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
【题解】
北宋时期的都城东京汴梁,是被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自序》中称为“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国际性水陆大都会。当时穿城而过的河流有四条,分别是缭绕于南城的蔡河、自西北向东南贯通京城的汴河、城市北部的五丈河以及自西北流入皇宫大内的金水河。金水河以满足城内生活用水为主要功能,其余三条河流,则是漕运各地物资进京的黄金水道,曾被宋太祖赵匡胤誉为宝贵的“三带”。尤其是汴河,“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北宋曾巩《河渠》),更被视作北宋东京城的生命线。
本条600余字,详细记录了四条河道进出东京城的位置、流向与功能,并逐一介绍了每条河道上的桥梁。北宋东京城是一座生活着百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城内街道纵横,与四条河道交叉,桥梁成为必不可少的建筑类型,其桥梁建筑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四条河流上三十六座桥梁的名称与大致方位,指出其虹桥、平桥、浮桥、吊桥等建筑形式,并重点介绍了汴河东水门外“宛如飞虹”的虹桥和大内御街上装饰得美轮美奂的州桥。其对虹桥独特形制的记载,可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横跨汴水的木结构飞桥相互印证,成为桥梁建筑史上的珍贵资料;其对州桥“之西,有方浅船二只,头置巨干铁枪数条,岸上有铁索三条。遇夜绞上水面,盖防遗火舟船”的记载,直观形象地介绍了北宋水上运输的防火管理措施。
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陈、蔡①,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辽绕自东南陈州门出②。河上有桥十一③:自陈州门里,曰观桥④,在五岳观后门⑤;从北,次曰宣泰桥;次曰云骑桥⑥;次曰横桥子,在彭婆婆宅前⑦;次曰高桥;次曰西保康门桥⑧;次曰龙津桥⑨,正对内前;次曰新桥⑩;次曰太平桥,高殿前宅前⑪;次曰粜麦桥⑫;次曰第一座桥;次曰宜男桥;出戴楼门外,曰四里桥⑬。
【注释】
①陈:陈州,今河南淮阳,位于开封南偏东方向。蔡:蔡州,今河南汝南,位于开封南面。
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辽绕自东南陈州门出: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引导闵河从今河南新郑接洧、溱诸水,经尉氏县西,东北流至开封城西十里处,注入古琵琶沟(即蔡河),使蔡河的水源得到保障。之后,蔡河经四里桥,从戴楼门附近入宋东京城,复由陈州门附近出城。之后,经过北宋多年治理,蔡河岁漕粮物达六十余万石,达到其自身历史上的巅峰时期。辽绕,缭绕,回环旋转。
③有桥十一:按,据下文所记,桥实为十三座。
④观(ɡuàn)桥:以通五岳观而得名。
⑤五岳观:即集禧观,旧名“会灵观”,为奉祀五岳之神的观宇,始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位于东京外城南薰门内、御街大道之东,规模巨大,景象壮丽,殿廊墙壁上描绘了五岳帝形状及其得道事迹。为此,特意在内城朱雀门之东开辟保康门,又作“延安”“安国”二桥,南辟街,与观北门相对。仁宗皇祐五年(1053)正月,因道士醉酒而发生火灾,重修后诏名“集禧”。北宋后期,每年正月十四日,皇帝到五岳观行香祈福,在凝祥池赐宴群臣。靖康二年(1127)正月,五岳观被金兵焚毁。
⑥云骑桥:又名“云骥桥”,位于东京陈州门的西北不远处,应该是因云骑军驻扎在该桥附近而得名。云骑,禁军骑军编制,隶侍卫马军司。五代番号为左、右备征,北宋太祖建隆二年(961)改称“云骑军”。靖康元年(1126)开封失守后,闰十一月二十七日夜,火起云骑桥,此桥被焚毁。大火蔓延至“明达皇后、孟昌龄等宅、神卫营蓝从宅,沿烧数千间。民见东南火作,争走西北,悲哭不止”(宋人《靖康要录》)。
