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执政时期(649—663年)
唐高宗即位初年,女子妆束风格仍延续着初唐贞观末年的风尚,身量纤长,小袖短衣之下是高束于胸的一围长裙,将身型曲线尽掩在长裙之中。与之配合的妆容却已一改初唐清丽之风,双目上下与面颊浓施红粉而不作晕染,变得艳丽的同时也略显诡异粗犷。大约正是不喜宫中后妃作如此呆板的妆束,唐高宗李治在永徽元年(650年)前往感业寺进香时,才会与在那里出家为尼、不作妆饰的唐太宗才人武则天重燃旧情。
高宗朝初年的女性形象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昭陵段简璧墓壁画/昭陵博物馆藏
昭陵博物馆.昭陵唐墓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55.
贞观末年的女性形象
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昭陵李思摩墓壁画/昭陵博物馆藏
昭陵博物馆.昭陵唐墓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50.
随着永徽二年(651年)武则天再度入宫为高宗妃嫔,永徽六年(655年)正式被高宗封为皇后,宫廷女性的妆束风尚悄然改变。女子妆容再度变得秾淡合度,长眉纤纤,略施粉黛;间裙的裙条日益变细,但尚且不算夸张;此外又有以单色布幅裁成六片或八片拼合的宽片长裙,参照唐制记载名为“浑色裙”。浑色裙的色彩以石榴红最受喜爱——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时,曾作情诗《如意娘》一首寄与唐高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尤为幸运的是,在阿斯塔那唐墓214号墓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组基本保存完整的本时期女性服饰实物,比起色泽脱落的陶俑、线条模糊的壁画更加真切,使我们有了重现昔年美人昳丽风姿的机会——据墓志可知,墓主为大唐西州岸头府果毅息张君之妻麹胜,逝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年仅十八岁。佳人芳华短暂,衣装风貌却可以在复原之后再为今人所见:麹胜头戴以麻布塑形外贴裹发丝、饰彩绘云纹剪纸的义髻;身着浅褐宝花葡萄纹绮衣;所穿裙装尤见风致,内衬的是一腰葡萄石榴缬纹红裙,仿佛是据武则天诗文中那引得至尊天子回顾的石榴红裙裁出;外罩的则是一腰浅绛纱长裙,细细裁出长条纱料再加以拼缝,轻笼于红裙之上。纱料极轻薄,使原本色彩明丽的红裙晕染出轻柔娇美的娉婷韵致。
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14号墓/女墓主麹胜妆束形象
发式妆容:参考同墓出土女俑形象绘制
服饰:据出土服饰实物组合而成
1假髻一枚:以麻布为胎,顺贴真发于其上制成。外贴彩绘云形剪纸七朵。虽前端已残,但大致结构完好,可作推测复原
2上衣已残,见有两端烟色花锦衣袖,领形不明,据同时期服饰试样补全
3葡萄石榴纹缬红夹裙一腰:以素绢衬里,裙面染作暗红,显出交缠葡萄藤与石榴花组合纹样。中为上窄下宽相连的四幅,两侧各接一片正幅。虽出土时已裂为数片,但形制较为清晰,可作复原。裙腰带部分为后期推测补充
4浅绛纱裙一腰:着于葡萄石榴缬纹红夹裙之外。以二十二片窄幅浅绛纱料拼缝而成,上缀素绢裙腰,裙腰两端缀深蓝纱裙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