看你下次还敢不敢不听我的话!”

随后,她一边拽着小男孩的手腕急速走着,一边嘴里还骂骂咧咧地离开了餐厅。

“妈妈,为什么阿姨说是这个小弟弟的错呀?”目睹了这一切的小萌疑惑地问我,“我都看到了,明明就是她抢走刀叉,小弟弟才受伤的。”

“你说得没错,”我揉了揉小萌的头发,“小弟弟受伤确实有阿姨的责任,但他一开始就不该去碰危险的东西,比如这种用来切牛肉的刀叉。”

从小朋友不听话开始,到大人失控为止,这种情况我们早已不是第一次见到了。为什么说什么孩子都不听呢?对此大人们总是很迷惑。

其实,对于小朋友来说,非语言所传达出的信息更容易让他们接受,与之相对,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

比如,餐厅里的这位妈妈要求小男孩立刻将刀叉放下,但她却没有出手制止小男孩玩刀叉的行为。这样的做法也就给了小男孩选择,他要么可以听话,停下玩刀叉,要么可以不听话,继续玩刀叉。显然,只有前面的选项,而非两个选项都可以被家长所接受。

危急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口头上要求他们停下来,还应立刻上前阻止他们的行为。这样一来,在孩子的眼中,我们就能做到言行一致,即,语言上要求他停下来,同时行动上也要求他停下来。

当我们试图和6岁以下的孩子沟通时,既需要言语上的引导,也需要行动上的直接引导。

比如,我们希望小朋友快点出门,仅仅从语言上催促,往往收效甚微。相反,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例如,将出门前需要穿的衣物放到他的面前,或者蹲下来和他对视沟通等,就能让小朋友更好地从这些非语言信息中意识到要出门了,自己需要立刻行动起来。

如果希望小朋友在外面跑得慢一些,我们会大声吼:“慢点!慢点!”由于着急,我们的语调往往是非常急速而且高昂的。这时候孩子只会听到我们语调中的快速感,甚至会更快地跑走。相反,如果这时候我们能将语调放慢,告诉他“慢——慢——慢”,他就会不自觉地跟随我们的语调放慢自己的步伐。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立刻冲上去牵住孩子的手,让他真正意识到自己应该慢下来或者停下来。

再比如,在公共场合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安静下来。由于着急,我们告诉孩子小声一点儿的时候声音可能比较大——因为这样才能够压过孩子的声音。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时家长又表现出了言行不一致,即语言想表达的内容是让他们说话小声一点儿,但家长自己却在大声说话。此时,不妨将语调放得低沉一点儿,比画出“嘘”的手势等,这样往往效果更好。

曾经有一位妈妈向我咨询:“为什么我家孩子每次都不肯去刷牙?而且怎么说他都不听?”

听到她焦虑的语气,我问道:“那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就是当他怎么也不听的时候,我们最后把他拽去刷牙,他也就刷牙了?”

“对,对。”这位妈妈频频点头。

“那就对了。孩子其实很聪明,他非常清楚父母的底线在哪里——只有当你开始把他拽走,这才是你真正表达出要他去刷牙的讯号。下次,你希望他去刷牙时,不要只靠说。试试走到他身边,牵着他的手,一边带他去洗漱台,一边告诉他要去刷牙了。这样试一试,效果也许会截然不同。”

当天晚上,这位妈妈走到孩子身边,牵着他的手一起去洗漱时,孩子一反常态,变得非常温顺配合。

家庭中的言行一致

当我们将言行一致放到家庭背景下时,会发现更大的挑战往往源于——人与人之间难以做到言行一致。

曾经有一位妈妈向我诉苦:

她家有两个孩子,大的7岁,小的1岁多,孩子的奶奶总是喜欢哄骗他们。

比如,奶奶带小宝出去玩,大宝也要一起去,但是大宝的粥还没有喝完,奶奶就说她会等着大宝,等粥喝完了一起去。结果大宝把粥喝完了,奶奶已经带着小宝走了。惹得大宝好一场大哭,直说奶奶骗人。

第二次,同样的场景下,她又说等大宝把粥喝完了一起去,大宝当时就说奶奶爱骗人,上次说等自己就没等,然后赶紧跑去喝粥。这位妈妈以为奶奶这次怎么也不会再失信了吧,结果等大宝喝完粥到门口一看,又没人了……

这位妈妈说,诸如此类的事情举不胜举,跟奶奶也讲了很多次道理,但奶奶总是说她的孩子都是这样骗大的,她都骗习惯了。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养育挑战时,应该如何做,才能与孩子顺畅沟通呢?

