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情绪没有对与错,认出情绪后面那个需要爱的孩子(3)
要知道,身材瘦小并不能说明体格有问题,每个孩子发育的时间不一样,有的孩子在十三四岁的时候还不到1.4米,可是到了十七八岁就能长到1.9米,有的孩子在身体发育高峰期,几个月就可以长七八厘米。所以,只要孩子的身体没有疾病,家长不用过分担忧孩子的身体健康,要让他们自己开启身体保护功能,要顺其天性,不要单方面揠苗助长。
除此之外,小伟妈妈的情绪过于紧张,总是担忧孩子的营养跟不上,把自己的关注点都引到了孩子的饮食上,这成了小伟的精神枷锁。小伟的本性是善良的,情绪是温和的,只有在妈妈强迫自己吃东西时情绪才会变得不可控——此时小伟的情绪密码开启了自我保护程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是只有饮食是唯一重要的。孩子的情感陪伴、思想建设、体能开放、兴趣特长、人生观的建立等,都是父母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关注的。如果专注力集中在孩子的某一方面,反而会让孩子紧张,引起孩子的情绪抵抗。
在孩子还处于儿童期的时候,他们只能体验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还会逐步地思考情绪,试图去理解参与到情绪事件中意味着什么。相应的,他们建构出一套有关情绪本质和原因的理论。在这个构建过程中,孩子认识到情绪不仅是外在表现,也与内在的情感状态相关。比如,一个小孩看到一个婆婆在流泪,他会根据眼泪猜测出婆婆很伤心。
小伟在很小的时候就用“不想吃”这个举动来反抗妈妈的要求,在他第一次情绪波动时,妈妈的情绪并没有得到激化,而是依然保持着和蔼可亲、温和善意,所以,小伟根据妈妈的情绪判断,得出妈妈对此并不生气,所以自己就可以用这种妈妈并不反对的方式来抵抗妈妈。小伟的反抗情绪不断上升,但是妈妈的情绪没有随之发生变化,这也是小伟为什么可以一直用这种非常不尊敬妈妈的方法来反抗妈妈的原因。
人的情绪是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孩子正是借助对妈妈情绪的猜测、思考,来做出自己行为正确性的判断的。所以,小伟才会在家里和学校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表现。
对于小伟的这一问题,如果小伟在妈妈要求吃饭时表现出不尊重妈妈的情绪,父母就应该指出小伟这样做是错误的。要让小伟根据妈妈的情绪表达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他才能在第一时间建立起正确的情绪表达。
孩子在不同场合的性格反差,也许正是一种不良情绪的前奏。如果父母能够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思考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根据孩子的情绪判断他们的需求,从而在第一时间纠正他们的错误情绪表达方式。
通过沟通,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并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就会逐渐转变,无论在学校、在家庭或者在社会都能一如既往地有好的表现。
5.抽动也是一种情绪的表现
人在长大后,总想回到过去,因为这个世界太嘈杂,只有童年才最无忧无虑。因此,每当大人看到孩子闷闷不乐或者表达不满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说出那句话——“小孩子叹什么气,难道你比大人的压力还大?”
此时,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孩子的世界,就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压力,这种压力与年龄无关,比如年幼的孩子感到压力,可能是因为大小便、抢玩具、无法表达自己需求等;上学后,孩子感到压力,可能是因为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家庭因素等;等孩子再大一点,还可能因为升学、相貌、过高的期望值等因素感到压力,压在他们心头的重量,可能会远超大人的想象。
然而,当孩子感到压力时,只有很少的孩子会选择向大人倾吐心声,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无法清晰地表明自己的处境;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他们自身知识及经验的缺乏,不懂得向大人求助的方法。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选择与父母交流,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导致他们出现问题。这种压力积蓄在孩子的心里,不能为他们自身所消化,就会迫使孩子借助身体帮助自己转移情绪,从而表现出很多身体症状。如果你的孩子也有类似的举动,不要怀疑,那是你的孩子在提醒你:我的情绪出现了问题,我非常需要你的帮助……
小远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长得胖乎乎的,可爱极了。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我却频频收到其他任课老师的投诉,说小远在课堂上捣乱,扰乱课堂秩序。我很奇怪,小远绝不是那种会调皮捣蛋的孩子,难道是到了叛逆期?
