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放弃安逸追光明
1920年12月9日,春寒料峭,林榆出生于广东东莞厚街的一户农家。父亲林巧祺出身于殷实的农民家庭,中年以后,父亲凭着勤劳和精明的头脑,逐渐积累起一些财富。
东莞厚街,是一个面临珠江口的著名鱼米之乡,这里土地肥沃,水网交横,盛产稻米和莞草。莞草是编织莞席的主要材料,莞席厚达近一厘米,柔软舒适,冬暖夏凉,色彩鲜艳,图案多变,当时驰名省港,销量很大。成熟的莞草足有两米长,农民从地里把莞草割下来之后,用特制的破草刀把草从头到尾破开两边,晒干后再打捆成一抱之粗的草筒,等待客商来收购。草筒堆放在室外怕被雨淋,放在室内又没那么大的地方,如何保管成了农户头疼的事情。具有商业头脑的林巧祺,看准了商机,自筹资金兴建了一个很大的莞草货仓,赚取保管费。
母亲方田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贤惠善良,富于同情心,时常私下接济一些贫苦的乡亲。她一生勤劳,天天用黄麻纺织编莞席的小麻绳,几十年来从不间断,直到年近80岁,每天还坚持劳作两小时。林榆与母亲比较亲近,母亲常教育儿子做人要正直,要勤奋,要争气。这位目不识丁的母亲,用中国的传统观念,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的成长。林榆个人性格的形成,与母亲的影响密不可分。
林榆的少年时代是衣食无忧的,他的学习成绩也相当优秀。当时的厚街已经有了文明学校,通过知识的窗口,年少的林榆了解到许多科学知识,了解到城市里的现代文明,了解到一些社会名人的奋斗历程。他开始对沉闷的农村生活感到不满足,对家教严厉缺乏生气的家庭气氛感到厌倦,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里逐渐形成。16岁那年,他突然向家里提出,要只身到广州读书。这个想法当即被父亲一口回绝。父亲认为,家里这么好的生活条件不享用,一个小孩子离乡背井跑去广州,连吃饭都成问题,干吗要去受那个罪?林榆不敢与父亲辩驳,但心中对自己选定的目标一点也没动摇。他在默默地做着去广州的准备。一天天还没亮,趁家人没起床,林榆悄悄背起早已准备好的包袱,蹑手蹑脚地往门外走去。没料到,母亲早已堵在了门前。母亲深知道这个儿子一旦打定了主意,就一定会做到底,他的一举一动早被母亲看在眼里。母亲并没有阻拦他,而是塞给了他一包银元,叮嘱他到了广州就赶快写信回来报平安,免得家人牵挂。林榆在母亲的支持下,坚定地走出了家门。
这时,东方微微现出一丝曙光。林榆踏着大步,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追求光明的人生道路。
1936年,16岁的林榆就读于广州教忠中学(今广州市第十三中学的前身)。学校里有中共地下党的组织,同学中也活跃着进步的学生组织。林榆经过了短暂的适应后,很快便融入了进步学生的活动中,不久就加入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秘密学联,并成为一个骨干分子,带领同学们走上广州街头,宣传抗日救亡。
1938年,林榆受党组织的委派,前往广东阳江县,在学生中组织抗日宣传活动,并在当地组织成立了中共领导下的地下组织“青年群社”。经过党组织的严格考验,林榆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阳江一间小木屋里,秘密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那年他18岁。
不久,日本侵略军从大亚湾登陆,广州危在旦夕,当时的广东省国民政府和许多机关、院校都迁到了粤北的韶关。林榆也到了韶关,就读于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攻读话剧专业。尽管这间学校的教员和学生中,已经有中共党员,但由于地下党的严密组织纪律,他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党员身份。抗日救亡的共同志愿,使大家走到了一起。林榆发挥着自己的艺术特长,组织同学们热血沸腾地走上街头,用文艺形式宣传抗日,其中演出最多的街头剧就是《放下你的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