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清宫

【题解】

本条210余字,虽以“上清宫”为名,却并非对上清宫做专题介绍,而是集中记录北宋东京城中的庙宇宫观,凡二十处。其中包括寺院十四处,分别是观音院、景德寺、开宝寺、天清寺、兴德院、长生宫、显宁寺、婆台寺、兜率寺、地踊佛寺、十方静因院、报恩寺、浴室院、福田院;道观六处,分别是上清宫、醴泉观、太和宫、洞元观、瑶华宫、万寿观。其中福田院是宋代官办慈善机构,为身有重疾、孤苦伶仃、流离失所者提供救助,政府拨款并派官巡视指导,由寺院僧人主持具体事务。福田院的设置始于唐代,一直延续到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中,金人扣留钦宗与亲王、大臣,向宋廷索要金银,史书记载有福田院贫民亦纳金二两、银七两。

孟元老除了记载寺观名称与方位,还提供了一些信息,比如景德寺前面有名为“桃花洞”的妓馆、太和宫和洞元观住的是女道士。实际上,瑶华宫也是具有宫廷背景的道观,很可能专门用于安置因罪入道的皇家女犯,北宋多位被废黜的皇后、嫔妃曾经囚禁于此。宋哲宗的废后孟氏即在此居住多年,并因此而在靖康之难中侥幸躲过金人俘虏。金兵北返后,她被伪帝张邦昌迎入宫中,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稳定并凝聚了京城以及全国的军心民心,迎立康王赵构即位,成为最后支撑北宋皇权之人。

上清宫,在新宋门里街北。以西,茆山下院

【注释】

①上清宫:祭祀大罗灵宝天的道观,为宋太宗所建,耗资巨大,历经八年而成。太宗曾御书题额,以金填字,风光一时。仁宗庆历三年(1043)毁于火灾。神宗、哲宗时均曾修复。南宋王应麟《玉海·至道上清宫》:“上清宫,在朝阳门内。端拱元年二月,太宗取晋邸太祖所赐金帛建宫,为民祈福,命杨继宏主其役。至道元年正月丙辰,宫成,总千二百四十二区,御书额金填字赐之。车驾临幸。咸平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至天禧三年四月七日,凡十二临幸。庆历三年十一月丙寅,火。元丰二年二月,始命道士王太初居宫之故地,稍修复祠宇。日者言宫之所在,为国家子孙之祥,乃赐名‘上清储祥’,刻玉印赐太初。元祐四年春,宣仁后重建,六年秋成。为大殿三、小殿九、钟经楼二、石坛一。建斋殿于东,筑道馆于西,凡七百余间。(六月,诏苏轼撰碑铭曰‘作宫千柱,人初不知’)。八月,名门曰‘景霄’,殿曰‘紫极’‘蕃釐’。九月十九日幸。”北宋著名史学家范祖禹有《和吕原晨上清宫落成》诗:“炎历储祥亿万年,宫成四海共熙然。玉虚真境朝群帝,金阙泠风下列仙。初日翠华来照耀,半天碧瓦欲飞骞。已瞻圣孝勤三殿,更写欢声入五弦。”上清,道家所称的“三清”境之一。宋人张君房《云笈七签·道教三洞宗元》:“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也……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馀天也。”

②茆(máo)山下院:道观名。茆,同“茅”。茅山,原名“句曲山”,道教将其列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名“华阳洞天”,是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相传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炼,并为民治病,后于此山得道成仙。后人为纪念他们,遂将句曲山改称“三茅山”,简称“茅山”。

