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岭南文化名家·姚璇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曲折辗转进剧团

解放前夕,抗战、饥荒加上国共连年内战,国家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潮剧戏班的生存十分艰难。根据吴国钦、林淳钧所著《潮剧史》记载,解放前潮汕地区一共有7个职业戏班,分别是老正顺香班、老源正兴班、老玉梨香班、老怡梨春班、老三正顺香班等五大班以及老赛宝丰班与老玉春香班两个规模较小的中班。此外,还有三个设备陈旧、没有正常演出的小班,整个潮汕地区从事潮剧演出的人员大约为八九百人。

汕头解放后,地方政府为了稳住潮剧队伍,安定人心,潮剧队伍改造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潮剧戏班存在的不人道的童伶制,是潮剧改革最困难的地方。其时新政权建立伊始,废除童伶制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逐步改良。当时,潮汕文联的丹木发表署名文章提到,对于一般的旧戏班,要求从内容上改良,要求他们或者帮助他们演出主题健康的剧本,同时呼吁新文艺工作者投身改造潮剧工作:“对于改造潮剧有兴趣有决心的艺术工作者,应该坚决负担起改造潮剧的责任,协助旧戏班做好改造潮剧的工作,深入戏班做好改良工作,抱着尊重潮剧旧艺人的观点去教育他们、改造他们。”

通过一连串的舆论宣传,1950年3月,潮汕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了,这一年4月8日,由潮汕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持召开的第一次潮剧座谈会在汕头举行,正式拉开了潮剧改革的序幕。会议由潮汕文联主任林山召开,老正顺香班、老源正兴班、老三正顺香班、老怡梨春班、老玉梨香班、老赛宝丰班六大班的教戏先生、编剧、作曲、音乐头手人员以及艺人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与讨论了林山所作的《改造潮剧几个问题》的报告,报告内容就对潮剧的看法和态度、对旧剧目的态度,历史剧与现代戏、新剧本问题、团结和学习问题、童伶问题、潮剧的前途等七个问题进行阐述,传达了共产党和政府对潮剧改革的方针政策、方法和步骤。这篇报告非常重要,上世纪50年代的潮剧改革,基本都是按照这个报告的精神来进行的。会议还成立了潮剧改进会,1952年潮剧改进会改为广东省戏曲改革委员会粤东分会,简称为粤东戏改会,专门负责潮剧、广东汉剧、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的改革工作。

在潮剧的改革中,改人、改戏、改制号称“三改”。在潮剧制度改革方面,1950至1953年,先后废除了童伶卖身契约,缩短劳动时间,在戏班中组织了工会,改革演戏至通宵陋习,废除了封建班主制,实行工人民主管理,消除了从封建制度遗留下来的打骂、刑罚、赌博和吸毒等旧时恶习。

1951年6月13日,在汕头市总工会潮汕文联和汕头市劳动局的主持下,老怡梨春班率先在汕头市工人文化宫召开大会,宣布废除卖身纸,立即烧毁童伶卖身契。接着,老玉梨和老三正顺班也相继废除童伶制,至7月29日,潮剧六大班均先后烧掉了卖身契约,恢复了童伶的人身自由。童伶烧掉卖身契以后,时逢潮汕地区开展土地改革,许多家在农村的童伶都想退出戏班,如果这样,潮剧戏班可能面临全面歇业。在这种情况下,时任潮汕土改团团长的吴南生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允许身在戏班家在农村的童伶跟贫农一样分田,这样才稳住了童伶。这批留在戏班从艺的童伶,由于良好的环境再加上各自的勤学苦练,后来很多成为名角、艺术骨干以及剧团领导人,为潮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尽管这样,潮剧的新一轮发展,也十分期待新鲜血液的补充。

1952年9月,为了检查全国三年来的剧改工作,中南区六省二市(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和武汉、广州)的17个地方剧种在湖北武汉举行首届戏曲观摩汇演。这次汇演是解放后中南六省最大的一次戏曲盛会,潮剧作为广东代表团的参演剧种之一,一共有28人作为代表出席了大会。参加演出的有传统折子戏《大难陈三》,这个剧目由叶清发、林玉英、陈楚钿演出,获得了优秀节目奖。通过这次会演,大家加深了对潮剧童伶制的认识。这个时候,潮剧的童伶制已经废除一年多,演员也都恢复了人身自由,但是潮剧的演出不论唱腔音乐还是表演,都还保留着原来的童声童色,清除童伶制对潮剧发展的影响,任务还相当繁重。

