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国王努马
在适当的时候,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位置上施展其才华的事例,在各民族走向兴盛的历程中比比皆是。在漫长的罗马历史上,类似的例子就有很多,而努马的即位就是其中一例。
罗穆路斯在位期间,罗马和萨宾合并后有大量萨宾人移居罗马。而努马坚持留在祖先留下的土地上。他是一个喜欢哲学和冥想的人,晴天下地劳动,雨天在家学习,农耕之余努力探索知识。其道德之高尚、教养之深厚,罗马人早有所闻。
对拉丁派和萨宾派之间的王位之争束手无策的罗马元老院一致同意推荐努马为罗马国王。元老们来到萨宾的领地,找到努马,向他转达了元老院的决定,请求他继承罗马王位。最初努马拒绝接受这一请求,因为此时的他已年届四十。在当时,40岁的年龄已经不再适合开启新的人生了。
然而,经不住元老们一次又一次的劝说,努马最终还是答应下来,随他们一起来到了罗马。努马进入罗马城的时候,没有穿军装,也没有随扈手举国王权杖束棒斧跟随其后,而是用托加长袍遮住头部的神官形象。
在征得公民大会的同意后,正式继承王位的努马并没有实施神权政治。
罗马国王既不同于集王与神为一体的埃及法老,也不同于带有浓厚神官色彩的、作为神和人之间的纽带的美索不达米亚国王,当然也不同于给人豪族首领印象的希腊国王。
罗马国王不是神的替身,他是罗马共同体意志的代表,他要率领罗马共同体不断进步。国王虽然是终身制,却不世袭,还要通过选举产生。罗穆路斯有孩子,但是没有一个罗马人想过请他的孩子来继承第二代王位。因此,与其说是国王,倒不如说是终身制总统更为准确。
历史学家李维在《罗马史》中关于努马的功绩是这样描述的:
就任王位后的努马,试图对依靠武力和战争打下建国基础的罗马进行立法和习俗的改革。
这里所谓的立法改革,不是要制定全新的法律,而是要建立秩序,要让当时喜欢逞强好胜的罗马人懂得做人的礼法。在了解自身力量的局限性的同时,让他们懂得要对超越自身极限心存畏惧。
战神雅努斯是大门及出入口的保护神,努马为他修建了一座神殿。大概是因为雅努斯表示出和入的意思,他的雕像有两个面孔,分别面向前后两个方向。在雅努斯神殿完工后,努马向人们展示了神殿的前后两个门。他说,这两个门要在战时打开,和平时期关闭。在努马统治罗马的43年间,据说这两个大门始终都是关闭的。
但是,在努马死后,这两个大门几乎一直都是开着的,很少关闭。公元前240年,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有过短暂的关闭,但是,没多久又被打开。在尤里乌斯·恺撒死后的内乱中,屋大维于公元前31年战胜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联军,终于第三次关上了这两个大门。
努马认为除了为防御的需要而战之外,这一时期的罗马不需要战争。他集中力量致力于振兴农业和畜牧业,目的是为了将来在战争取得胜利后,即使不对失败者进行掠夺也能做到自给自足。
战神雅努斯
努马还对罗马公民进行了职业分工,让每个人归属于有独立保护神的团体。为此,罗马出现了许多团体,如木工公会、铁匠公会、染色工公会、陶艺工公会等。建立这些职业团体的目的,不仅让人们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豪感,还可以防止拉丁人和萨宾人之间的部族对立。当时的罗马除了这两个部族,还有其他民族的人大量涌入。伊特鲁里亚人甚至还成立了自治团体。罗马从建国之初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这样的国度,摩擦极易发生,如果没有一些预防措施,国家很难有所作为。
努马为了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有序,还进行了历法改革。
罗穆路斯时代的罗马,每年的总天数不固定,为此,努马根据月亮的盈亏,把一年分成了12个月,规定总天数为355天,余下的天数每隔20年做一次调整。努马制定的历法延续了650年,规范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直到恺撒重新修正历法后才把一年的总天数定为365天。