【译文】

上清官,在新宋门里面街的北面。往西是茆山下院。

醴泉观,在东水门里

【注释】

①醴泉观:旧名“祥源观”,天禧二年(1018)闰四月,奏称皇城拱圣营西南的真武祠侧出“灵泉”,病者饮之多愈,真宗即命于其地建观。仁宗至和元年(1055)发生火灾,重修新观,易名“醴泉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醴泉观》:“《东京记》曰:本拱圣营,天禧元年,营卒有见龟蛇者,军士因建真武堂。二年闰四月,泉涌堂侧,汲不竭,民疾疫者饮之多愈。乃诏就其地建观。十月,观成,名‘祥源’。”南宋王应麟《玉海·天禧祥源观至和醴泉观》:“天禧二年戊午闰四月丁未,有泉涌于拱圣营真武庙。甲寅,即其地建祥源观。八月一日幸,十月辛卯成。凡三殿:北崇真,东圣藻,西灵渊,总六百十三区。至和元年四月辛丑火,重修,二年十二月壬子成,名曰‘醴泉’,殿更名为‘感通宁圣’‘涵清灵游’‘鸿佑崇贶’。元祐元年三月十四日,改慈寿殿为‘寿辉殿’”。《宋史·王素列传》记载了谏官王素敦促仁宗赴京郊祈雨,而不要偷懒只去醴泉观之事:“京师旱,素请帝祷于郊。帝曰:‘太史言月二日当雨,今将以旦日出祷。’素曰:‘臣非太史,然度是日必不雨。’帝问故,曰:‘陛下知其且雨而祷之,应天不以诚,故臣知不雨。’帝曰:‘然则明日诣醴泉观。’素曰:‘醴泉之近,犹外朝耳,岂惮暑,不远出邪?’帝悚然。”北宋人多言此观神异之事,蔡絛《铁围山丛谈》记载了真武大帝显圣异事:政和六年(1116),“汴渠运舟火,因顺流直下犯通津门者(号东水门也)。通津既焚,而火势猛甚,旁接□观。其日,真武见于云间,神吏左右俨然,万众皆睹。”按,“旁接□观”,或作“旁接宫观”,即指醴泉观无疑。王安石《醴泉观》诗中也说:“邂逅相随一日闲,或缘香火共灵山。夕阳兴罢黄尘陌,直似蓬莱堕世间。”据《靖康要录》记载,靖康元年(1126)金人再围开封,陈州门与通津门相继失守,金兵入城,“先焚通津门,宦者黄经臣望阙再拜,大恸,跃入火中死。守御尽散,惟田灏死之。……贼入醴泉观,众止数百人,我众望之奔溃,无敢与之敌者”,驻防在醴泉观中的大批宋军竟不战而逃。

②东水门:汴河下水门,汴河流出东京外城东墙所经过的水门。

【译文】

醴泉观,在汴河东水门里面。

观音院,在旧宋门后,太庙南门。

【译文】

观音院,在旧宋门后面,太庙南门外。

景德寺,在上清宫背。寺前有桃花洞,皆妓馆。

【注释】

①景德寺:在相国寺东面,相传亦为本寺禅院。在旧宋门(丽景门)外以东,上清宫北面。明人李濂《汴京遗迹志·寺观》:“景德寺,在丽景门外迤东。周世宗显德五年,以相国寺僧多居隘,诏就寺之蔬圃,别建下院以处之,俗称“东相国寺”。显德六年赐额‘天寿寺’。宋真宗景德二年,改名‘景德寺’。寺后有定光释迦舍利砖塔,累经兵燹河患,今为平地。”景德寺还一度是科举考试“别头试”(亦称“别试”)的考场,专门用于考试本科知举官及科考相关人员的子弟和亲属,据北宋人庞元英于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所著《文昌杂录》记载:“开宝寺试国学进士,景德寺又为别试所。”也用作开封府发解试的考场,嘉祐元年(1056)八月,苏轼兄弟等人即在此参加发解试。北宋王安石有《题景德寺试院壁》诗:“屋东瓜蔓已扶疏,小石蓝花破萼初。从此到寒能几日,风沙还见一年除。”景德寺亦有房屋出租,多有举子租住于此。北宋王得臣《麈史·贤德》:“余少时,同伯氏从学于里人郑毅夫(按,即郑獬),假馆京师景德寺之白土院。皇祐壬辰,是岁秋试,郑与予兄弟皆举国学进士,时已差考试官矣。一日,院僧德珍者言:‘昨梦院内南忽有池,水中一龙跃而起,与空中龙斗,池龙胜而归。’其时旁院书生有曰:‘某当作状元。’毅夫微笑曰:‘状元当出此院。’于是伯氏书僧梦与日月在于寝室门,时八月也。明年癸巳春殿,郑公果状元。予自东华门迓郑归白土院,坐定,僧乃取所记梦帖子,曰:‘果验矣。’”