⑦彭婆婆:应该是指宋徽宗做端王时的妾。南宋王明清《挥麈录》记载,“祐陵(按,指徽宗)在端邸,有妾彭者,稍惠黠,上怜之。小故出,嫁为都人聂氏妇。上即位,颇思焉,复召入禁中。以其尝为民妻,无所称,但以彭婆目之,或呼为聂婆婆,其实未有年也。恩幸一时,举无与比。父党夫族,颇招权,顾金钱,士大夫亦有登门而进者。逮二圣北狩,彭以无名位,独得留内庭。”后张邦昌为楚帝,彭婆又引邦昌入宫闱,秽乱不堪,堪称乱世间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⑧西保康门桥:应位于东京内城南门保康门外略偏西处。此桥或即史籍所谓“安国桥”。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七月戊辰,新作保康门于朱雀门之东,徙汴河广济桥于大相国寺前,榜曰‘延安’。又作桥,跨惠民河,榜曰‘安国’。时将建观以奉五岳,故辟此门。”据此推知,保康门向南为一条大街,直通五岳观,以方便皇帝奉祀,因此横跨蔡河所建的安国桥,应即孟元老所说的“西保康门桥”,因为五岳观附近没有必要建两座桥梁。
⑨龙津桥:北宋时期东京城内最著名的桥梁之一,位于内城正南门朱雀门外的蔡河与南向御街相交叉处。元人白珽《使燕日录》:“出相国寺往州桥,桥下水即汴河分流,往昔漕渠。过桥,出丹凤门,即旧朱雀门。此门直对五门,相去数百步。出此门百步,即龙津桥,此水系蔡河分流,小舟往来,颇类临安内河,但船少尔。”龙津桥遗址位于今开封西太平街东口之北约20—50米之间的中山路地面以下,北距朱雀门遗址约百余米。北宋东京城区横跨蔡河的十三座桥梁中,目前能基本界定位置的只有龙津桥。
⑩新桥:北宋东京内城的南面共有三门,据《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崇明门在北周时名曰“兴礼门”,太平兴国四年(979)九月改名“崇明门”,俗名“新门”。而据孟元老此处桥名罗列,新桥应位于龙津桥西,距新门不远,由此推测,此桥名称应源自新门。再据近年蔡河故道的勘探材料综合判定,新桥即应位于今开封广播电视大学校园附近。
⑪高殿前宅:北宋徽宗时期的殿前司都指挥使高俅的宅第,在东京西南的安上门(戴楼门)内。据《景定建康志》记载,徽宗政和元年(1111)八月,高俅迁任殿前副都指挥使。此后不久,应即升任正职。徽宗曾赐高俅一所宅第,宣和三年(1121)有臣僚奏称“比年臣下缘赐第宅,展占民居,甚者至数百家迁徙逼迫,老幼怨咨”(《宋会要辑稿·方域四》);钦宗即位后,臣僚弹劾高俅“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诸军”(宋人《靖康要录》)。据范学辉《两宋三衙诸军都城驻扎考》,北宋殿前司诸军主要驻扎在开封外城的西南部,尤其是安上门以里,徽宗赏赐高俅的豪宅恰好在这附近,住宅的相当一部分,应系侵夺私占民宅乃至殿前司诸军的军营而来。钦宗靖康元年(1126)高俅被以明升暗降方式免去殿帅实职,不久死去,钦宗下诏追削其官职、爵位与封号。年末,金军第二次包围东京,城内百姓天寒地冻,珠米桂薪,主事者奉命“毁高俅赐第,鬻其材于民”(宋人《靖康要录》)。殿前,“殿前司都指挥使”的简称。
⑫粜(tiào):卖出粮食。
⑬四里桥:北宋时期蔡河上的主要津渡,曾于此桥设拦河锁,征收过往商税。《宋史·宦者列传二》:“王守规……以功迁入内殿头。选治京城水,决汴河于公贾村,决蔡河于四里桥,水患以息。”桥旁有战国时随魏公子信陵君救赵的力士朱亥墓。
【译文】
穿城而过的河道有四条。穿过外城南城墙的河道,名为蔡河,其水自陈州、蔡州一带流来,由西南边的戴楼门附近流入京城,曲折环绕,从东南边的陈州门附近流出。河上有桥十三座:在陈州门里面的名叫观桥,在五岳观的后门外面;从北面数起,其次名叫宣泰桥;其次名叫云骑桥;其次名叫横桥子,在彭婆婆的住宅前面;其次名叫高桥;其次名叫西保康门桥;其次名叫龙津桥,正对着皇宫大内的前面;其次名叫新桥;其次名叫太平桥,在高殿前的住宅前面;其次名叫粜麦桥;其次名叫第一座桥;其次名叫宜男桥;出了戴楼门之外,蔡河上的桥名叫四里桥。
