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战斗中成长的一八〇师
王观潮
反映一八〇师诞生、发展壮大和艰苦战斗曲折经历的《历史的回音》一书,以历史见证者的不同笔调,从各个侧面真实地记述了这支部队当年在山西、西北、西南各大战场和抗美援朝前线战斗的史实,它不溢美、不夸大,也不掩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误;它是饱含着革命战士的豪情和赤胆忠心书写出来的。当年我是这支部队的组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每当我回忆起那时的战斗情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40年过去了,重新冷静思考一下这支部队的战斗历程,总结它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砥砺老一代、教育新一代,更好地发扬革命传统,加强部队建设,是颇有裨益的。
一、烽火中诞生,战斗里成长
一八〇师前身是晋冀鲁豫军区第八纵队的第二十四旅,它是1947年8月1日由太岳各军分区和地方基干团升级为野战军的,首任旅长王墉,政治委员王观潮,副旅长常仲连,参谋长余凯,政治部主任曾柯。下辖旅直和三个步兵团,即七十团、七十一团、七十二团。七十团是由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警卫四团升级的,团长段龙章、政委陈安海;其前身是抗战期间洪洞独立团、临汾游击大队和洪洞县新兵营合编的。这个团在上党战役执行堵截任务中俘敌1000余名,活捉阎六十八师师长郭天兴。七十一团是太岳第三军分区的五十六团,团长北沙,政治委员吴成德。其前身是夏县康俊仁抗日游击队、太岳区派来的基干团和垣南支队。该团于1947年7月12日在平陆县庙底村曾创一个地方团歼灭蒋军1个主力团(二四八团)的辉煌战例。七十二团是太岳军区第四分军区独立二团新编的。团长马林,政委方升普。其前身是济源独立团与王屋独立营。1946年1月14日在济源县坡头镇南滩战斗中,九连三排全部壮烈牺牲。这三个团在升级前为开辟、扩大、坚持太岳根据地进行了浴血战斗,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我旅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它的领导骨干,是来自八路军、山西新军和土生土长的地方干部,因而具有一定的战斗力,在升级野战军后,多次承担攻占坚固设防城市的任务。
1947年7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紧接着,华东野战军挺进鲁西南、陈谢兵团挺进豫西,打破了蒋介石在中原战场的防御体系,蒋家王朝开始基陷巢倾了。这时,由毛主席、中央军委任命的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和副政委薄一波,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遂向内线部队提出新的历史重任,不仅要支援外线作战,而且要消灭内线残余敌人。为了夺取国民党蒋介石控制和严密防守的许多大中城市,因此,需要组建一支擅长攻坚作战的战略部队,准备进行大规模的攻坚作战。我旅一组建就边战斗边学习边提高,迅速摆脱了过去那种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游击作战状态。经过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的艰苦磨炼,我旅终于成为一支既能打运动战,又能打攻坚战、阵地战的劲旅。徐总曾对我旅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说:“第八纵队是第一兵团的主力,而八纵队的主力是两个旅(二十三旅、二十四旅)。”这个评价是全旅指战员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得来的。
1949年2月10日,我旅番号改为一八〇师,七十、七十一、七十二团分别改为五三八、五三九、五四〇团,荣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第六十军序列。师长邓仕俊;我仍为政治委员;副师长常仲连;参谋长余凯;政治部主任曾柯。