②在上清宫背:意思是景德寺与上清宫相隔以东京内城的东墙。背,事物的后面或反面。

③桃花洞:应系借用刘晨、阮肇入天台山桃花洞遇仙女的传说。据西晋干宝《搜神记》、南朝刘义庆《幽明录》等书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会稽郡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遇到两位丽质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为婿。后世文人逐渐舍弃传说中“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哲学思想,将其衍化为男女艳情和妓女生活的隐喻。比如五代和凝《天仙子》词:“翠娥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

【译文】

景德寺,在上清宫的背后。寺前有桃花洞,里面都是妓馆。

开宝寺,在旧封丘门外斜街子。内有二十四院,惟仁王院最盛

【注释】

①开宝寺:北宋东京四大寺之一。旧名“独居寺”,建于北齐天保十年(559)。开元十七年(729),唐玄宗东封泰山归来,途经汴州作短暂休息时,改名“封禅寺”。太祖开宝三年(970)三月,以年号命名为“开宝寺”。开宝寺作为京都最大的寺院之一,和大相国寺分辖东京各寺院僧侣;北宋政府还借用开宝寺作为科举考试的考场,太平兴国二年(977)正月八日,太宗还曾在寺中宴请新科进士,并赐御制诗二首以示恩宠。神宗元丰八年(1085)以开宝寺为礼部贡院时,发生火灾,四十余人丧生,所有试卷与考生资料悉数焚毁。开宝寺曾先后建造过两个重要的梵塔,在历史上颇负盛名:其一为端拱二年(989)喻浩所建木塔,该塔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毁于雷火;其二为仁宗皇祐元年(1049)在原塔址处所建琉璃砖塔。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为供奉佛舍利,由当时最优秀的建筑大师喻浩主持修建木塔,历时八年,耗资数万,至端拱二年(989)八月方始完工。木塔为八角十三层,高三百六十尺。所供奉的佛舍利,从印度传入中国后,最初保存在杭州,吴越王钱俶归顺宋朝后,太宗派人将其取回东京。由于木塔建于开宝寺的东院福胜院内,故称“福胜塔”。宋真宗时,因塔顶相轮放光,复被命名为“灵感塔”。此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制度甚精,喻浩为之费尽心力。据北宋杨亿《杨文公谈苑》记载:“初造塔,得浙东匠人喻浩。浩不食荤茹,性绝巧,先作塔式以献。每建一级,外设帷帟,但闻椎凿之声,凡一月而一级成。其有梁柱龊龉未安者,浩周旋视之,持捶橦击数十,即皆牢整,自云此可七百年无倾动。人或问其北面稍高,浩曰:‘京城多北风,而此数十步乃五丈河,润气津浃,经一百年则北隅微垫,而塔正矣。’塔成,而浩求度为僧,数月死,世颇疑其异。”这座木塔于庆历四年(1044)遭雷火而被焚毁,皇祐元年(1049)仁宗下诏重建,将塔址从东院福胜院移至西院上方院内。塔名仍称“灵感塔”,亦称“上方寺塔”;又因塔的外表全部以褐色琉璃砖瓦镶嵌,远看近似铁色,故而俗称“铁塔”。北宋王珪《从驾至开宝寺庆寿崇因阁,依韵和吴相公》诗中说:“崇因开宝构,金碧画相辉。禁跸随曦驭,层城转斗机。梵音狮子吼,妙相鸽王归。洛水浮神篆,天花满御衣。塔疑从地涌,栋拟入云飞。”刘敞《和持国登开宝寺上方院,寄孔宁极、崔象之、孙曼叔》诗则说:“重山抱城起,清川带野回。深严古佛寺,嵲耸高台。此地宜眺览,冠绝都城隈。远近见千里,令人心目开。”宋末,寺毁塔存,金人重修寺院,改名“光教寺”,元代称“上方寺”,明代改名“祐国寺”,清代改名“大延寿甘露寺”。寺院和铁塔在以上各代均曾修葺,铁塔基本保留宋代风格,与天清寺繁塔,成为北宋东京保留在地面的坐标点。