至此,古老的潮剧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一切障碍都已扫清,新的时代,新的机遇,使潮剧以新的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在时代的喧哗中,万众期待,期待着一个人的登台,这个人就是——姚璇秋。

1952年夏天,已经废除了童伶制的六个潮剧班子,在新一轮的潮剧改革发展中严重缺乏角色,都在四处物色青年演员,以补充原来由童伶担任的小生、青衣和花旦等行当。

这一天午后,阳光灿烂,凤凰花开得火红,知了在枝头鸣叫。澄海阳春乐社依然定期开局,周围围拢着大批的观众,姚璇秋应邀演唱着自己熟悉的那首曲目:“风拍松声侬心憔,愁人辗转寂寞无聊;天寒地冻,雪花飘飘……”经过了李仙的指导与日常在广播站演唱的练习,姚璇秋已经演唱得声色俱佳。一曲刚完,观众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掌声刚停,却依然有人在鼓掌,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两位陌生的中年男子。

“唱得好啊!这位妹子叫什么名字?”其中一位走了进来自我介绍:“我是正顺潮剧团业务主管,叫陈炳光,我也是澄海人,跟我一起来的是我们剧团团长郭石梅。我们刚好路经这里,听到阿妹在唱曲,就给吸引过来了!阿妹叫什么名字?”

“我叫姚璇秋。”姚璇秋听见有人赞她,小脸顿红,但她还是大胆地应答。

“阿妹你唱得这么好,不去做戏真的太可惜了!要来参加我们正顺潮剧团吗?”郭石梅呵呵笑着。

“不要!”姚璇秋想都没想,一口拒绝。

郭石梅顿时呆了。原来老正顺潮剧团在未改革之前叫做“老正顺兴”班,是一个历史悠久、演员阵容强盛、教戏先生颇负名气的剧团,业界之中很多人很都想进这个戏班而未果。这个戏班在改革前原有童伶36人,废除童伶制之后,班里的童伶解放了,有的回农村分田地,有的转业去做小买卖,愿意留下来的,也都因处于变声期,当不了台柱,一时间,这个颇有名声的戏班,大有摇摇欲坠之势。因此,正顺潮剧团此次到澄海来演出,在午休的这段期间,郭石梅与陈炳光专门到基层寻找适合唱戏的苗子。在澄海城关镇,有人给郭石梅推荐了澄海工人文化宫的业余剧团,郭石梅与陈炳光专程前往观看之后,却没有一个角色看得入眼,那些业余剧团的演员大多希望能够进入正顺剧团从事表演工作,但是郭石梅都没有同意。尽管剧团缺人,但是郭石梅是宁缺毋滥。两人在回途之中,偶然听到小巷深处有人在唱王金龙的选段,循声过来的时候,竟是民间乐社的娱乐演唱。尽管是民间乐社,演唱王金龙选段的这个小姑娘却给郭石梅留下了深刻印象。郭石梅是童伶出身,八岁就卖身入戏班,已经唱了四十多年戏,演员声线如何,只要有声入耳,他就能识辨。他觉得姚璇秋的唱腔音色美、音域宽,柔润动听,是一个潮剧的好苗子,因此才会一开口就相邀,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一下子就吃了姚璇秋的闭门羹。

陈炳光看了看姚璇秋,突然一拍后脑勺:“你是不是经常在广播站唱曲的小妹?原来是你,怪不得我一直在想,这把声音怎么这样熟悉!”

姚璇秋羞涩地低下了头。

“阿妹,你不是喜欢唱曲吗?”郭石梅问。

“喜欢啊,我天天唱的,在家绣花、到火柴厂做工都一边干活一边哼唱的。工余有空我就到乐社来唱。”

郭石梅一听,才知道这个小姑娘是在火柴厂做工的。他不死心地说:“那你为何不愿意到我们剧团来?到剧团来,待遇比火柴厂还好,你可以天天上台唱啊!”

姚璇秋抬起头说:“我觉得进戏班太辛苦了,天天演戏到天亮,演错了还要被打……”姚璇秋想起两个兄长的遭遇,泪水唰的一下流了出来。

“哈哈哈!”陈炳光一听顿时明白了姚璇秋心中的疑虑:“阿妹啊,你说的是几年前的事啦!现在时代不同了,戏班改叫剧团了,童伶不叫戏子,叫演员啦!新政府关心潮剧演出,剧团不用通宵演戏,演员演错了也不会受责打,责打是犯法的!”