绝大多数情况下,养育的原则是“谁带谁做主”,不涉及原则的问题都由着老人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去处理;但如果涉及我们所坚持的原则问题,就要做好两手准备:要么老人可以接受你的想法,你应该感谢老人的付出和改变;要么老人不能接受你的想法,那就换人来带。

你不可能既要求老人带娃,还要求老人改变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改变自己都很难,更别说改变老人了!

的确,在“能怎么办”和“想怎么办”之间是存在鸿沟的。我们当然希望老人有所改变,不要再骗孩子了。但是,这位妈妈多次尝试与老人沟通,不也都失败了吗——“诸如此类的事情举不胜举,跟她也讲了很多次道理,她总是说她的孩子都是这样骗大的,她都骗习惯了。”

说“能”之前先考虑“不能”。在家庭的旋涡之中,我们至少短期内不能改变老人,那就只能改变自己和孩子。我们秉持的原则应该是——不管别人如何对待孩子,自己都要做正确的事。

第一,肯定孩子的真实感受。坦诚地告诉孩子,奶奶类似的“骗人”行为是不对的。

奶奶答应大宝喝完粥就带他出去玩,但她没有做到——奶奶说话不算话,这是不对的。

第二,妈妈要注意言行一致,答应孩子的事情要尽力做到。

假如奶奶因此成为反面教材,孩子们此时更需要正面榜样。如果妈妈能做到说话算话,就会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孩子会意识到:妈妈说话算话,可以信赖。不管别人如何对待孩子,只要父母能教给他正确的事,他就会去做正确的事——甚至可能因为痛恨被哄骗而更努力地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第三,老人需要被体谅,但父母更需要解决问题。

如果有更好的办法,奶奶又怎么会去选择“骗人”呢;就像如果我们能跟孩子更好地沟通,又怎么会选择“打骂”呢?让奶奶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出去玩,显然是不现实的——年纪大了,孩子又跑得快,她确实看不住。所以,作为妈妈,应该意识到奶奶的口头承诺只是对孩子的敷衍——她做不到,又不想起冲突,因而选择了对她自己而言最有利的策略——哄骗。

这时,妈妈完全可以参与其中。如果大宝只是想出去玩,其实并不在意谁带他一起出去,妈妈可以和宝宝协商:“大宝,等你喝完粥,妈妈带你出去玩。”如果大宝只是想和小宝一起玩,也不在乎在哪里玩,妈妈可以和奶奶商量:“先别带小宝出去了,大宝希望和小宝一起玩,都在家里玩吧。”如果大宝小宝都无所谓去哪里玩,只是奶奶想出去透透气,妈妈可以和奶奶沟通:“妈,你想出去就出去吧,大宝和小宝我带会儿。”

通过这些方式,在了解到两个孩子和老人的具体需求后,妈妈可以尝试参与其中,并找到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第四,奶奶故意逗弄孩子为乐时,父母要挺身站出来。

当孩子经常被哄骗时,确实会受伤,从而更难信任人,甚至会学习这种欺骗的行为。这时,建议父母挺身站出来,指出奶奶的做法不对——如果不便当着老人的面说,可以私下和孩子沟通。

实际上,孩子的感知是非常敏锐的。当他们一再被哄骗时,就会渐渐失去对言行不一致的人的信任,也会对别人的承诺做出更理智的判断。

相反,只要我们自己坚持去做正确的事,坚持对孩子做到言行一致,孩子就不会对所有人的承诺丧失信心——反而会和那些正直、说话算话的人走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