②内有二十四院:由于北宋政府连年拨款扩建,开宝寺院规模宏阔,殿堂壮丽,斋舍完备,僧侣众多。内部划分为二百八十区,设有福胜、等觉、上方、永安等二十四院,

③仁王院:仁王,古印度佛教中的护法者,其形象在我国多见于唐宋时期,唐代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中有句:“握仁王之宝镜,日月重光;驱梵帝之金轮,雷霆静祲。”仁王形象随佛教文化经我国传播朝鲜和日本等邻国,至今不衰。北宋时供奉仁王的寺院曾经盛极一时。除开宝寺仁王院,龙兴寺有仁王佛舍。名列“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廌有诗题为《廌寓龙兴仁王佛舍,德麟、公定、道辅、仲宝携酒肴纳凉联句十六韵》,“龙兴寺”即太平兴国寺。现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有一口北宋熙宁十年(1077)仁王院款铜钟,为北宋仁王院的宗教用具。

【译文】

开宝寺,在旧封丘门外斜街子。寺内有二十四院,只有仁王院最为兴盛。

天清寺,在州北清晖桥。

【注释】

①天清寺:另有一座天清寺,在南墙陈州门里,为北宋东京四大寺之一,参见下文“婆台寺”。《旧五代史·世宗纪四》:“(显德四年)冬十月丙辰,赐京城内新修四寺,额以天清、天寿、显静、显宁为名。”

【译文】

天清寺,在州城北面的清晖桥附近。

兴德院,在金水门外。

【注释】

①兴德院:又称“兴德禅院”。宋人王明清《挥麈录》:“英宗以齐州防御使入继大统。治平二年,建齐州为兴德军。熙宁八年八月,诏潜邸为佛寺,以本镇封,赐名‘兴德禅院’。仍给淤田三千顷。”

【译文】

兴德院,在金水门的外面。

长生宫,在鹿家巷

【注释】

①长生宫:原为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在汴梁的旧宅,太宗至道元年(995)建成洞真宫,徽宗崇宁元年(1102)改建为长生宫,祭祀荧惑,即火星。《宋史·太宗本纪二》:“至道元年正月……以宣祖旧第作洞真宫成。”元人马端临《文献通考·郊社考十三》:“徽宗崇宁元年,诏建长生宫于洞真宫旧址,以祠荧惑。”

②鹿家巷:在相国寺前。宋人廖刚《次韵侯思孺席间作》一诗的序文中说:“辛卯间,寓居相国寺前鹿家巷,与朱希参、黄敦言:‘侯思孺同过乔通叔,小饮时,通叔得郡湖南。’”

【译文】

长生宫,在鹿家巷。

显宁寺,在炭场巷北

【注释】

①炭场巷:在大内西北,因近有炭场而得名。附近有藩衍宅,建于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郓王楷府邸,在景龙门外,即大内北。亦有文献作“炭坊巷”。南宋洪迈《夷坚志·金马驹》:“京师人郭自明太尉,以事太宗藩邸,恩至濮州刺史,赐宅于炭坊巷。”

