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亭
【原文】 《说文》:“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从丁声也。”
《释名》:“亭,停也,人所停集也。”
《风俗通义》:“谨按《春秋》《国语》有寓望[1],谓今亭也。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有语‘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亭,亦平也;民有讼诤[2],吏留辨处,勿失其正也。”
【注释】 [1] 寓望:古代边境上所设的以备瞭望、迎送宾客的楼馆。亦指其主管官员。《国语·周语中》:“国有效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董增龄正义:“寓望,谓寄寓之楼,可以观望。”
[2] 讼诤:即讼争。争辩,争吵。《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直者不能不争,曲者不能不讼。讼争既施,则有忿怒之事矣。”
【译文】 《说文》上说:“亭,是用来保护人民安定的。亭上有楼,意义同‘高’有联系,字形与高省去部分笔画相像,读音从丁声。”
《释名》上说:“亭,停留之意,是供行人停留集合的地方。”
《风俗通义》上说:“《春秋》《国语》中所说的寓望,就是现在所谓的亭。汉代因袭秦制,大约十里设一亭。亭,即停留之意。现在的用语如‘亭留’‘亭待’,皆是指为旅客提供食宿的馆舍。亭,也有公平之意;指人民有诉讼争论的时候,官吏留下当事人审判甄别的地方,以求不失其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