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云规划设计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电子政务云概述

1.1 背景概述

一个国家的政务信息化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实力。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专业领域信息化、政府上网工程实施和全面建设电子政务4个阶段,如果把云计算的引入作为一个新的阶段,那么我国电子政务实际上经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办公自动化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也是通信基础设施大力建设阶段,程控交换技术、智能网技术和宽带交换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这一阶段,政府办公逐步使用传真、打印、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结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协助处理信息,从而提高了办公效率和质量。

第二阶段为专业领域信息化阶段,从1993年到1998年,这一阶段也是计算机技术的起步阶段。此阶段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发展信息化提出了计算机联网、应用工程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金字工程建设。起步于1993年的“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现已发展到“十二金”,甚至更多,即金税、金财、金盾、金审、金贸、金农、金保等。

第三阶段为政府上网工程实施阶段,从1999年到2002年,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1999年1月,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发起召开了“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并把这一年确定为“政府上网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国家各部、委、办、局以及地市级以上的政府都已建起了自己的网站,一些经济中心城市的政府网站已初具规模。

第四阶段为全面建设电子政务阶段,从2002年年底到2012年,3G网络建成运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高速发展。2002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以中办发〔2002〕17号文件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对“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目标、任务和措施等做出了具体部署,我国电子政务开始以战略性的地位纳入政府行动计划,即全面建设电子政务阶段。2003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抓紧推行电子政务,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原则,逐步建成电子政务体系的基本框架。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在办公自动化和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入了统筹规划、整合创新、稳步推进的阶段。相继出台了《电子政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规范性文件,至此,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和理性发展的阶段。

第五阶段为电子政务云阶段,2013年至2018年,此阶段移动4G网络建成运营,互联网技术充分发展,云计算技术逐步成熟,大数据技术发展起来。2013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的《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指出,积极推动云计算模式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2013年9月,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5类18项标准列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订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经研究确定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9个市(县、区)作为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试点示范地区。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指出,充分利用公共云计算服务资源开展百项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在降低创业门槛、服务民生、培育新业态、探索电子政务建设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政府自建政务云机房数量减少5%以上。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全国掀起了电子政务云建设的浪潮,政务系统信息化、信息共享化、数据集中化、流程规范化带来政务云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目前,各个省市都在启动政务云的建设,但由于党政机关数据信息安全保密性的特殊要求,各地较普遍采用私有云建设模式,少数案例采用混合云模式。由于对能力的预估不足,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过大,应用无法跟上。还有部分地区缺乏整体规划,最后无法达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目的。

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遵循系统理论思想,提出了“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的顶层架构,对“十三五”时期应该重点创新突破的业务方向进行了梳理规划,要求政务云的建设要整体构成一棵国家治理的“智慧树”,从根本上化解信息孤岛、“数据烟囱”、重复建设等问题。可见在政务云的建设上,重点还是要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本书针对政务云顶层架构设计、应用规划、规划设计步骤、基础设施建设、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