【译文】

显宁寺,在炭场巷的北面。

婆台寺,在陈州门里。

【注释】

①婆台寺:或作“繁(pó)台寺”,又称“天清寺”,北宋东京四大寺之一。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始建,原在清远坊,以世宗生日天清节而命名。显德六年(959),徙于陈州门内的繁台。宋人王铚《默记》:“艺祖(按,指宋太祖赵匡胤)初自陈桥推戴入城,周恭帝(按,指柴荣之子宗训)即衣白襕,乘轿子,出居天清寺。天清,世宗节名,而寺,其功德院也。”天清寺在宋代扩建重修,很受重视,真宗、仁宗、英宗等常到寺内祈雨祭天,乞佛保佑。京城中文臣卿监、武官大将军、命妇郡夫人以上者亡故,皆在天清寺和开宝寺击钟示丧。寺内的兴慈塔(又名“天清寺塔”,俗称“繁塔”),始建于太祖开宝年间(969—976),至太宗淳化元年(990)以后方才竣工,为六角形空心楼阁式仿木结构砖塔,共九级,高二百四十尺(约合今76米)。在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中,天清寺是颇为引人注目的地方。靖康元年(1126)金人再围开封,钦宗和同知枢密院孙傅轻信自言能施道门“六甲法”布阵破敌的郭京,使其坐阵陈州门(宣化门),结果由此门破城,开封陷落。陈州附近的天清寺,此前就是郭京之流屯聚的地方。《靖康要录》中说:“前此军头郭京者,妄称有李药师(按,指唐初名将李靖)术,募无赖辈数千,聚天清寺,号‘六甲正兵’。初为成忠郎,寻迁武翼大夫。每以危急告之,京颔之而已。”南宋楼钥《北行日录》中说自己从新宋门进入东京城后,“城里亦凋残,街南有圣仓屋甚多。望见婆台寺塔,云城破之所”,即指此而言。按,对于寺名的不同写法:孟元老和楼钥均称天清寺为“婆台寺”,北宋时人更多写作“繁台寺”,比如田锡《代书呈苏易简学士,希宠和见寄,以便题之于郡斋》诗中说“都门柳色早春天,繁台寺中排祖筵”,宋僧文莹《湘山野录》记录著名诗人石曼卿对僧秘演所说“繁台寺阁虚爽可爱,久不一登”等。此寺所在的“台”,原是一个高出周围地面的土台子,长约百步,据说是西汉梁孝王古吹台遗址,以姓繁(pó)者居其侧而名,北宋王安石咏古诗《梁王吹台》即写其事:“繁台繁姓人,埋灭为蒿蓬。况乃汉骄子,魂游谁肯逢。缅思当盛时,警跸在虚空。……空余一丘土,千载播悲风。”贺铸在《题天清寺安上人北轩》中也说:“南城繁氏台,维昔孝王筑。歌吟寂无闻,万楹联佛屋。”他们无疑全都认为“繁台”与“繁姓人(繁氏)”有关。也有否定这一说法者,认为“婆台”是正确写法,理由则有不同:一种以清儒常茂徕为代表,他引《水经注》并加按语说:“《水经注》梁王吹台,晋世丧乱,乞活凭居,削堕故基,遂成二层。上层犹方四五十步,高一丈余,世谓之‘乞活台’,又谓之‘婆台’。是以婆台之名,后魏已然矣。”认为“婆台”原为“乞活”(指西晋末年的流民集团),孟元老称天清寺为“婆台寺”,系沿用历史旧称。二为近年某些学者的观点,认为“婆”与休屠、佛图、浮图、勃陀等一样,为梵语Buddha(佛陀)的汉语音译;“婆台”即“上面建有佛寺之台”。在中古语音中,婆、繁二字同音,译音无定字,故而出现“婆台”和“繁台”的不同写法。

【译文】

婆台寺,在陈州门的里面。

兜率寺,在红门道

【注释】

①兜率寺:旧名“旌孝院”,宋仁宗天圣元年(1025)改名“兜率”,金季兵毁。兜率,兜率天,梵文Tuṣita的音译。佛教谓天分许多层,第四层叫“兜率天”。它的内院是弥勒菩萨的净土,外院是天上众生所居之处。释尊成佛以前,在兜率天,从天降生人间成佛。未来成佛的弥勒,也住在兜率天,将来也从兜率天下降成佛。

②红门道:在旧封丘门(安远门)外西北方向。

【译文】

兜率寺,在红门道。

地踊佛寺,在州西草场巷街南。

【注释】

①地踊佛寺:始建未详,元末兵毁。“踊”应作“涌”。地涌佛,帮助释尊说法、誓愿灭后弘教的本化菩萨。佛教经典《法华经》中有“从地涌出品”:释尊如来在说《法华经》时,“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国土,地皆震裂,而于其中,有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同时涌出”,他们原受释迦教化、住在娑婆世界下,因从大地底下涌出,故称“地涌菩萨”。大众疑惑,不知此等恒河沙数菩萨为谁之弟子、从何处而来。弥勒代表听众提问,释尊说他们是自己成佛以来迄今为止所教化的弟子,且自己成佛并非仅有四十余年,而是在如五百尘点劫的久远的以前;不是因为今世修行而成佛陀,佛陀本身在百千万亿年前,就已经成佛。因此,“六万恒沙菩萨及其眷属从地涌出”,是释迦如来开显“久远实成”佛果的序曲。