太原解放后,在全国大反攻的形势下,我师告别山西父老乡亲,进军西北,归属第一野战军,在彭总指挥下,参加了扶眉和秦岭战役。紧接着我师归属第二野战军,挺进四川。在贺总指挥下,作为六十军的前卫师,斩关夺隘辟通路,歼敌3万余人,为最后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攻城不怕坚,浴血写春秋
我师从游击队、基干团过渡到大兵团作战,走过了一条艰苦卓绝的战斗道路。
1947年8月,我旅一组建即面临着拔除运城守敌这颗硬“钉子”的任务。当时除七十一团有几个老的连队外,其他团成员比较新,既缺乏攻坚战经验,装备又极差,全旅只有一门山炮和11门迫击炮。在二打运城外围战中,部队虽打得英勇顽强,但仍“啃”不下来。纵队王新亭司令员传达徐总的指示说:“攻下运城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只要能全歼敌人,我们就不怕付出代价。”又说:“攻克运城之关键:第一,充分的准备,扫清一切登城障碍。第二,在城外给敌有生力量以相当杀伤,而我军登城之前又不致有过分消耗”;“尽量利用坑道作业,强行爆破摧毁外围工事,可以减少我军伤亡。”由于我旅不善于使用小型炸药包做爆破,曾吃了不少苦头,后来学习兄弟部队“近迫土工作业,单兵连续爆破”的经验,才连续攻克了敌人外围群碉地堡。正当我们攻城之际,敌情突然发生了变化,胡宗南将增援陇海路的36整编师四个旅(12个团)掉头北渡黄河增援运城,我军不得不撤围打援。我旅按照纵队指示,发挥长距离奔袭敌人的作战方法,利用黑夜强袭在平陆潭里和柳沟宿营之敌,战斗三个小时,歼敌千余人,缴获四门迫击炮和大批枪支弹药。
三打运城开始,徐总又指示我们:“要教育部队顽强不屈,坚持最后五分钟,这是最紧要的关键。这个时机,决定于何方能坚持熬过这最后五分钟,何方就能取得胜利”,“常常是你遇到困难、决心发生动摇的时候,恰恰正是敌人感到绝望的时候。这是最后五分钟!”徐总的话成为鼓舞广大指战员的战斗号角和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在三打运城的关键时刻,胡宗南西援陇海路的四个旅又企图北渡黄河增援。我们按照纵队指示,提前发动总攻,两个突击团先头部队飞速越过外壕,搭云梯登城。正在此时,云梯被敌侧射火力打断,后续部队无法上去,登城未果。再次攻城时,二十三旅采用坑道爆破打开缺口,部队突进城去。不料敌人在强大火力掩护下实施反击,占领并封闭了突破口,这时王新亭司令员急令二十四旅迅速投入战斗,我七十一团不惜一切代价,会同二十三旅六十九团再次撕开了口子,确保后续部队前进。我旅其他两团和兄弟部队相继投入战斗,运城遂告解放。
运城战役后,准备攻打临汾。前指和八纵队指令七十一团在战地进行登城训练,这标志着我旅攻坚能力的迅速提高。72天的临汾战役,可说是我师历史上摔打磨砺而损伤又比较严重的一仗。我们的好旅长王墉和几位指挥出色的团干部马林、方升普等均牺牲在前沿阵地上。我们在临汾战役中能够经受住考验并取得胜利,其思想基础主要来自翼城整训。
1948年初,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和徐总的指示,发动群众,开展以查阶级、查思想和查作风为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实行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在此基础上,公开了连队党支部,发动群众审查党员,并吸收了一批积极分子入党,壮大了党的队伍,使支部成为连队的坚强战斗堡垒。
徐总十分重视发扬军事民主,集中战士的智慧。在讨论制订临汾作战方案时,他不仅同纵队、旅的指挥员商讨,还认真吸取基层指挥员和战士的想法,发动大家献计献策。他在临汾五打土垄坎的战斗中,亲自召开过战术调查研究会,共同总结经验教训。因而通过临汾战役,提高了我旅干部的战术素养与战士的技术水平。
当时由于我旅火力不足,必须采用坑道爆破才能攻破临汾。我们挖坑道与敌人破坏坑道的斗争就成为地道战的另一种形式。我们从城外往城墙下挖,敌人从城内往外挖,并挖了许多“丁”字形的反坑道。我七十、七十一团挖的坑道曾先后多次和敌人坑道挖通,我旅抢先炸毁了敌人的坑道。我旅指战员终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最后同兄弟部队一起攻克了城垣。王墉旅长牺牲后,先由胡正平,后由邓仕俊出任旅长,七十二团由尚坦任团长,李懋召任团政治委员。