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①,东去,至泗州入淮②,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③,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④。
【注释】
①西京:北宋以洛阳为西京。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唐都雍,洛阳在关东,故以为东郡;本朝都汴,洛阳在西,故以为西都,皆谓之‘两京’。”洛口:据《宋史》《续资治通鉴》等记载,北宋最早的汴河水源是由汴口(引黄河入汴的河口,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引来的黄河水。由于黄河水泥沙量大、水流湍急、水量变化无常等原因,北宋中叶以后,有人提出“导洛通汴”的治理方案。元丰二年(1079),神宗派内供奉宋用臣总领该工程,从汴口往西,沿广武山下的黄河滩开渠五十一里,至洛河汇入黄河的洛口(在今河南巩义东北),引伊、洛清水入汴河。竣工后的汴、洛交汇处,称为“新洛口”。导洛通汴工程完成后,汴水含沙量大减,世称清汴。此处当指新洛口。
②泗州:唐、宋时期,泗州城当汴水入淮之口,为南北交通冲要,是当时的漕运中心,有“水陆都会”之称。南宋与金通使,即取道于此。清康熙十九年(1680)黄河夺淮入海,泗州城陷入洪泽湖,遗址在今江苏盱眙境内。
③方物:本地产物,土产。
④公私仰给焉:按,北宋时期,穿东京城而过的四条河道,“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宋史·河渠志三》)。尤其是经过北宋政府的长期治理之后,汴河“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输京师之粟,以振河北之急,内外仰给焉。故于诸水,莫此为重”(同上)。汴河堪称是北宋王朝最为重要的交通大动脉。仰给,依赖。
【译文】
贯穿东京城中的河道名为汴河,河水从西京洛阳的洛口分洛水流入京城,向东流去,流至泗州,汇入淮河,漕运东南方的粮食。凡是东南一带的土产,都从这条河道运入京城,无论公家还是私人,都仰赖这条河道供给。
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①: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②。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③,饰以丹艧④,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⑤。次曰顺成仓桥⑥。
【注释】
①有桥十三:“十三”误,据下文所记,桥实为十四座。
②虹桥:宋代发明的一种构造独特的木拱桥,不立桥柱,穿插梁木成为木拱,具有长虹临空的外形,被称为“虹桥”“虹梁”,也叫“无脚桥”。据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虹桥首创于山东青州地区,“青州城西南皆山,中贯洋水,限为二城。先时,跨水植柱为桥,每至六七月间,山水暴涨,水与柱斗,率常坏桥,州以为患”。宋仁宗明道年间(1032—1033),夏竦守青州,找到一位很有智慧的退役牢卒,设计发明了以几十根大木材为构件,使用纵横相贯、交错搭置的结构方法,构筑出大跨径、无桥柱的飞桥。此桥使用了近四百年,直到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才进行维修。庆历年间(1041—1048),陈希亮镇守东京沟通江淮地区的重镇宿州,“以汴桥屡坏,率尝损官舟害人,乃命法青州所作飞桥。至今沿汴皆飞桥,为往来之利,俗名‘虹桥’”(同上)。《东京梦华录》此处记载汴河东水门外七里处的虹桥,则为特指。虹桥地处汴河漕运的东大门,由于该桥采用了单孔无柱的构造样式,解决了多年以来“汴水悍激,多因桥柱坏舟”(《续资治通鉴长编·真宗天禧元年》)的严重问题。正如宋人韦骧在《无脚桥·汴上》诗中所云:“激波无雁齿,跨岸只虹腰。改制千年取,倾舟众患消。”《清明上河图》的中部,绘有一座大型木拱桥,桥身单孔,横跨汴河南北,甚为壮观。宋代汴河之上,虹桥和上、下土桥皆为飞虹样式,图中所绘究竟是哪一座,目前学界尚无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应是汴河东水门外的虹桥。张择端以忠实的手法、合乎透视的原理所清楚画出的这座桥,在世界桥梁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因为该桥拱木起拱和梁的作用,故名“叠拱桥”。据推测,虹桥遗址大致位于今开封东郊屠府坟村与阎李寨村之间的惠济河北岸。