【译文】

地踊佛寺,在州城西部草场巷街道以南。

十方静因院,在州西油醋巷。

【注释】

①十方静因院:北宋东京的禅院。静应作“净”。元代僧人释觉岸《释氏稽古略》:“汴京自周朝毁寺。太祖建隆间,复兴两街,止是南山律部慈恩贤首疏抄义学而已。……天台止观达摩禅宗未行也。……(皇祐中)内侍李允宁始施汴宅一区,创兴禅席,帝赐额曰‘十方净因禅院’。”明人李濂《汴京遗迹志·祠庙庵院》:“净因院在金梁桥西,汴河之南。”北宋有怀琏、道臻等高僧住持。苏轼有《净因院画记》,又名《文与可画墨竹枯石记》,其中有曰:“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昔岁尝画两丛竹于净因之方丈,其后出守陵阳而西也,余与之偕别长老臻师,又画两竹梢、一枯木于其东斋。臻师方治四壁于法堂,而请于与可。与可既许之矣,故余并为记之。”苏辙有《游净因院寄琏禅师》诗,可见宋时文人与净因寺高僧的交往颇为频繁。宋人闻人偲《净因院建炎兵火独存纪事》:“湖海浮学二十年,重来春色尚依然。杏花篱落喷红雾,杨柳林塘护绿烟。草暖村人出游地,鸠鸣刺史劝农天。觉场独在三灾外,试问支郎第几禅。”可知此寺建炎后尚存。

【译文】

十方净因院,在州城西部的油醋巷。

浴室院,在第三条甜水巷。

【注释】

①浴室院:北宋末年金兵攻宋,负责东京防御的尚书右丞李纲因坚决反对割地求和,被宋钦宗罢免后,曾被关在浴室院待罪。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引李纲《靖康传信录》:“初,太学生陈东与诸生千余人是日诣阙上书,明余及师道之无罪,不当罢。军民闻之,不期而集者数千万人,填塞驰道,街巷呼声震地。舁登闻鼓于东华门,击碎之。……于是上遣中使,召余及师道入内对。……不得已,上马出浴室院,由宋门街抵驰道,趋东华门。军民山积,几不可进。”院中有高阁,当时文人多与寺僧往还。北宋刘攽《登浴室院阁》诗其一:“秋霁登临好,危栏百尺梯。层城斜照里,双阙五云西。杂树黄映绿,生烟高复低。章台少年子,走马锦障泥。”黄庭坚有诗《同谢公定携书浴室院,汶师置饭,作此》:“竹林风与日俱斜,细草犹开一两花。天上归来对书客,愧勤僧饭更煎茶。”

【译文】

浴室院,在第三条甜水巷。

福田院,在旧曹门外。

【注释】

①福田院:宋代官办救助机构,以收助鳏寡孤独疾残和乞丐为主。《宋史·食货志上六》:“京师旧置东、西福田院,以廪老疾孤穷丐者,其后给钱粟者才二十四人。英宗命增置南、北福田院,并东、西各广官舍,日廪三百人。……凡鳏、寡、孤、独、癃老、疾废、贫乏不能自存应居养者,以户绝屋居之;无,则居以官屋,以户绝财产充其费,不限月。依乞丏法给米豆;不足,则给以常平息钱。”福田院最初是唐代寺院创办的慈善组织,以收养孤独之人,当时又称“病坊”“养病院”“悲田院”等。北宋初年,继续沿用唐代旧例,在京城开封设置东、西福田院,主要赈济流落街头的年老之人,以及身有重疾、孤苦伶仃或贫穷潦倒的乞丐。福田院由僧人主持院内事务,政府定期派推判官、四厢使臣等官吏巡视指导其工作,统计入院人数,上报开支等。福田院的设置,一直延续到北宋末年。福田,佛教用语。佛教徒相信轮回报应,认为积德行善会使自己得到好的报应,而行善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救济穷人,这种施贫救苦当然会使“行者得福”,就如种田会有收获一样。因此,凡有施贫救苦等善举者皆称“福田”。靖康二年(1127)东京陷落,金人将钦宗和亲王、宰执扣留在南郊青城斋宫,向宋朝索要金银。“初,帝约五日必还。至是民以金银未足,各竭其家所有献之。有福田院贫民,亦纳金二两、银七两。而金人来索不已,于是增侍郎官二十四员再根括,又分遣搜掘戚里、宗室、内侍、僧道、伎术、倡优之家。”(《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十七》)

【译文】

福田院,在旧曹门的外面。

报恩寺,在卸盐巷。

【译文】

报恩寺,在卸盐巷。

太和宫,女道士,在州西洪桥子大街。

【注释】

①太和宫:北宋孔平仲《谈苑》:“真宗禁销金,自东封归,杜倢伃者,昭宪太后之侄女也,迎驾服之,上怒,送太和宫出家,由此人莫敢犯。”