“真的?!”姚璇秋惊喜地问。她心中似乎有疑虑,但是自从解放后这几年身边接连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让她感觉新时代的新风气,她偶尔在电台演唱时代宣传曲也会唱到。“如果不打人,不用演通宵,我就想去!”

“好好好!不用打人,也不用演通宵了!”郭石梅呵呵笑道:“这样吧,你明天上午到我们演出的戏院来唱一段曲,算是考一下试,我让拉弦师傅给你和一下曲,看能否合格,你也可以顺便参观我们剧团,看是不是跟你以前看到的不同。”

姚璇秋兴奋地点了点头,心中的疑虑消除,听说剧团如今的新气象,她如一只离群的雏鸟急着归队。

第二天,姚璇秋提前来到剧场,观看了老正顺潮剧团的演出,此时的老正顺剧目都是经过改革的,姚璇秋顿觉耳目一新。

“阿妹,你来试唱一曲,就唱昨天你演唱的那一曲就好。”陈炳光安排了一位拉弦师傅给姚璇秋伴奏,这位拉弦的师父就是姚璇秋进入剧团之后重要的启蒙师父杨其国。陈炳光暗地里悄悄交代了杨其国将弦徽定到“四孔”(潮剧音乐称调为“孔”,“四孔”即F调),这个调是初学者不易达到的高调。

“风拍松声侬心焦……”姚璇秋张口就唱,由于平时经常练唱再加上李仙师傅的启蒙,她唱得一点都不费力。

郭石梅高兴得直鼓掌,当场拍板,陈炳光也当天就打电话到汕头给潮剧剧改会的副主任林紫,向他汇报了这件事,正式确定了吸收姚璇秋入剧团的事。

郭石梅拿出80元给姚璇秋:“你自己去购置一些生活用品,买几件新衣服,记住,一个月后的今天,我们剧团在汕头市大观园戏院演出,届时你准时来剧团报告!”姚璇秋接过钱兴奋地点了点头,激动得浑身热血沸腾,恨不得一个月的时间快点过去。

听说老正顺潮剧团从基层挖掘到潮剧的新苗,潮剧剧改会副主任林紫也是相当高兴。其时潮剧改革正百废待兴,这个古老的剧种经过改制、改人、改戏之后,呈现一派勃勃生机,迫切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林紫是一位文艺干部,也是一位作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潮剧改革中是一位积极的领导者。为了见到这位尚未入班的新演员姚璇秋,按照约定,一个月后,他亲自来到汕头市大观园戏院等待。

听说姚璇秋已经有一定的演唱基础,按照安排,剧团新改编移植了一个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这个戏的主角李香香准备安排给姚璇秋,但是林紫想不到此次却扑了个空——左等右等不见姚璇秋到来。

“人呢?”林紫问,在等了一个上午之后,他有点不耐烦。

陈炳光满脸尴尬:“可能小姑娘记错了时间……”话一出口,他又感觉这个理由站不住脚。那么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对潮剧如此的热爱,她怎么会连进剧团的时间都记错?莫非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以致不能前来?陈炳光坐不住了,站起身,抓起黑色的提包:“我直接到她家去看看!”

澄海离汕头不算远,陈炳光专门坐车直奔姚家而来。正是下午四点多的时候,陈炳光一路打探,来到姚璇秋家门口。

门虚掩着,里面一片寂静。陈炳光轻轻推开门,只见姚璇秋正蹲在地上煮饭,炊烟袅袅,瘦弱的身影在古老的屋子里更显得楚楚可怜。

陈炳光满脸怒气,但是他强抑住心头怒火,轻轻地咳嗽一声。姚璇秋听见声音,回头看见了陈炳光,不由又是愧疚又是哀伤。

陈炳光原本是抱着兴师问罪的心态来的,但是突然看见回身的姚璇秋,才一个月不见,姚璇秋形容枯槁,满脸憔悴,满头乱发。

“阿妹你……”陈炳光惊叫着,满怀的怒气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哇……”姚璇秋看到了陈炳光放声大哭,她转身走进房里,拿着一只铁桶一个塑料脸盆递给陈炳光:“你们给的80块钱我买了点东西,剩下的钱都在这里,还给你们,我、我不能去剧团了……”姚璇秋哭道。

陈炳光见脸盆里有牙膏、牙刷、香皂等日常用品,这小姑娘分明是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她为何又突然不能去了呢?