晋中战役是大规模的运动战与攻坚战相结合的一个典范。我旅配合兄弟部队,消灭了两倍于自己的敌人,培养出了顽强拼搏的硬骨头作风,不少连队打得只剩下一二十人,甚至几个人,但仍坚持战斗。晋中战役开始,当我旅准备聚歼由汾阳、介休地区北窜之敌三十四军高倬之部,进至介休张兰镇汾河东岸地区时,即与阎锡山的“亲训师”及“亲训炮兵团”遭遇,副旅长常仲连随七十二团行动,及早下决心向敌发动战斗,我和邓仕俊旅长听到枪声后,即随七十一团二、三营赶至七十一团一营处,并迅速将七十团也调了上来。七十一团一营以及七十二团一营都先敌开火,争取了主动权,将优势之敌冲垮。打乱了敌人的计划。接着,七十团也迅速赶来增援。尔后二十三旅又赶来增援,全歼该敌。此次战斗,我旅毙、俘敌4000余人,与兄弟部队共缴获山炮24门。紧接着,我旅兼程北上,与兄弟部队一举攻克祁县县城,并又连夜赶到太谷大常镇地区,围攻阎锡山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主力兵团。七十一团在六十八团协同下,首先击破赵承绶集团防御阵地的徐沟县戴李青,为纵队向敌纵深处南庄发展,打开了进攻道路。戴李青守敌是阎锡山收编投降日军组成的十总队;敌人拼命顽抗,我攻击部队英勇冲杀,白刃格斗,激战一天,将敌人大部击毙。徐总决心乘胜扩大战果,在纵队参谋长张祖谅和七纵队司令员彭绍辉的指挥下,我旅与吕梁部队组成汾西集团,截击从吕梁向太原逃跑的敌三个军。我旅在汾河以西与敌激战一昼夜,俘敌7000余人,解放了晋源县,直逼太原外围。七十一团占领了距城10里的小王村,控制了汾河大桥。太原城内的敌人恐慌至极,敌集中全城炮群,在一天之内发射炮弹万余发,并掩护其部队向我旅反扑,均被我旅击退。
战斗越打越艰苦,部队越打越坚强,素质越来越提高。太原战役前,部队补充了大批新战士,经过政治整训,开展诉苦运动,人民军队宗旨和本质的教育,使战士逐渐明确了新旧两种军队本质的不同,从而提高了阶级觉悟。在攻打太原城外四大要塞之一的小窑头中,七十一团经过周密侦察和充分准备后,曾一度占领了小窑头,坚守了一天。敌主力三十师以三个团的兵力向小窑头部队轮番持续猛攻,所有交通壕和掩体均被重炮摧毁,碉堡也炸烂了,敌人把毒气弹、燃烧弹都使用上了,我坚守阵地部队伤亡严重,小窑头又被敌人占了一天。继由七十团二营营长胡景义率部,以及附属的六十八团一个营,经过激战,又夺回了小窑头。这次战斗之激烈,实属罕见,阵地反复易手多次,直到敌人再也无力反扑为止。
1949年2月19日,中央军委命令,统一编制解放军序列,原华北一兵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第八纵队改为第六十军,我旅改为步兵第一八〇师。下辖原七十、七十一、七十二各团分别改为五三八、五三九、五四〇团。3月1日,师直和各团分别举行了接受新番号的隆重仪式,全师上下均以列入全国正规军序列而感到光荣自豪。
在攻克太原东山四大要塞、相继扫除外围据点准备攻打太原城时,接到中央军委指示,从整个战局考虑,暂停对太原城的攻击,实行军事包围和政治瓦解,直至1949年4月20日18时,我十八、十九、二十兵团及四野炮一师,在彭总统一指挥下(徐总因病休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作10个箭头,先后突破敌前沿阵地,并迅猛向纵深发展,敌人整个防线土崩瓦解。我师在前指统一号令下,以五三八团为前卫,一举突破6号碉前沿,占领英国坟和大、小巴沟;五三九团、五四〇团至21日拂晓全部占领东关,全歼守敌,扫除登城障碍。4月24日对太原城发起总攻,5时30分,全线1300门大炮从四面八方向敌阵地猛烈轰击,随后步兵攻入城内,我各团协同兄弟部队迅速攻占城西北实业公司、电灯公司,横扫顽抗之敌;经过激烈巷战,按预定路线直插敌指挥据点——绥靖公署。战斗至上午10时,守城144000名敌人全部被歼,被阎锡山盘踞38年的太原市宣告解放。此役,我师俘敌2397人(内有将官8名,校官38名),缴获各种炮237门、机枪219挺。