【译文】

太和宫是女道士观,在州城西部的洪桥子大街。

洞元观,女道士,在班楼北

【注释】

①洞元观:又称“洞源观”。明人李濂《汴京遗迹志·寺观》:“洞源观,在大梁门外大佛寺迤西。宋仁宗景祐二年,富平郡王姑施氏愿入道为女冠,乃以崔怀道私第八十间改为道观,赐名‘洞源’。后毁于金兵。”

②班楼:北宋东京著名酒楼,“在京正店七十二户”之一,在州城西部。

【译文】

洞元观是女道士观,在班楼北面。

瑶华宫,在金水门外。

【注释】

①瑶华宫:原名“安和院”,原本并非道宫。仁宗郭皇后因罪入道,于景祐元年(1034)出居于此,改名“瑶华宫”,从此有了道宫的性质。次年冬天,郭皇后暴亡于此,疑被宦官阎文应下毒所致。绍圣三年(1096),哲宗孟皇后也因罪被废,出居瑶华宫。瑶华宫里除了郭、孟二位皇后,还有妃子,包括仁宗朝杨美人、神宗朝钱美人,以及岐王的夫人崇国夫人冯氏等人。据学者考证,瑶华宫中的女道士,应该都是因罪入道,瑶华宫很可能就是专门安置因罪入道的皇家女犯人之所。靖康初(1126),瑶华宫火,被废的孟皇后迁至相国寺以南同为禁中女道士居住的延宁宫;又火,出居相国寺前的私第。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本朝废后入道,谓之‘教主’。郭后曰‘金庭教主’,孟后曰‘华阳教主’,其实乃一师号耳。政和后,群黄冠乃敢上道君尊号曰‘教主’,不祥甚矣。孟后在瑶华宫,遂去教主之称,以避尊号。吁,可怪也!”南宋邹仲之《使燕日录》:“次日,又往城西隅,看故瑶华宫,昔隆祐太后(按,即孟后)所居之宫,仅存一殿,相近琼林苑、金明池,苑余墙垣,池存废沼。”

【译文】

瑶华宫,在金水门的外面。

万寿观,在旧酸枣门外,十王宫前

【注释】

①万寿观:由宋真宗耗费巨资修建的玉清昭应宫中的长生殿改建而成。玉清昭应宫位于内城北面的天波门外,东西三百一十步,南北四百三十步,始建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耗时八年建成,共有二千多区,包含长生、崇寿殿及三千六百一十间房屋,宏大瑰丽,不可名似,时人将其比作秦之阿房宫、隋之洛阳西苑,金碧辉煌,空前绝代。南宋王应麟《玉海·万寿观》:“万寿观,即宫之长生殿也。有延圣殿。至和二年正月丁卯,奉安真宗金像。景祐元年九月十六日,幸万寿观。至宝元、庆历,凡四幸。至和元年十二月,观文大学士晏殊提举万寿观。”宋人王栐《燕翼诒谋录》:“万寿观,本玉清昭应宫也。宫为火所焚,惟长生、崇寿殿存。殿有三像,圣祖、真宗各用金五千两余,昊天玉皇上帝用银五千余两。仁宗天圣七年,诏玉清昭应宫更不复修,以殿为万寿观。盖明肃太后尚有修营之意,宰臣犹带使领,至是始去之,示不复修营也。”

②十王宫:宋僧文莹《湘山野录》:“石守道介康定中主盟上庠,酷愤时文之弊,力振古道。时庠序号为全盛之际,仁宗孟夏銮舆有玉津䥽麦之幸,道由上庠。守道前数日于首善堂出题曰《诸生请皇帝幸国学赋》,糊名定优劣。中有一赋云:‘今国家始建十亲之宅,新封八大之王。’盖是年造十王宫,封八大王元俨为荆王之事也。守道晨兴,鸣鼓于堂,集诸生,谓之曰:‘此辈鼓箧游上庠,提笔场屋,稍或出落,尚腾谤有司,悲哉!吾道之衰也。如此是物宜遽去,不尔,则鼓其姓名,挞以惩其谬。’时引退者数十人。”

【译文】

万寿观,在旧酸枣门外,十王宫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