“阿妹,不要哭。发生了什么事情?慢慢说,不要怕。”陈炳光温和地说。

“大兄、二兄都被抓起来了……”姚璇秋哭道。原来,姚璇秋答应进入剧团之后,郭石梅团长送了她80块钱作为生活费,当天她即刻就上街去买了生活用品,期待着一个月后到剧团报告。不料第二天派出所的警察来到家里,不由分说就将姚国栋与姚国烈用手铐铐住拖走了。

原来事出有因。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政权正式建立起来。然而,国民党败走台湾后,在大陆留下一大批特务、土匪、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反动会道门头子等反革命分子,他们进行种种破坏活动,如炸毁工矿、铁路、桥梁,烧毁仓库,抢劫物资,杀害干部,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新政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历时一年多,范围涉及全国几乎所有地区,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残留在大陆的反革命势力,并清除了一批帝国主义间谍。曾经猖獗一时的匪祸,也已基本扑灭,新政权统治下的社会秩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改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尽管镇反运动已经结束,但是余波未停。阳春国乐社的创建人是澄海后巷池人,在抗战中因涉及汉奸嫌疑,被澄海自卫总队队长李少如枪毙,光复后,阳春国乐社聘请黄本英为名誉社长,陈少文的三少爷为名誉理事,这些原本都是社会名流,但是由于黄本英解放前任担过澄海县县长,此外,还牵扯到日伪时期王昂青筹建救济院的问题。姚璇秋的两位哥哥姚国栋、姚国烈曾经在救济院待过,因此两兄弟都被拘禁起来。姚璇秋进剧团的事受到了牵连,此事涉及重大政治问题,当地居委会不准姚璇秋把户口迁出。

“他们来通知我,监狱里面不安排吃饭,要我三餐给两位哥哥送饭。大哥关在居委会,二哥关在文化宫,我每天都要两地送饭……”姚璇秋抽泣着。

陈炳光心中涌起一股悲凉,不由为眼前的小姑娘感到可怜。他安慰姚璇秋静心等待,自己即刻回汕头,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林紫汇报了情况,说明了姚璇秋没来剧团报到的原因,希望由戏改会出面协调,帮助姚璇秋尽早摆脱困境。由于当时肃反氛围非常严峻,株连之风很盛,当地有关部门不同意出具证明让姚璇秋把户口迁出去。

陈炳光找到有关部门,对情况做了详细的了解以后,立即赶去向潮汕文联主席林山报告了这件事。林山是诗人,也是民间文学家,他四十年代到延安,参加了对中国新文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一位懂政策、懂文艺、有魄力、重感情的文艺干部。林山听了陈炳光的报告后,又了解了“案件”的情况,认为此事与姚璇秋无关,于是出面找到各相关部门,言明利弊,讲明当前政府改革潮剧,潮剧急切需要培养人才,而且接下来的广东省全省戏曲会演,潮剧重任在肩,事关整个剧种的荣誉,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不能有丝毫懈怠。经过林山的出面干预,1953年年初,姚国烈被无罪释放,但是姚国栋依然被扣押,后来因为查不出相关罪证,被直接押送到汕头市公安局。

在这种情况下,在戏改会与正顺剧团的帮助下,1953年4月,未满18周岁的姚璇秋终于动身来剧团了。

姚璇秋许多年后回想起,那一年她买了一块花布,自己按照旧衫的样式进行裁缝,做成两件花布衣,她还买了牙膏、香皂、木屐等生活用品,用一个网兜装着,胸怀对苦难家庭的无限悲伤,跨进了潮剧的门槛。此后,姚璇秋吃住都在剧团,平时有些许的零花钱,每月还有50斤米,她都寄回家给哥哥。此时,她还有一位已出嫁的姐姐因家庭原因,也回到娘家来一起住。

姚璇秋进入剧团大约一年后,姚国栋经过各种审查,由于没有证据,被随便冠了个四类分子的帽子就放回来,因为这顶帽子,姚国栋一生多了个政治污点,作为潮剧著名教戏先生林如烈的弟子,姚国栋空负了潮剧小生的才华,一生不得志,人到中年便郁郁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