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理机制决定思维方式
凡属过去,皆为序章。
——莎士比亚,《暴风雨》
在以色列的一次社交聚会上,我遇见了一位来自印度的移民医生。他的一席话让我一直铭记于心。
在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完成学业后,贾格迪什·库拉纳普尔(Jagdish Kulanapoor)医生回到了印度,并在金奈(Madras)工作了一段时间。在那之后,他和家人搬到了以色列的海法(Haifa)。在海法的那次聚会上,我和他并肩而立,一起回忆起有关印度的种种往事。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曾在印度住过一段时间。我们谈到了天性和教养的问题,这让他开始大谈仪式的重要性。他说,仪式是孩子学习以及成年人蓬勃发展的途径。当我把话题引到男孩的仪式上时,我们一致认为美国与男性有关的仪式过于强调物质成功和社会化教育,这对男性的精神成长造成了损害。
他说:“美国当然会是这样,因为美国人完全无视生物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自欺欺人地认为,人类社会才是决定人类这种动物如何成长的首要推动力,而非自然遗传。美国人宣称人类和人类社会拥有巨大的力量,能够将男孩和女孩塑造成他们应有的模样。怀着这样的信念,又怎么会需要系统化的仪式呢?毕竟仪式的用途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遵循自然进程。”
他接着说:“在我成长的文化里,人们不会如此傲慢。我们知道男孩和女孩生来就非常不同。甚至在孩子出生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了解并尊重他们的差别了。我们相信,如果不这样做,就会给自己招来麻烦。针对每种性别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天性,我们设立了两套完全不同的精神仪式。”
这段对话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头几年。在那个时期,我和绝大部分同行一样,认为后天教养,也就是“人类和人类社会”,是男孩之所以成为男孩、女孩之所以成为女孩的主要原因。而强调“天性”的观点,即生理机制决定了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行为方式,则是女性在几百年来遭受压迫的帮凶,这在美国几乎是公认的事实。
于是我对库拉纳普尔医生报以礼貌的微笑,随后转向了其他话题。
然而10多年之后,我终于意识到库拉纳普尔是多么富有智慧,不仅仅因为他具备健全的常识,承认男孩和女孩在天性上有所不同,更在于他能够将生理机制和精神特征联系起来。对于男孩来说,无论他是出生于部落时代还是文明时期,这种联系都至关重要,它是男孩能够成长为健全成人的关键。而在美国当今的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中,这种联系已经消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