解放山西的四个战役对我师的锻炼考验极大,它显示了我师不怕疲劳、不怕伤亡、敢打敢拼、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战斗作风。军政素质大大提高,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也学会了指挥步炮兵协同作战,实现了徐总建设一支善于攻坚的“铁拳头”部队的愿望。
三、千里追穷寇,雄风扫残敌
太原战役结束后,我师集结于太谷地区休整,中央军委指示十八兵团划归一野指挥,准备挺进西北。在休整期间,上级对我师领导作了较大的调整,郑其贵接替邓仕俊任师长。副师长常仲连调兵团;段龙章任副师长;北沙接替余凯任师参谋长;庞克昌接任五三八团团长;王至诚接任五三九团团长;吴成德接替曾柯任政治部主任。由于我师广大指战员多是“三晋人”,乡土观念浓厚,认为山西解放了,大功告成该休息一下了。为此,在休整期间,除进行战役总结、补充物资弹药和进行军事训练外,还抓了思想动员工作。按照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和兵团政治部的“革命到底,光荣到底”的行动口号,对部队进行“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教育,号召大家学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打好进军西北的政治思想基础。驻地党政军民也纷纷前来慰问,使部队深受教育。5月22日,我军在太谷县铭贤中学广场召开了庆功誓师大会,人人斗志昂扬,决心进军西北,解放全中国。
我师于5月31日出发,开始了师组建以来的第一次远征。这时,晋南正处在麦收季节,沿途人民群众不惜牺牲龙口夺食的宝贵时光,出动大批人力和车辆,修整道路,准备部队住房。我们每到一处,人民群众都张灯结彩,敲锣打鼓,送旗献花,端茶倒水,热情迎送。一些战士家属也远道赶来迎送亲人,那种父母送儿郎、妻子送丈夫出征的热烈场景,更是感人肺腑。它极大地鼓舞了干部战士打到西北去、解放全中国的斗志。我师徒步行军千里,于6月中旬到达西安。接着参加了扶眉战役、秦岭战役;并配合二野对成都实施战略合围,担任先头部队越秦岭、取汉中、攻广元、占绵阳,直捣成都北大门。
扶眉战役是我军进军西北的第一仗,因师领导班子调整,对作战情况掌握不准确,指挥不灵活,丧失战机,只五三九团二营大胆穿插中俘敌一部。在战役总结中,我们诚恳地接受了上级的批评。秦岭战役是打开南进大门的关键一仗,开始时,敌人以攻为守,妄图乘我一野围攻兰州之际,进犯我天水、宝鸡之地,这恰恰给了我军诱敌深入、痛歼敌有生力量的绝好机会。于是,彭总决定乘机发起秦岭战役。
秦岭山脉绵延千里,是陕中、陕南天然分界线,北部多断层,主峰劈立,林木茂密,地形极为险要,为川陕交通要塞。突破秦岭可直下汉中,进而打开南进大门。夺取秦岭,我师奉命担任第一梯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战役发起前,师集中四个侦察排由参谋长北沙率领,隐蔽深入敌后,观察地形,访问当地群众,审问俘虏,终于准确地掌握了敌军兵力部署、工事构筑、火力配备和山川地形道路等情况。8月27日,部队秘密向秦岭主峰开进,五四〇团为前卫,战士们从“黄鹤飞不过,猿猱悉攀援”的太白山两侧的“鸟道”前进,时而攀悬崖扒峭壁,时而斩荆棘开新路,摸过雷区,攀过鹿寨,出其不意地摸进敌人营房,迅速占领了狗头寨和韩王丞两座主峰,打开了南进大门,获得了山地战的宝贵经验。
蒋、胡屯重兵于陕南川北,妄图阻止我军南下。在贺总指挥下,十八兵团和六十军令我师沿川陕公路追敌前进。1949年11月26日,我师从秦岭南边向敌做试探性进攻。当发现敌已南逃时,便立即尾追,克凤县、留坝,歼灭残敌。前卫五三九团于12月7日占领汉中。师部进驻褒城,接贺总令,兼程前进。我师以五三八团为前卫,克沔县、宁强,夺巴山,与五四〇团合围广元敌七兵团裴昌会指挥部。尔后,又以五四〇团为前卫,攻克剑门关,解放剑阁县,占领绵阳,比预计在此会集、与蒋军决战时间提前了6天。当时因敌已溃不成军,上级令我师急追,于是我师以五三九团为前卫,该团在姚家渡一战歼敌3000人;五四〇团于27日中午直逼成都北门,配合二野完成了对成都的战略合围任务。
自11月下旬,我师作为中路前卫师发动攻击以来,在贺老总和兵团首长的正确指挥下,追击作战34天,行程1800里,解放县城14座,歼敌33834人(其中俘敌9253人),受降24033人,缴获各种炮113门,机步枪6000余支,汽车250辆,战马298匹。
四、清匪反霸,建立政权
