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戊(wù)鼎
国宝讲述者:陈枫雨
国宝的前世今生:礼器
国宝的开启密码:妇妌(jìng)
国宝的文化基因:青铜文化
陈枫雨同学的讲述
妇妌是商王武丁的妃子,会种很多农作物。她种出的黍(shǔ)颗粒饱满,令人羡慕。她还勇敢多智,多次奔赴战场,为国御敌。由于这些原因,妇妌地位很高,被允许主持大型祭祀活动,要知道,在古代,战争和祭祀是最重要的国家大事。妇妌还有自己的封地,封地有很多河流湖泊,遍布乌龟。在商代,乌龟非常珍贵,因为占卜和写字都要用到龟壳。妇妌便命人捕捉乌龟,一次就向武丁进贡了100多件龟甲和龟骨。妇妌去世后,庙号为“戊”“母戊”。她的儿子为了祭祀她,铸造了一只大方鼎,鼎内铸上了她的庙号——“后母戊”。
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后母戊鼎的身上有饕(tāo)餮纹(tiè),使大鼎显得格外威武凝重。鼎的耳朵上还有虎食人纹,虎的中间有一个人头,好像要被虎吞噬。鼎的耳朵上面还有鱼纹,鼎的足上有蝉纹,繁复奇丽。
后母戊鼎重830多千克,按照一个人重50千克计算,它相当于16个人以上的重量。在3000多年前,铸造出这样一个“大家伙”,是一项国家级的大工程,至少需要200—300个人密切配合。后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镇国之宝。
1939年,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吴希增在野地探宝,探杆伸到13米时,碰上硬物,后来挖出一个庞然大物,放到亲戚吴培文家中。吴培文不知这是后母戊鼎,但猜想应该是国宝,便藏到马棚里,用柴草伪装,洒上泔(gān)水,以免被日本人掠走。但日军还是闻风而来,并架起机关枪威胁,吴培文想方设法,三次在半夜转移后母戊鼎的埋藏地,最终躲过了搜查。抗战胜利后,吴培文上交了他用生命保护的国宝。1959年,大鼎进京,入驻中国国家博物馆。2005年,大鼎回河南“省亲”,此时的吴培文已经83岁,与大鼎分别59年,他被特许可以抚摸大鼎。
我也是国宝
你听说过商代的重器双璧吗?一个是指方形的“后母戊鼎”,一个是指圆形的“子龙鼎”。我呢,当然就是子龙鼎啦!我的鼎腹刻着“子龙”两个字,“子”字小,“龙”字大,像一条龙卷起了尾巴。我是目前所知带“龙”字的最早的青铜器!20世纪20年代,我流落到日本,又漂泊到香港,国家派人到处找我,最终花重金把我买了回来,真心感谢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