③皆以巨木虚架:唐寰澄《中国古代桥梁》对汴水虹桥的承重结构进行分析,认为汴水虹桥式木拱桥的主拱结构一般由两个系统组成,两个系统通过横梁交叉搭置、相互承托形成整体的拱形结构,并通过拱上建筑的传递,承担桥面传下来的荷载。从桥梁承重结构平面投影看,最外围一组拱骨是两根长拱骨和两根短拱骨,称为第二系统;往内一组是由三根等长的拱骨组成,称为第一系统,如此循环第一和第二系统间隔排列下去;整座桥的承重结构共由十一组第二系统和十组第一系统的拱骨组成。第一和第二系统之间设置有五道横梁,通过横梁横向连接将整个拱架形成整体,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并共同承担桥面荷载。
④丹艧(wò):可供涂饰的红色颜料。艧,同“雘”,赤石脂之类,红色或青色的矿物,古代用作颜料。泛指好的彩色。
⑤上、下土桥:均为木拱桥形制。土桥得名原因不详。有学者推测,桥面可能铺了某种铺料,或采取培土压拱的措施,故称“土桥”。汴河承担着运送来自东南的粮食和各种物品的重要漕运功能,虹桥和上、下土桥位于开封东南方向,采用“飞桥”的型式凌空高架,桥下无柱,可以满足大型漕运船只的通航要求,使得许多货物可以直接运抵京城的中心,再卸装到小船上,辗转运达京城西部地区。
⑥顺成仓桥:位于汴河东水门外,因附近有顺成仓而得名。顺成仓,北宋初年设置于汴河沿岸的仓场之一,用于存贮江淮一带的货物。大体位于今开封龙亭区殡仪馆东南一带。
【译文】
自东水门以外七里,到西水门以外,汴河上有桥十四座:从东面数起,东水门外七里处的桥,名叫虹桥。这座桥没有桥柱,全是用巨大的木料凌空构架而成,用红色的颜料加以涂饰,宛如天上的彩虹。汴河上的上土桥和下土桥,也是像虹桥这样的形状。其次名为顺成仓桥。
入水门里,曰便桥①;次曰下土桥②;次曰上土桥;投西角子门③,曰相国寺桥④;次曰州桥,正名天汉桥⑤,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⑥。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⑦。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⑧,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⑨。州桥之北岸御路,东西两阙,楼观对耸⑩。桥之西有方浅船二只,头置巨干铁枪数条,岸上有铁索三条。遇夜绞上水面,盖防遗火舟船矣⑪。
【注释】
①便桥:指东水门便桥。
②下土桥:西距旧宋门(丽景门)约三里。宋代日本僧人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辰时拽船,过二里,至开封县水门问官前止船。……午时,出船,未克,至同县下土桥停船,……申时,拽船过三里,见丽景门,七间高楼,有三户。过一里,至相国寺前延安桥下停船。”
③投西:朝西。投,相当于“朝”“向”。
④相国寺桥:正式名称应为“延安桥”,因其正处开封大相国寺前,故而俗称“相国寺桥”,也简称“寺桥”。相国寺前原本无桥,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七月,“新作保康门于朱雀门之东,徙汴河广济桥于大相国寺前,榜曰‘延安’”(《续资治通鉴长编·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据清人常茂徕《如梦录》注,此桥“在相国寺东角,即马道街南口”,明代前期尚存,崇祯十五年(1642)被黄河洪水淤没。遗址位于今开封鼓楼区胭脂河与大相国寺之间。