1949年底成都解放后,为迅速建设和巩固地方政权,我师三个团奉命分别执行“三队”任务,五三八团与兵团补训团组成温江军分区;五三九团与师直组成眉山军分区;五四〇团配合兄弟部队担任成都警备任务。
师兼眉山军分区后,首先协同地方建立人民政权,建设地方武装。我奉命兼任眉山地委书记,并抽调部分团职干部兼任或担任县委书记。分区从部队抽调营以下干部562人和五个建制排,分派到分区所属10个县建立警卫营和区分队,壮大地方人民武装力量。
当我师刚刚开展工作、群众还未发动起来的时候,蒋介石、胡宗南在败退之前,组织训练所谓“游击骨干”,结合四川反动封建势力,收集散兵游勇和惯匪流氓,乘机组织反革命暴乱,袭击我过路小分队,杀害我干部,破坏征粮,围攻邛崃、彭山和蒲江等县城。我师随即投入主要兵力平息叛乱,执行大规模的剿匪任务,按照“政治为主、军事为辅、发动群众、剿抚兼施”的方针,首先集中力量歼灭最猖獗的股匪,然后采取分散驻剿和反复清剿。当时驻剿部队组成战斗队、工作队和宣传队,发动群众诉苦,建立阶级队伍,对土匪开展政治攻势,宣布“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张贴布告,设立投诚接待站和武器收缴处;对潜伏之匪特,进行辗转清剿搜捕,使其无存身之处;对向远方逃走的匪特头子,不惜一切代价捉拿,以除后患。不久,温江、眉山两地区的股匪基本平息。1950年9月底,五三八团在温江地区和川康边界的深山老林进行剿匪清匪,先后毙、捕了“反共救国军”第一挺进纵队司令郭保芝以下23名匪首,匪兵2814名,受到温江军分区通令表扬,获得川西军区奖旗一面。五三九团在眉山地区组织讨伐队,过雪山深入彝民区,毙、捕“川康挺进军”总司令乔子俊、反共救国军司令周临溪、惯匪首领戴丙南、王银山,全区共毙、捕匪首528名,匪兵13000人,缴获步枪6万多支,受到川西军区通报表扬。五四〇团担任成都市警备任务期间,破获案件139起,抄出大烟土7000两,银元300块,黄金50两,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9月间,该团奉命到贵州剿匪,歼灭了梵净山土匪,毙、捕贵州保安副司令闻希哲、第九路军司令张云、副司令杨绍固以及杨再梅、夏殿飞等匪首171人,匪兵2359人,缴获各种枪械1875支。
五、斗志昂扬,抗美援朝
1950年夏,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下旬,师接到军委关于一八〇师解除眉山军分区的任务,原师所属三个团开赴国防机动位置,准备开赴朝鲜前线。任务突然变化,要从和平环境中开赴硝烟弥漫的战场,要把思想弯子很快转过来,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特别是未出过川的起义战士思想问题较多。为保证顺利出川,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的干部长期受我军优良传统的陶冶,有高度的组织观念,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上级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坚决服从;许多新参军的知识青年,一听出国打仗,个个喜笑颜开。
当时上级组织决定让我暂时留川工作,师参谋长北沙被调往空军,师的领导班子在出国前只剩下师长郑其贵,副师长段龙章和主任吴成德了,后来调来了王振邦任师参谋长。同年12月,在他们即将带领部队离川北上的前夕,我为他们送行。虽然我未能随军出川,但我的心是同部队紧紧相连的。我经常关注着部队的战斗行动,他们打了胜仗,我为之高兴;他们遭受到挫折,我为之焦急难过。
据我所知,一八〇师于1951年3月22日跨过鸭绿江,正式编入志愿军三兵团序列,在第五次战役前两个阶段打得相当出色。第一阶段协同兄弟部队,分割美二十五师和土耳其旅的联系,抗击美二十五师,牵制美三师,敌被迫全面退却。在第二阶段战斗中,师归兵团直接指挥,担负牵制美十军的作战任务,我师勇敢地向拥有5万人的美七师、陆战一师发起进攻。5月16日渡过北汉江,向洪川穿插进击。至19日又渡过洪川江,牵制了美十军,使之不得东援。20日,全师已前进100多公里,粮尽弹缺之时,遭到敌人三个师在坦克与航空火力掩护下的猛烈反扑,师奉命停止进攻,利用有利地形抗击敌人。21日志愿军司令部决定五次战役结束,但敌人进攻势头更猛,各团英勇阻击,与敌反复争夺阵地,歼敌1000余人。