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脑香
龙脑香即片脑,《金光明经》称之为羯婆罗香,香膏叫作婆律香。
西方的秣罗短咤国(为南印度古国名,位于印度半岛之南端,是古潘底亚王朝所据之地),生有羯婆罗香树。其树干像松树,叶子却不似松叶,花果也与松树有别。这种香木最初采伐的时候是湿的,且不香,等到木材干燥后,顺着木材的纹理剖开,木中有香,形状似云母样,色泽如同冰雪,即所谓的龙脑香。《大唐西域记》
成阳山有神农鞭药的遗迹,山中有座紫阳观,观内生有千年龙脑,树叶为圆形,叶背呈白色,无花和果实,香在树心中。割断树木后,香膏流出,在地上凿一个洞,用以承接香膏,其气息之清香,乃众香之祖。
龙脑香树,出产于婆利国(即今文莱加里曼丹岛),婆利人称其为固不婆律,波斯国亦有出产,其树高八九丈,大约有六七人合抱那么粗,树叶为圆形,叶背呈白色,没有花朵和果实。这种树有肥有瘦,较瘦的生有婆律膏香。也有人说瘦者出产龙脑香,较肥的则出产婆律膏香。香生在木心之中,砍断树,劈开树材,香膏从树端流出,挖洞以承接香膏。《酉阳杂俎》
渤泥、三佛齐国的龙脑香,出自深山幽谷中那些枝干未受损害的千年老杉树。若枝干受损,则真气外泄而不能生成龙脑香。当地人将此树剖为木头,龙脑香便从剖开的缝隙中涌出。大的龙脑香有一斤多重,称为梅花脑;稍小的是比梅花脑略次一等的速脑,速脑里又有金脚,其中碎的被称为米脑;锯下的杉树屑与米脑相混杂,称为苍脑。取净香脑的杉树木头,称为脑木札。将其与锯屑一同捣碎,混合放置在瓷盆里,上面用斗笠覆盖,封严,用热灰煨烤,其烟气上升后凝结成块,称之为熟脑,可用来制作面花、耳环、配饰等。还有一种像油的香,称之为油脑,其香气胜于龙脑,可以用来浸泡各种香。《香谱》
龙脑,是树根中固态的树脂;婆律香是树根下液态的树脂,因产于婆利国而得名。还有人说,龙脑和婆律香的树形像杉木,而香脑则像白松脂。香气清明纯净的龙脑为佳品;久经风吹日晒,或像鸟粪的则为次。也有人说,结子如豆蔻、树皮上有错裂甲纹的,是松脂。《新修本草》
叶
叶互生,暗绿色,揉软嗅之有龙脑香气,革质,卵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
花
花两性,辐射对称;圆锥花序生于上部枝腋;花白色,芳香,花柱丝状。
龙脑香树
常绿乔木,树高可达50米,树形呈圆锥状,树干常有星状毛或盾状鳞秕,木质部有树脂。
果
坚果,卵圆形,果皮革质,不开裂或开裂,有种子一枚。
冰片
性寒,味辛、苦。入心、肺经,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天然龙脑为白色晶体,质地纯净,熏燃时不仅香气浓郁,而且烟气甚小,隐约有杉木气味。
□ 龙脑香
龙脑香是龙脑香树树脂凝结成的晶体。中医使用的冰片,就是龙脑香树的干燥树脂。因其最早为婆利国进贡之物,所以古称“膏香”“婆律膏”;又因上等的龙脑白莹如冰,类似梅花片,故又被称为梅花脑。龙脑香在古代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香料,普通人家断难常用。《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中写到宝玉去袭人家,见袭人“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此处的梅花香饼即龙脑香饼。
龙脑,是西海婆利国婆律树的树脂,形状像白胶香。龙脑油原产于佛誓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从树木中取得。《本草》
片脑香产自暹罗各国,只有佛打泥国(古为马来半岛上的一个土邦,现为泰国南部府治之一)出产的是上品。其树木高大,树叶与槐树叶子相似,但较之略小,树皮上的纹理则与沙柳有些类似。片脑是其树皮间凝固的液体。这种树喜欢生长在幽谷之中,岛民入谷中,用锯子割其树干,从其断口中剥采出片脑。其中有像指甲那么大、两枚铜钱那么厚的,其香味清新热烈,形状莹洁可爱,被称为梅花片,贩运到中国来以后,价格高涨。除此之外,还有数种龙脑香片可以入药,但都是较次的香品。《华夷续考》
渤泥国的片脑香,其树形状像松桧,采香的人必须事先斋戒、沐浴过才能前往采集。片脑香中结晶成冰体、形状像梅花的为上品。另外还有金脚脑、速脑、米脑、苍脑、札聚脑等,以及像油一样的脑油。《一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