努马对一年中每个月的顺序也做了调整,例如,原来的3月是每年的第一个月,努马把它换到了第三个月;原来的11月和12月调到最前面,变成1月和2月。只是对每个月份的称呼没有进行大的改动。大概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些叫法,担心改动太大会引起混乱。但是,9月以后的称呼前后不一致。
下面列举的是每个月的称呼,分别用日语、拉丁语和英语表示。虽然英语的母体不是拉丁语,但是我也把它列入了其中。这是因为我希望读者朋友能从中了解英语和罗马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努马还规定了一年中的节日和休息日。
每个月的第九天和第十五天为集市日。对罗马人来说,这两天就是休息日,他们会从田间劳作中解脱出来,拿着各自的作物前去赶集。除此之外,还有祭祀诸神的祭祀日。据说全年节假日共有45个。在这些节假日里,所有公务一律停止。
但是,在第二代罗马国王努马的功绩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有关宗教的改革。
在罗穆路斯时代,罗马人就已经有了很多神。努马即位以后,着手对这些神进行了整顿。尽管后来还是和希腊诸神混为一谈,但是,有一些神对罗马和希腊都同样重要,例如诸神之王朱庇特(希腊人叫宙斯,英语叫朱庇特)、其妻朱诺(希腊人叫赫拉)女神、专司美和爱的女神维纳斯(希腊人叫阿弗洛狄忒,英语叫维纳斯)、狩猎女神黛安娜(希腊人叫阿尔忒弥斯,英语叫黛安娜),还有学问和艺术之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战神马尔斯等。此外,雅努斯等神则是拉丁民族自古就有的神。而先王罗穆路斯是在死后被罗马人神格化,加入罗马诸神行列里的。
努马为诸神设立了等级制度,但是没有规定哪些是罗马之神,目的是要让大家懂得尊重诸神的重要性。
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多神教和以犹太教、基督教为典型的一神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多神教从不祈求诸神来匡正人类的道德行为,而这正是一神教中的神的专利特权。在希腊神话中我们会发现,多神教中的诸神有着和人类相同的缺点。既然他们的职责不是匡正人类的道德行为,有缺点自然无大碍。但是一神教的神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缺点,因为神的职责是匡正人类的道德行为。
“摩西十诫”是由以下10条构成的:
1.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2.不可制造和崇拜偶像。
3.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
4.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5.当孝敬父母。
6.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做假证陷害人。
10.不可贪恋别人的房屋。
罗马人认为神无处不在,他们甚至把曾经的国王也当成神来供奉,因此第一条戒律对他们是不适用的。罗马人除了神像,还喜欢雕刻祖先像,因此第二条戒律也不适用于他们。至于第三条戒律,因为罗马人开口闭口朱庇特神或赫丘利之名来代替说“糟糕”,所以也不适用。第四条中的安息日,也就是罗马人的休息日,在这样的日子里,罗马人除了平时要做的事不做外,什么都可以做,而不只是祷告。
至于第五条至第十条戒律,无疑,罗马人也知道应该遵守。因为这六条戒律属于道德伦理的范畴,不是信不信宗教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愿意与野兽为伍还是愿意做人的问题。即使摩西不说,相信人们也会遵守吧。
其实,对照“摩西十诫”,从犹太教派生出来的基督教,也只有第一条忠于犹太教。尽管它是一神教,但其实基督教在很多方面都吸纳了多神教的方式,例如,和多神教一样,他们也刻雕像,也会开口闭口叫神或主的名字,他们一边说着“糟糕”,一边高喊“我的上帝”“我的基督”!甚至在安息日里,他们也会兴高采烈地做运动。也许正因如此,基督教才会成为世界性宗教吧。
第五条至第十条戒律都是用来规范人类行为和想法的,从宗教的角度看,基督教和犹太教没有区别。善于妥协意味着善于洞悉人类的心理,但是,基督教归根到底还是属于一神教。
那么,罗马人既然不祈求诸神来匡正自己的道德伦理,他们祈求的又是什么呢?