⑤次曰州桥,正名天汉桥:州桥是北宋东都最著名的桥梁和交通枢纽,也是都城中轴线上的重要坐标。州桥是唐代“汴州桥”的简称。据明代成化《河南总志》:“唐建中间,汴州节度使李勉建,以在州之南门,故名。”这大概是州桥的始建年代。五代时称为“汴桥”;宋代改名“升平桥”,又名“迎真桥”;古时以“天汉”指银河,北宋视汴河为天河,故后又改称“天汉桥”;又名“御桥”;百姓仍俗称“州桥”。宋人《靖康要录》记载:靖康二年(1127)三月八日,“天汉桥火,焚百余家。金人放汴水,人少安”。此桥在金、元时期未有大的变动,明太祖时曾进行较大改造,改棚梁式石桥为砖石结构的拱形桥。崇祯十五年(1642),明军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开封交战,明军掘开黄河,洪水淹没开封,州桥没于地下。古州桥遗址位于今开封中山路中段三毛时代购物广场一带。
⑥西河平船:一种行驶于东京西汴河上的浅底船。汴河作为北宋东京重要的漕运河道,西北起于洛口,横贯东京后,流向东南,汇入淮水。这条河道各段的通航条件不同,北宋苏辙《龙川略志·言水陆运米难易》中说:“汴河自京城西门至洛口,水极浅。东南纲船底深,不可行。”加上东京城内最重要的州桥位于汴河与御街的交叉点上,为了便于车马通行,采用平桥形制,桥面平坦无坡度,导致沿汴河从东南方向驶来的大型船只无法通过。为了保证交通运输,北宋政府以州桥(后以相国寺桥)为界,将汴河船只分为东河船和西河船两类:东河船主要是大型漕船,吃水深,无法通过州桥;西河船为平船,船身小巧,吃水浅,可以通过州桥,进入东河,将大型漕船从东南方运来的货物进行分装,辗转运到汴河上游一带。
⑦石笋:高大的石柱。楯(shǔn)栏:栏杆。楯,栏杆的横木。泛指栏杆。
⑧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神宗年间(1068—1085),曾对州桥进行过较大的修葺。宋人张知甫《可书》中说:“章惇方柄任,用都司贾仲民议,起州桥二楼,又依桥作石岸,以锡铁灌其缝。宋用臣过之,大笑而去。仲民疑其有所未至,深虑之,遂谒用臣,访以致笑之端。用臣云:‘石岸固奇绝,但上阔下狭,若瓮尔。’仲民始悟,恳以更制,用臣曰:‘请作海马云气,以阔其下。’卒如之而成。”说明州桥以石砌岸并雕刻海马、云气等纹饰,并建起二楼,是在此时。海马,古人对想象中一种神马的称呼。《山海经·海外北经》中说:“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táo tú)’。”是传说中善走的神马,产于北海,故称之为“海马”。隋唐时人则以青海骢为海马,《隋书·西域列传》中说:“青海周回千余里,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马于其上,言得龙种。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骢’焉。”古人杂糅这些想象,创造出海水中的奔马的夸张形象。水兽,也称“镇水兽”,神话中的动物,古人认为有防止水患、避免水害之功能。飞云,即云纹。
⑨车驾:帝王所乘的车,指代帝王。《汉书·高帝纪下》:“车驾西都长安。”注:“凡言车驾者,谓天子乘车而行,不敢指斥也。”
⑩东西两阙,楼观对耸:阙,古代皇宫、陵墓等前面两边供瞭望的楼台,中间有道路。楼观,高大建筑物的泛称。北宋华镇《崇宁元年五月十六日天汉桥月下闲步》诗中有“双阙高寻佳气耸,三街平衬绿槐长”之句,描写州桥双阙的景色。
⑪“桥之西有方浅船二只”几句:州桥西侧停靠方形浅船,船上放置巨干铁枪,岸上有三条铁索,晚上将船绞上水面,这是北宋水上运输的防火管理措施。一旦上游船只着火,顺流而下,州桥西侧的方浅船可以伸出铁枪,将船推走,阻止其触及州桥,引发烧毁御道桥梁的火灾。据宋人蔡絛《铁围山丛谈》,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州桥东侧汴河中停泊的失火舟船顺流东下,烧毁了东水门。此事可以反证州桥西侧防火措施的意义。遗火,失火。
【译文】
