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序言 卅年磨一剑 铸造中国名片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
纵观华为30余年的发展历程,你会看到这家生不逢时、在跨国巨头缝隙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民营企业一路艰辛、过关斩将,从农村到城市,从本土到海外,从两万一千元到上万亿元家底之不凡“企生”。
本书聚焦华为32年风雨旅途,集纳诸多创业故事与创新人物,让读者全方位了解华为,清晰认识到唯有科技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利于不败之地。
谈到科技创新,我们就联想到“工业精神”——严格地说是“中国工业精神。”
“中国工业精神”是指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发展形成的,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标志,包括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航空报国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诚信精神等中国特色的工业精神。
事实上,华为30多年的奋斗历程,处处体现出熠熠生辉的中国工业精神。有鉴于此,华为是中国工业精神最具典范的弘扬者。
华为最可贵的创业灵魂人物是创始人任正非。
华为最具价值贯穿企业灵魂之创新故事是芯片研发。
2019年8月的一天,在五道口一家酒楼包厢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与新华社内参总编杨兆波相向而坐,就国际国内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一番深度探讨。
在谈到自主技术创新时,自然而然说到华为。杨兆波回忆起大约30年前自己作为新华社一线记者与艰难创业中的任正非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他从公交车一站地远的地方走过来,一身衣服皱皱巴巴的。我们就坐在路边人行道隔离铁栅栏上交谈……”
前不久,笔者在微信上再次向杨兆波问起当年他们见面的情形,杨兆波回答说:“记不太清了,就是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衣服很旧,气色憔悴,皮鞋几乎磨破,裤子也显陈旧。如果没有那种儒雅气质,俨然就是个要饭的乞丐。目光里的可怜与祈求,特别令人心酸。最无奈的时候,他都想死。他让我知道了人在无奈时是啥样子。那个时候,华为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以及应用,实验是成功的,不然日本、美国不会买。他知道这个技术好,不能卖给日本与美国。当时这两国的开价是500万美元,任正非舍不得。”
杨兆波所说的任正非面临的窘境,估计正好是华为遭遇资金瓶颈的非常时期。
本书重在还原华为创业与创新的原始真相,给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朋友呈现一幕幕华为成长的立体场景。通过华为艰苦卓绝的发展实践,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深刻反思:
为什么创造产业成功、业界奇迹的是一家历经坎坷、在跨国巨头夹缝中活下来的民营企业,而不是我们现有的“共和国长子”——国有企业?
为什么这样一家不死鸟似的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却几经劫难,每每几乎毁于一旦?我们的市场环境、政策支持是否存在缺失?
为什么华为灵魂人物任正非,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痴心不改地聚焦自主技术研发,却不热衷于房地产、金融等“暴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