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共情
共情又称为同理心,是一种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能够理解或感受他人在其框架内所经历的事物,也就是换位思考的能力。
共情的基础是心理理论的形成
很多父母总喜欢孩子能理解自己,可以换位思考,考虑爸爸妈妈的感受。但遗憾的是,小孩子是很难理解别人的,尤其是4岁以下的孩子。
1978年,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概念,相关的研究发现,孩子要到4岁左右,才能逐渐了解到自己和别人所感知、所想,以及所做的是不同的。因此,尽管有人提到了需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却不一定对4岁以下的孩子有效。
心理学家们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向孩子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小强有一个纸筒,小丽有一个塑料盒,塑料盒里有一个小球。小丽盖上塑料盒盖,离开了房间。这时,小强把球从小丽的塑料盒里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纸筒里。小丽回来以后想玩小球,会去哪里找呢?
3~6岁的孩子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正确概率分别是25%、38.8%、61.4%和78.3%。也就是说,大多数3岁孩子通过故事已经知道了小球改变了位置,而他们认为故事里的小丽也同样知道这一点,将自己的心理与他人的心理混淆了。
这是因为,大多数3岁的孩子心理理论能力还不够成熟,而这种能力恰恰能让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和还没上幼儿园的熊孩子沟通起来太费劲儿:明明看起来如此简单的道理,他怎么就不明白呢?明明答应了的事,怎么说变就变呢?
所以,如何让孩子理解别人,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是个伪命题。从认知发育的角度来说,4岁或者3岁以下的孩子大多是无法理解他人的,甚至连理解自己都略显困难。
如何引导孩子的共情
想要让孩子理解我们的想法,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和个体情况分别予以引导。
对于4岁以下的小孩子,尽管他们不能理解别人,但你却可以试图去理解他们,并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方案,这才是最有效的做法。
我家小萌8个月时,觉得眼镜很新奇、很好玩,应该是一种可以玩的玩具。当时,我们的做法是让他玩一副不要了的平光眼镜,以之作为替代,满足他想玩眼镜的需求,同时又不至于抓掉我的眼镜。
小萌11个月时,他已经明白眼镜不是玩具了,但他还是会突然来抓我的眼镜,一旦观察到我瞬间激烈的反应,就会咯咯咯地笑。这时,他会觉得抓妈妈的眼镜是一个有趣的游戏。
当时,我的做法是在他抓掉眼镜时表现得非常平静,就像没有看见他的行为一样。但是,当他抓起地上的小球时,我和丈夫会表现得非常激动和惊喜。很快,小萌就丧失了抓眼镜的兴趣,而是利用其他玩具和我们互动了。
小萌14个月时,有一次,他又突然地抓了我的眼镜,并且哭哭嚷嚷的,希望我陪他玩耍。此时,抓眼镜对他来说,是引起我注意力的办法。但显然,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给了他一个铃铛,只要他摇晃铃铛,我就放下手里的事来回应他。
小萌16个月时,已经不再抓我的眼镜了。他不仅会帮我寻找“眼镜到底放哪儿了”,还会帮我戴上眼镜。
很多时候,在大人看来小孩子不懂礼貌的行为,其实是孩子在表达自己诉求的方式——如果根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又约定好新的表达方式,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需要尝试让他们去理解社会规则、别人的感受等,从而形成使其受益终身的换位思考方式。
当孩子满4岁以后,心智发展会进入高速增长期。这时可以教给孩子什么叫换位思考,帮助他们了解别人的感受。我觉得有几种方式是值得推荐的:
预先学习。绘本或者故事是很好的预演方式。例如《大卫,不可以!》等绘本里面列出了很多小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和孩子一起读这类绘本,有助于孩子提前形成约束和规则,从而避免出现上述行为。这类绘本有很多,可以买一整套陆续学习。
场景再现。当制止孩子不礼貌的行为以后,等父母和孩子都冷静下来时,需要重现当时的场景,由父母予以适当的教育。例如,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哭大闹后,回家以后可以由爸爸或者妈妈表演孩子的行为,并告诉孩子:这样是没法达到目的的,并且会影响到别人!