进入东水门里,名为便桥;其次名为下土桥;其次名为上土桥;此后汴河折向西流,经过汴河南岸角子门,名为相国寺桥;再往西面的桥,名叫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着皇宫前的御街。此桥与相国寺桥都是低平的形制,桥下不能通行舟船,只有西河平船可以通过。州桥的桥柱都是用青石筑成的,桥上的石梁、石柱栏杆以及临近州桥的汴河两岸,都是石壁,上面雕镂着海马、水兽和飞云等形状,桥下密集排列着石柱。之所以如此设计装饰,因为这里是皇帝车驾通行的御路。州桥的北岸是御路,东西两边有两座阙楼相对耸立。桥的西侧有两只方形浅船,船头放置着几条又粗又长的铁枪,岸上有三条铁索。每到夜晚,将方船绞上水面,这大概是为了防备不慎失火的船只顺流而下,威胁州桥以及下游舟船、建筑等的安全。
西去,曰浚仪桥①;次曰兴国寺桥②,亦名马军衙桥;次曰太师府桥,蔡相宅前③;次曰金梁桥④;次曰西浮桥,旧以船为之桥,今皆用木石造矣⑤;次曰西水门便桥⑥;门外曰横桥⑦。
【注释】
①浚(xùn)仪桥:汴河与开封浚仪街交叉处的桥,位于今开封延庆街和后河街交叉点。浚仪,古县名,西汉文帝时置,属梁国。治所在今河南开封。《水经注·渠水》引《陈留风俗传》:“县北有浚水,像而仪之,故曰‘浚仪’。”隋唐时为汴州治,五代及北宋定都于此,与开封县同为开封府治。大中祥符三年(1010)改为祥符县。
②兴国寺桥:因在太平兴国寺前而得名。太平兴国寺,原为唐代的龙兴寺,五代后周时废为龙兴仓。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因僧人力请而下诏重修,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赐额为太平兴国寺,与相国寺、开宝寺、天清寺并列为北宋东京四大寺院,寺内佛塔,远在都城数十里外便可望见。
③次曰太师府桥,蔡相宅前:太师府桥,正名不详,位于蔡京府宅前,蔡京曾被封为太师,故得此俗名。蔡相,指蔡京(1047—1126),字元长,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莆田仙游)人,政和二年(1112)封鲁国公,北宋权相之一。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执政期间,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年,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宋人蔡絛《铁围山丛谈》:“鲁公崇宁末不入政事堂,以使相就第。时赐第于阊阖门外,俗号梁门者。”宋人刘子翚《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七:“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④金梁桥:在金梁桥街,桥下有酒楼刘楼。本书序言:“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此桥至明朝仍在,“金梁晓月”为明“汴京八景”之一。明人李濂《汴州怀古五首》其五中有句曰:“花石今何在?孤城涕泪中。金梁桥上月,偏照宋遗宫。”
⑤“次曰西浮桥”几句:浮桥,古代也称“舟桥”“浮航”“舟梁”等,是在并列的船、筏、浮箱或绳索上面铺木板而造成的桥。浮船架设简便快捷,故常为战争及临时性交通而用。东京城的河道之上,也常采用浮桥的桥梁形式以便交通,其方法多以船只横置于河道上,其上铺设木板,船与两岸用铁索联结固定,船下抛锚锁,加强船只的稳定性。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大,常引发各类事故,故不适宜在城市中长期使用,东京城中的诸浮桥后来不得不相继改为他制。比如此处介绍的汴河上的西浮桥,至北宋末年改用木石建造。
⑥西水门便桥:桥址位于今开封大学旧校区北侧。
⑦横桥:位于今开封龙亭区土城村西南部。
【译文】
再往西去的桥,名为浚仪桥;其次名为兴国寺桥,也叫马军衙桥;其次名为太师府桥,在蔡丞相的住宅前面;其次名为金梁桥;其次名为西浮桥,旧时是以船只横置水面而架设的桥,现今都用木材和石料建造了;其次名为西水门便桥;汴河西水门外面的桥,名为横桥。
东北曰五丈河,来自济、郓①,般挽京东路粮斛入京城②,自新曹门北入京。河上有桥五:东去,曰小横桥③;次曰广备桥④;次曰蔡市桥⑤;次曰青晖桥⑥、染院桥⑦。
【注释】
