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品读】
这首山水诗,气势磅礴,视野开阔而思绪跳跃。孟浩然为唐代山水诗派之先行者,诗风清幽平易。他一生布衣,喜爱漫游,东至大海,西至巴蜀,南至吴越,所到之处多留诗作。这首诗就是他漫游东南各地时途经彭蠡湖(即今鄱阳湖)所作。人言“玩山色者,宜于遥看”,孟浩然之欣赏庐山,可谓是选取了一个极为理想的视角区域和最佳的时间。从湖上远望庐山,可以进行整体的观察,体味它的气势。同时,诗人还选择了一个月光朦胧的拂晓,在烟波浩淼的湖面上,由暗到明,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随时空转换而变化形象的庐山全景图。
辽阔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月,小舟在湖水中轻轻摇晃。撑船人将船儿停泊在夜色朦胧的湖面上。水波随着“天风”一层层涌来,更见彭蠡湖烟波茫茫之势。然而,在缓缓行进之中,远远望见庐山,山势巍峨,屹立于长江之滨,虎踞龙盘,“势压九江雄”,令人震惊。黎明之际,山色苍翠浓郁,一片青黛;随着一缕曙光的投射,庐山慢慢展露出它的雄姿;冉冉升起的红日,映照得山峰云蒸霞蔚,恍若仙境。此情此景,会让人联想起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境,还有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喷珠溅玉在阳光下折射成七色光练。
诗人由远而近,由整体而细部地欣赏了庐山秀色,更激起他向往自由、隐逸超脱的心事。孟浩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除了漫游就是在故居襄阳过着隐居生活。庐山令他陶醉,更令他意欲追随前世隐士高僧的足迹,筑庐于匡阜,归隐于山水,只是俗务——漫游一时未了,不免使他心中难以割舍。因此,临别他还“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庐山,这处有名的风景名胜,曾叫多少文人骚客为之流连忘返,为之吟诗作赋,庐山之美也就有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当读者来到庐山旅游,望那香炉紫烟、千尺飞瀑,见古人之所见,吟古人之题诗,感受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一定会有不尽的惊喜与发现。当然,选择一个好时机、好角度来欣赏庐山,也是必不可少的。
(刘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