接下来,你需要进一步询问孩子“这种做法对吗?”如果孩子说“对”,那就明确告诉孩子“不对”,并解释原因——直到孩子能说出“不对”,再予以表扬和肯定。连续几天进行这样的场景重现教育,对孩子形成礼貌的行为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身作则。当孩子具有自我意识以后,不仅会听父母怎么说,还会看父母怎么做: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就会让孩子感到困惑,进而在教育孩子时事倍功半。例如,有的妈妈希望孩子不要大吵大闹,但是却拼命喊:“别哭了!烦死了!别吵了!吵死了!”孩子会想,为什么妈妈可以大吵大闹,却要求我不能如此?
很多父母喜欢言传,不喜欢身教,是因为言传很轻松,还因为他们从心底认为:“你是我生的,我说的话你就应该听,即使我做不到,你也得做到。”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也是在损害自己的威信。
主动对孩子发起共情。
那么,是不是对4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共情就失效了呢?并非如此。当孩子难以理解父母的想法时,父母可以去主动感受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并且帮孩子诉说出来。
帮助孩子辨认情绪。
孩子成长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情绪并且了解如何表达它们,学习对情绪的辨认、理解与控制。
对于低幼龄孩子,可以用《我的情绪小怪兽》等绘本帮助孩子认识5种基本的情绪:开心是黄色、伤心是蓝色、害怕是黑色、平静是绿色、生气是红色。对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不同的情绪图谱来帮助其辨认情绪。
千万不要低估孩子透过图谱辨别情绪的能力。
我家二宝小乖2岁半时,有一天和哥哥小萌发生了争执。小乖飞快地跑过来找我告状,哭叫着说哥哥欺负他了。就在我有点生气,想要把哥哥拉过来教训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孩子认知自己情绪的机会。
于是,我指着墙壁上贴着的情绪图谱,让小乖指认自己现在的情绪。他一开始指向了伤心,当我追问他是否还有别的感受时,他居然指向了自信和坚定!原来,他一开始被哥哥欺负了固然有点伤心,但当他跑来向我告状,发现我要气势汹汹地收拾哥哥时,立刻变得自信而坚定,相信自己的做法没错,哥哥即将受到惩罚。
随后,我向他表述了这一情绪变化过程,他也一直点头表示肯定。在沟通的过程中,随着我越来越多地说中了他内心真正的想法,他也从一开始的哭叫变得平静,并对我更加信赖。
有时候,仅仅只是一句简单的情绪解读,就能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顺畅起来。很多妈妈都尝试过,当孩子眼角挂着泪走过来时,如果我们直接问他:“你怎么了?”往往得不到回复,甚至当场放声大哭。相反,当我们帮他说出感受:“你看起来很伤心。”接下来再问:“你怎么了?”孩子往往更容易说出心中所想。
孩子在童年早期就会经历很多种不同的情绪:兴奋、失望、骄傲、愤怒、期望等,不断充实孩子的情感词汇,能辨认出确切的情绪,意味着孩子能给特定情境下产生的情绪命名。
一个孩子对情绪识别得越多,他就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通过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对话,能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朋友的玩具被抢走了,他很伤心,他一定很愤怒……”“当爸爸妈妈不在你身边时,你觉得不高兴吗?”“我们今天玩得很高兴!”等,也可以通过句式“妈妈现在很难过,因为……”“爸爸这会儿在生气,因为……”等,让孩子在认识到各种不同情绪的同时,还能寻求情绪产生的原因,从而达成更好的沟通。
处理情绪的最好方式是疏而不堵
当你注意到孩子有情绪时,可以通过先聊聊感受,让孩子变得愿意和我们沟通。
我们可以尝试跟孩子说:“我看到你有些不开心,愿意跟我谈谈吗?”或者更具体地说:“我注意到你现在皱着眉头,一脸不开心的样子,你的衣服也弄脏了。你是不是感觉有点难过,你愿意和我说说发生了什么吗?”
相反,如果我们忽视甚至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是在把他们推得离我们更远。
对于孩子的所有情绪,我们都可以做到疏而不堵——不要求孩子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帮助他们学习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伤害的方式去疏导和宣泄。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对年幼的孩子,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开展运动和游戏的活动来疏导和缓解其消极情绪。
当然,此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工具——积极暂停——让孩子的情绪平复之后,再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