是保护神。他们祈求的是诸神的保佑。首都罗马的保护神是以最高神朱庇特为首的诸神。战场上,他们有战神马尔斯和雅努斯保佑;农业上,他们有谷物女神刻瑞斯保佑;葡萄酒酿造业中,他们有酒神巴库斯保佑;发展经济方面,他们有商业旅行保护神墨丘利保佑;生老病痛,他们有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保佑;而朱诺女神则是幸福婚姻和妇女的保护神。神的数量之多数不胜数。罗马人坚信这些神都在保佑自己。无数神寄宿于罗马,其数量之多就连以抽象思维见长的希腊人也自叹弗如。罗马之所以会有如此众多的神,原因自然在于罗马人具体而现实的性格。罗马人从不排挤其他民族的神,他们甚至还会积极主动地引进其他民族的神。也许他们认为保护神越多照顾到的地方就越大吧。
不过,在古罗马,保护神并非只是无原则地乐善好施。对于什么都不做、好逸恶劳的人,任何神都不会给予保佑。罗马人认为在一旁默默支持努力上进的人才是保护神应有的姿态。其中最有意思的是维里普拉卡女神,她是调解夫妻矛盾的保护神。
夫妻之间发生争吵,通常起因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例如,一对夫妻就是不是所有人都不吃狗肉的问题发生了争执。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于是在争吵中声音也越来越大。因为一旦沉默下来就会让人感觉自己输了,而且为了压过对方的声音也只能不停地争辩。结果两个人越说越来气,要是继续下去非动起手来不可。为了不至于演变到无法收拾的局面,所以两人决定到女神维里普拉卡的神殿去寻求答案。
但是在神殿中除了女神雕像之外别无他人,连祭司的人影都看不到。因为罗马的神灵太多,如果每座神殿中都安排祭司的话,那么这恐怕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而且罗马本身就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也就是说,在女神维里普拉卡的神殿中,除了这对吵架的夫妻之外就再也没有别人了。因为罗马人与诸神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所以根本不需要派人值守神殿。而在维里普拉卡女神像前的倾诉,一次只能一个人进去。
于是,在一个人向女神倾诉的时候,另一个人即便不情愿也只能默默地倾听。而就在倾听的过程中,一方会发现另一方的话语中也含有一定的道理。同时在双方轮流倾诉的过程中,声音也逐渐变得平和下来,最后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终于重归于好。但是如果这样也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只有离婚这唯一的选择,罗马人也将其看作女神维里普拉卡的裁决。
细细想来,其实希腊和罗马向神寻求保佑的想法是人性极其自然的一种愿望。与犹太教相比,更具灵活性的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更关注这一点。但是,基督教终究是一神教。保护神的职责是保佑圣徒。如果要记录下每位保护神的职能范围,恐怕难以一一说清,因为就连和别人私通的男人都有保护神保佑。基督教不能把神看作保护神,所以就说圣人。现代国家意大利也有圣人,他是亚西西的方济各。但是,富有协调精神的基督教圣人似乎也管不了夫妻吵架。
努马还整顿了神官组织。神官专门为保护罗马人的诸神服务。神职人员之长由大祭司担任,下设5至10位祭司。此外还有负责保护圣火的神子,她们要连续工作30年,其间必须保持处女之身。另外,还设了10来位祭司,根据鸟飞的样子和啄食的方式等来占卜国事的吉凶。
每次作战前,祭司都要占卜。通常我们认为一旦卜到凶签,军队会因此而撤退。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罗马人很少这样做。
首先,罗马人认为,只要不是亲眼所见,那么无论是凶签还是吉签都没有效力。因此,即便卜到了凶签,只要祭司在占卜的时候闭着眼睛做就行了。
其次,判断吉凶是祭司的职责,一个签是好是坏全凭他们的解释。对于祭司来说,让鸟给出军团指挥官希望得到的神示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重要的是只要士兵相信卜到的是吉签就可以了。所以说,在任何一个时代里,位高权重的人总是最清醒的。
但是,我们观察罗马宗教,可以发现一个与其他民族很不一样的特点,罗马没有专职神职人员。罗马不设脱离凡尘俗世而只做神和人的纽带的神职人员。
