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规律而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历法,是中国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对中国农耕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这一发现,不仅在中国文明史上是一朵奇葩,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分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各候各气都有其自然特征,合称“气候”。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际气象界誉其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
2015年6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国务院新闻中心发布陶寺遗址考古成果,证明“最古老的中国在晋南”,尧舜古都在陶寺。特别是陶寺古观象台的发掘,证明了早在4300年前,先人们就确定了“二分二至”,并对节气进行探索。《尚书·尧典》记载:“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据考证,羲和是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他们被尧派到东、南、西、北四个地方,分别观测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的中星,并举行相关的迎日、送日仪式。而这个观测星象判定季节的中心地区便是晋南云丘山。据《史记》记载,舜王早年耕治于历山。到舜王受尧禅让后,便任命弃为后稷主政农事教民稼穑。据《竹书纪年》记载,尧、舜、禹均都于冀(古冀州以晋南为中心),颁夏时于邦国。夏时即《夏小正》,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物候历书。所以,我国著名的七十二物候就应当开始形成于舜耕历山及其主政时期。因此,人们把晋南称作二十四节气的“发端”。2018年9月26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仪式,授予晋南翼城历山“历法之源”牌匾,这是专业学术机构最新的认定结果。
二十四节气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地域性和系统性,它长期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并被列入中小学教科书。同时,二十四节气也受到广大艺术工作者的青睐,围绕二十四节气所产生的艺术作品浩若星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许多影友也把二十四节气作为拍摄方向,积极进行创作活动,产生了一大批节气作品。但是,拼凑起来的二十四节气作品是不严谨的,更是不科学的。为了能准确地用影像反映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力图准确地呈现古人关于节气、物候的表述,笔者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黄河中游晋南地区为主,进行了积极的创作探索,形成了此系列作品。在此要说明的是,二十四节气其实应当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不同地域应当有不同的气候表现。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也是广泛的,它不仅包含节气和物候,还包括节气与农业生产、节气与健康、节气与民俗文化、节气与诗词歌赋等。本书只是用摄影作品对其核心部分的节气与物候进行了表述。在当今人们普遍追求更高品位生活的情况下,拥有高雅的生活方式,更健康地生活,成为人们新的奋斗目标。因此,在文字方面,本书对节气文化和节气养生知识也有重点地进行了收集归纳。同时,为了利于广大青少年朋友更好地积累知识,本书将关于节气的诗词歌赋融入相关节气知识之中,有的难字生僻字也加注了拼音,以便于阅读。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发行,我们能与农业专家、气象学专家、广大影友和读者朋友进行交流,以把我国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准确、更加精彩地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