23日,军拟将师撤过北汉江以北,但师又奉兵团命令在原地阻敌三天至五天,以掩护东线主力和伤员转移。全师在正屏山地区设置三道防线,在断粮缺弹的情况下孤军奋战,每个营连都要抗击三倍以上敌人的进攻。由于两翼友军提前后撤,侧翼暴露,被敌三面包围。24日师奉命撤过北汉江继续阻击敌人。当时敌人四个师跟踪追击,穿插迂回,我三个团又忍饥冒雨爬上驾德山,使全师丧失了摆脱敌人合围的一次良机。26日敌人三个师从两翼迂回突击占领马坪里,南朝鲜第六师从正面推进,全师完全陷入敌四面包围中。当天晚上,师奉命向鹰峰突围,虽付出了四个连的代价打开口子,但由于敌人抢先占领鹰峰,加上部队因十天连续战斗和七天断粮,疲劳饥饿无力爬山,又陷入重围。27日,师根据军长韦杰命令向史仓里突围,但接应部队没有到位,敌人又抢先占领史仓里,突围受阻,加上部队饿饭,无力战斗,以及指挥上处置不当,至29日,遭受了严重损失。
在回撤失利中,我师以牺牲数千名指战员的代价,迟滞了敌人的进攻,对我主力与伤员的转移,改变整个战局的失利态势,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第五次战役后,部队经过整顿、补充,思想教育,在志愿军司令部、兵团、军首长的亲切关怀下,调整了师的领导班子,李钟玄任师长;李少清和唐明春先后任师政治委员;王振邦仍任师参谋长;袁本慧任政治部主任。全师指战员怀着为烈士报仇、为部队翻身、为祖国争光的信念,于1952年10月重上前线。他们响亮地提出:“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一寸生,剩下一枪一弹也要守住阵地。”1953年,在夏季反击战和金城战役中,实现了他们的誓言,打得英勇顽强。继攻克949.2阵地之后,7月14日全师冒雨前进,15日2时,五三八团占领了黑云吐岭及其以南无名高地和539.5高地,五四〇团占领白岩山主峰等阵地。17日敌乘我师立足未稳,集结六个团兵力,在坦克飞机和200门大炮掩护下,向我阵地反扑百余次。五四〇团四、五连及七连曾被敌人分割包围,失去联系。在紧急关头,部队发扬了无产阶级硬骨头和孤胆作战的作风,浴血奋战,子弹打光了就用铁镐石头与敌人搏斗。五三九团一个连坚守金城川南岸461.9高地,顶住敌人每日3万发炮弹的轰击,打退敌人53次反扑,歼敌两千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后来我从一些资料上得知,一八〇师自上阵地至停战,共作战320次、扩展阵地84平方公里,歼敌13700余人,彻底打了翻身仗。
六、特殊战场,特殊斗争
五次战役失利后,我师被俘人员在美军战俘集中营里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他们为重返祖国、坚持民族大义和革命军人的崇高气节,在一个特殊的战场上同敌人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英勇斗争,不少同志为此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直到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中美双方交换战俘,他们才回到了梦寐以求的伟大祖国的怀抱。
一八〇师从游击队、地方团队升级为野战军,从参加山西四个战役,进军西北、西南到抗美援朝,历经曲折坎坷,胜利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任务。这首先归功于党的正确路线的指引,归功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归功于我师广大指战员艰苦奋斗、浴血奋战。许多同志血洒疆场,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闪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
40年过去了,我们受原来本师同志的委托,以真实的史实,撰写了这部《历史的回音》,供读者参阅评说。由于记忆和水平的关系,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得到研究军史的专家和当年的老首长、老同志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