罗马的大祭司和祭司不是神谕的代言人,也不是神在地球上的替身。要成为大祭司或祭司不需要特别的才能,也不需要为培养这种才能而进行特别的训练。除了神子,他们的生活和普通人完全一样。而且,从大祭司到祭司,都是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和以执政官为首的政府官员的产生没有任何不同,说起来其实就是国家公务员。但是,如果这样说,他们的神秘感就会减少许多,当然好处也不少。
因为它不是一个固定的阶级,所以既不会对其他阶级或官职产生嫉妒,也没有必要为了保全自己所属的阶级而过分执迷于对宗教的尊重。在罗马,宗教和政治之间不会出现明争暗斗或相互利用的情形。自然状态下的政教分离也许是努马最重要的一个功绩。
生活在公元前后交界时期的希腊历史学家哈利卡纳苏的狄奥尼修斯在其著作《古罗马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罗马强大起来的要因是宗教影响了罗马人的见解。
对罗马人来说,宗教不是指导原理,它只是精神寄托。因为有了宗教信仰,人性不再受到禁锢。尽管强有力的指导原理有很多优点,但是它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缺点,就是拒绝一切与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同的人。
根据狄奥尼修斯的说法,罗马人对宗教表现出来的不是盲目的迷信。罗马人的宗教既不排他也不自闭,与异教徒或邪教的概念相去甚远。虽然罗马人也发动战争,但是他们从来不进行宗教战争。
一神教和多神教的区别不只在于纯粹的神的数量,还在于是否认同他人信奉的神。认可他人的神,意味着认可他人的存在。尽管现在距离努马时代已经过去了2700年,但是我们依然没有从一神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虽说如此,当愿意纠正人类道德伦理和行为的宗教没有出现的时候,只要我们不想沦落为与野兽为伍,那么个人也好,国家共同体也好,就必须有一套自我约束的体系。对罗马人来说,这种体系就是家长集权的家庭,以及由罗马人制定、不管你喜不喜欢罗马都不得不遵守的法律。
宗教在不同教派信仰的人之间是没有作用的,但是法律在没有相同价值观的人之间也能发挥其作用。不!正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共同的价值观,才需要有法律。罗马人比任何人更早、更强烈地意识到了法律的必要性。考虑到他们的宗教性质,我想这无疑是最自然的一个选择。
和罗马人一样从不向神祈求匡正人类伦理道德的希腊人转而在哲学中探索真理。哲学源自希腊,尤其苏格拉底以后的希腊哲学思潮正是希腊人思考自身的结果,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东西。
犹太人以宗教约束行为,
希腊人以哲学匡正行为,
罗马人以法律规范行为,
由此决定了他们各自的民族特性。
那么,在如此众多的领域里,努马的改革是如何取得根本性的成功的呢?
刚登上王位时,努马甚至还不是罗马公民,在罗穆路斯时代移居罗马、和拉丁人一样已经成为罗马中坚力量的萨宾人也没有给予他全力支持。也就是说,努马既没有支持他的势力,也没有血统的优势,只是一个异邦人荣幸地当上了罗马国王而已。他之所以能继承王位,是因为元老院的再三邀请,当然也得到了公民大会的一致通过。但是仅凭这两点,显然基础薄弱。因为,首先,如果元老院对他不满意,完全有可能像对待罗穆路斯那样暗杀他。其次,民众的支持充满变数。再者,就算用语言进行说教,能明白道理的人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太多。还有,努马不像罗穆路斯在军事上有过辉煌的战绩,而这一点恰恰最难以让民众信服。
努马就任国王后,马上解散了由300名士兵组成的先王罗穆路斯的护卫队,然后脱去象征王权的紫衣,经常是一身白色的托加长袍,独自一人跑到森林中去。每当此时,人们纷纷传言,说努马正在森林深处和女神交谈。人们坚信努马在那里通过女神接受诸神的旨意。事实上每次从森林出来,努马都会向公民大会提出新的建议。对他的这些建议,不仅公民大会会无条件地采纳,而且元老院也会一致通过。可见,所谓权力并非只是单纯地依靠武力来行使的,努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努马在统治罗马43年后,大概是受到了女神们的邀请,安详地去了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