①来自济、郓:来自济州、郓州一带的漕船经由五丈河来到东京。自唐、五代至北宋时期,经过长期治理,五丈河(即广济河)流出开封后,东经今河南兰考、山东定陶,至山东巨野西北,注入梁山泺(即梁山泊),而梁山泺正位于济、郓二州境内。而梁山泺东北方向,又有济水注入,这样,京东路与东京之间就有了可以连通的水道。济,济州,州治巨野(今山东巨野)。郓,郓州,州治须城(今山东东平)。二州皆在东京西南方向。
②般(bān)挽:搬运。此指转运。般,同“搬”。京东路:北宋至道三年(997)所设十五路之一,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粮斛(hú):粮食。以斛计量,故称。斛,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按,北宋时期,五丈河(广济河)为东京城的漕运四渠之一,是仅次于汴河的第二大河流。经过宋太祖以来诸帝坚持不懈的治理,五丈河基本可以保障京东路漕运顺利至京,为东京繁华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小横桥:位于开封外城东北部善利门外的河上。宋城考古推测应位于今开封龙亭区铁牛村与兴陵屯之间的区域。
④广备桥:位于通往当时的重要驿站陈桥驿的要道之上,应该因为靠近广备攻城作而得名。宋代的东、西广备攻城作,又名“东、西广备”,是负责制造攻城守城物品的作坊。东、西广备中的火药、猛火油、金火诸作,是宋代火器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
⑤蔡市桥:位于五丈河与北向御街的交会处。这条大街是通往当时重镇封丘的要道。宋城考古推测此桥应位于今开封北门外北门大街的南北一线。
⑥青晖桥:位于五丈河与新、旧酸枣门大街的交会处。这条大街是通往当时重镇延津(旧名酸枣)的要道。南宋楼钥《北行日录》中记为“菜市桥”: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正月“十八日己巳,晴。三更行四十五里,饭封丘。……日未午,又行四十五里,抵东京北郊青城侧亭子,换马,具衣冠。所过柔远馆,但有断垣败屋。入顺常、玄武二门。二门之间,过五丈河菜市桥、夷门山巷口”。顺常、玄武,是金人对北宋东京外城上的新封丘门(景阳门)和内城上的旧封丘门(安远门)的称呼。
⑦染院桥:位于通往重镇卫州的要道上,因临近染院而得名。染院,古代宫内掌染事的官署。北宋设有东、西染院,靠近金水河,不仅取水方便,而且金水河水质清澈,保证了染色质量。宋人高承《事物纪原·染院》:“《宋朝会要》曰:唐有染坊使,太平兴国三年分置东、西染院,使名亦改也。”据《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九》:“西内染院,在金城坊,旧曰‘染坊’。太平兴国三年分为东、西二染院。咸平六年,有司上言‘西院水宜于染练’,遂并之。掌染丝、帛、绦、线、绳、革、纸、藤之属。……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一人监,别以三班一人监门,领匠六百十三人。”
【译文】
京城东北部的河道,名为五丈河,来自济州、郓州的漕船,转运京东路的粮食进入京城,从新曹门的北面进入东京。五丈河上有五座桥:东北水门向东去,有座桥,名为小横桥;其次名为广备桥;其次名为蔡市桥;其次名为青晖桥、染院桥。
西北曰金水河,自京城西南分京、索河水①,筑堤,从汴河上用木槽架过②,从西北水门入京城,夹墙遮拥③,入大内,灌后苑池浦矣④。河上有桥三,曰白虎桥⑤、横桥⑥、五王宫桥之类⑦。
【注释】
①京:指京水,是金水河的上游水源。原在郑州西南二十五里,“导自荥阳黄堆山,其源曰‘祝龙泉’”(《宋史·河渠志四》)。因其所流经的荥阳一带春秋时为京邑而得名。宋太祖建隆二年(961)春,为了疏浚五丈河,凿渠引京水,“过中牟,名曰‘金水河’,凡百余里,抵都城西,架其水,横绝于汴,设斗门,入浚沟,通城濠,东汇于五丈河”(同上)。索:指索水,发源于荥阳西南的嵩渚山。由于以京水为源的金水河水质清澈甘甜,成为东京城内生活用水的主要河流,也是唯一流入皇宫的河流。宋真宗时期,为了扩大水源,保证城中的供水量,天禧二年(1018)又引索水到东京城西,使京、索二水合流,汇入京城。金水河引索水之后,“以源流深远,与永安青龙河相合”(同上),元丰五年(1082)赐其名为“天源”。徽宗重和元年(1118),因内庭池苑增多,患水不足,又引索河一派导入金水河。
②筑堤,从汴河上用木槽架过:北宋初年,引金水河入东京,目的是为了疏浚京城北部的五丈河。就开封城而言,金水河自西而来,汴河则从西北流向东南,两河在开封城西交汇。当时汴河以黄河为水源,水质混浊,含沙量大。由于金水河所处地势高于汴河,倘若直接决金水河注入汴河,金水河水会随汴河南流,很难继续向北流。于是在汴河上设置透水槽,使金水河水通过水槽,横过汴河。徽宗时期的引水工程中,在西起中牟、东抵外城固子门的金水河南北两岸筑堤保护,历史上称为“夹堤”,与固子门内原筑的金水堤内外呼应。
③遮拥:掩蔽,保护。
④入大内,灌后苑池浦:宋徽宗赵佶《宫词》其九十一写流入大内的金水河:“天源一派过严城,宝兽喷香漱玉声。分入瑶津来紫禁,杯流曲沼远相萦。”后苑,此指北宋大内后苑,位于皇宫内朝景福殿、广圣宫之北,是皇帝和后妃的宴赏之地。北宋初年,后苑的建设较为简单,主要在真宗、仁宗时扩建成形。后苑内池沼、建筑、花木皆精,其中备有龙船以供舟游,皇帝也在这里召见近臣赏花赋诗。至徽宗“宣和末,都城起建园囿,殆无虚日,土木之工,盛冠古今,如撷芳园、山庄、锦庄、筠庄、寿岳,……皆极奢侈,为一时之壮观。”(宋人张知甫《可书》)
⑤白虎桥:古人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象”,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白虎桥可能以此得名。然据《宋史·太宗本纪一》,太平兴国二年(977)秋闰七月,太宗“幸白鹘桥,临金水河”,可能又称“白鹘桥”。其址据推测应在今开封市林场附近,即已发现的咸丰水门遗址不远处。北宋初年,此处常为帝王的游幸场所。
⑥横桥:金水河上的横桥,位于通往当时的重镇卫州的要道上。
⑦五王宫桥:其址据推测应位于今开封市龙亭区开封警察学院附近的东京大道一线。
【译文】
京城西北部的河道名为金水河,从京城西南方向,分京、索二河之水,修筑夹堤,在汴河上架设木槽,使金水河水跨过汴河,从西北水门流入京城,在两岸高墙保护下,流入皇宫,灌注后苑的池塘。金水河上有三座桥,分别名为白虎桥、横桥、五王宫桥之类。
又曹门小河子桥①,曰念佛桥。盖内诸司辇官②、亲事官之类③,军营皆在曹门,侵晨上直④,有瞽者在桥上念经求化⑤,得其名矣。
【注释】
①曹门小河子桥: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九月,命供备库谢德权从天波门外引金水河,经皇城之西,至宣德门,再过御街,向东,绕过太庙,由城墙上的水洞流出,与内城濠之水汇合在一起,全长十余里。流至曹门的金水河称为“小河子”,其上建桥,即所谓“曹门小河子桥”。
②内诸司:皇宫中的各官署。内,指宫中。辇官:指掌管内诸司车辆、器物的官员。据《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九》,辇官分供御辇官、次供御辇官、下都辇官三种,供御辇官“主分番擎御辇”,次供御辇官“主分番荷御衣箱”,下都辇官“分给宫中及戚里肩舆”。北宋时期人数不定,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下诏:“供御、次供御、下都辇官,权以一千人为额。”辇,专指天子的车。
③亲事官:掌守卫陪从,始设于唐,以六七品官之子、年在十八以上者为亲事。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省寺所用使令者,名亲事官,自唐已有之。”唐人杜佑《通典·职官十七》“又有亲事、帐内”,原注:“六品、七品子为亲事,八品、九品子为帐内,限年十八以上,举诸州,共率万人为之。”
④侵晨:黎明,天快亮的时候。上直:上班,当值。
⑤瞽(ɡǔ)者:盲人。求化:募化。指求人施舍财物。
【译文】
此外,曹门小河子上的桥,名叫念佛桥。因为宫内各官署的辇官、亲事官之类,驻扎的军营都在曹门外。他们黎明时分去宫内当值,路过此桥时,总有盲人在桥上念经化缘,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