正好我没课,就走到教室外面听里面的动静。孩子们正在上外教课,没过一会儿,我果然听到教室里面传来一阵骚动,只见小远低着头,从嗓子里发出一种像八十岁的患了多年喉疾的老爷爷一样的一连串“哼……啊……吭……”的声音。
同学们对小远的这个习惯已经见怪不怪,但新来的外教老师皱起了眉头。她放下书本,神情严肃地看着同学们。
因为小远坐在第一桌,中国助教便走到他的桌子前轻轻地敲打桌面,让他保持安静。几次提醒后,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助教老师干脆就站在小远的身边。一下子,小远被老师看得死死的,他不得不看着外教老师上课。这个时候,他的嗓子又不由得发出了“哼……啊……吭……”的声音。
外教老师有些恼羞成怒,她用英文和中文助教老师交流着什么,助教在连说了几个“yes”后,便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请不要发出奇怪的声音,这会让外教老师觉得你们不尊重老师。”小远意识到自己惹了祸,立刻捂住自己的嘴巴,于是,怪声消失了。
外教老师继续讲课。可是还没有五分钟,小远又忍不住发出“哼……啊……吭……”的声音,外教老师愤怒地看着班上的学生,用极为低沉的声音说了一连串英语。大家把目光转向助教,助教神情严肃地对小远说:“请你不要再发出这样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对授课老师的不尊敬。在美国,不尊敬老师的学生是会受到教导主任的惩罚的。请大家一定要尊重老师。”
小远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极力克制自己不要发出声音,可越是这样想,他的嗓子就越不受控制。最后,外教老师终于受不了了,情绪崩溃地对着助教说了很多话,然后打开门离开了教室。
助教老师也很气愤,他对小远说:“你是怎么回事?因为你的行为,外教老师拒绝继续上课了!”小远委屈地说:“老师,我也不知道,我有咽炎,我控制不住。大家都知道的。”说着,他又发出了那种咳嗽声。教室里的空气异常凝重,小远胆战心惊,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看到这些,我心里明白了几分。其实,小远的“坏习惯”并不是一个个例,在我教过的班级中,几乎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孩子。只是每个孩子的表现不同,有的是不停地打嗝,发出咕噜噜的声音;有的是不停用手擦拭鼻子;有的是不停地挤眼睛;还有不停地用舌头舔嘴唇的……各种各样的表现不同,尤其在他们紧张或者无聊时,这种表现会更加突出。
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病了。但辗转几个医院,却怎么都查不出问题。其实,这种身体状况是孩子的一种情绪表达,叫作抽动性情绪。
抽动性情绪常表现为孩子挤眉、眨眼、努嘴、抽鼻子、清嗓子或转头耸肩,这些动作快速频繁,且无目的性,总是不由自主地出现,在儿童中发生率极高,约为10%~30%。
它的表现方式也形形色色,还可以相互转换。有的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出现眨眼的情况,过一段时间又会变成歪嘴。
产生抽动的起始原因,有的是由于躯体局部刺激,如因眼结膜或者倒睫刺激眼睛让患儿眨眼,因鼻塞而抽鼻子,但痊愈后,抽动的习惯保留了下来;有的是因为精神过度紧张;还有的与遗传因素有关。大多数孩子的症状较轻,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会在几周或几个月后自行消失,少数孩子的症状可以持续一年以上,甚至经久不愈。
这些看似孩子的不良习惯,其实是孩子不良情绪的表达。引起孩子这种不良情绪的往往是某一件小事,给了孩子无法承受的压力,让他感到恐惧、害怕、担忧,因此,他在潜意识中,就把这种内心的感受通过不易被人发觉的小动作或者声音表达出来。
几天后,通过与小远的交流,我终于找到了他产生压力的原因。原来,因为以前的外教老师回国了,小远的班级新来了一名外教老师。这个新老师四十多岁,体态臃肿,做事慢悠悠,总是板着一张脸,和以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有很大的差别。
特别是上课的时候,以前的老师总是笑眯眯的,很喜欢和学生开玩笑,给孩子们讲故事,课堂气氛非常轻松。但是新来的老师表情严肃,讲课的时候只是对着PPT照本宣科,少了很多的活力。对于英语能力还不够强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在课堂上只能默不作声了,大家也不愿意参与老师布置的交流活动。
小远比其他人更排斥新老师,经常和后座的同学窃窃私语。久而久之,就有了这个嗽嗓子的毛病。
随后,我对新来的外教老师解释了这一情况。外教老师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抱歉,不仅向小远道歉,和他握手和好,还在以后的教学中改变了自己的着装方式,换上了更加轻松活泼的休闲装,又买了很多小礼物跟孩子们玩游戏,课堂上又恢复了以往的那种欢声笑语,小远的“坏习惯”也随即消失了。
父母课堂
孩子出现抽动现象,父母应该怎么做?
1.观察孩子的情绪是父母每天的必做功课
学会观察,注意孩子平时的情绪特点,观察是了解孩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作为一个称职的父母,不仅要观察自己的孩子,也要观察同龄孩子或者一起学习、活动的孩子的情绪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孩子出现了和其他孩子不同的表现,父母就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给孩子造成了情绪干扰。
2.如果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内向,偶尔情绪化,父母要更加关注
因为这种儿童的内心极有可能隐藏着很多焦虑和不安等情绪。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越早做情绪管理,越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3.如果孩子有了抽动现象,不要责备,避免孩子的抽动情绪进一步加强
除了文中提到的抽动情绪外,孩子还会不由自主地敲打自己,这种行为被称为“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性障碍”。面对这样的孩子,不能责备,以免对他们形成一种暗示。
只有读懂孩子的行为举止,进行科学的情绪引导,才能察觉到孩子无法说出的苦与痛,才能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帮助。
6.基因中携带的抑郁情绪
生活中,如果一个成年人长时间闷闷不乐,做什么也打不起精神,旁边的朋友可能会提醒他:“你最近是不是抑郁了?”
但是,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出同样的情绪,却可能招来父母的一顿责怪,父母会觉得他是在偷懒、装病。
因为在人们的一般认知中,很难把“儿童”与“抑郁”两个字连接起来,即使孩子出现了一些消沉的情绪,父母和老师也会认为,小孩子哪懂什么叫抑郁?就是有点不高兴,玩一会儿就忘了。
确实,相对于成年人,孩子还不能充分理解自己的情绪感知能力和表现方式。即使他们有心事,也很容易随着注意力的转移而暂时忘掉。但是,这种情绪只是被暂时搁置了起来,并没有彻底消失。在父母的眼中,看到的可能是孩子最近变乖了、变安静了……但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内在力量正在一点点流失。
这种流失往往会悄然发生,很少被人注意。但随着这些情绪的不断积攒,成了埋藏在孩子心里的一颗“情绪炸弹”,随时可能被引爆。
丹丹的女儿小欣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这可是家里的头等大事,所有人都被调动起来,只为了给小欣提供一个最好的教育平台:爸爸负责给孩子择校,准备入学事宜;丹丹辞了职,做起了全职妈妈;同住的姥姥姥爷也表态,一定会做好小欣的后勤保卫工作;爷爷奶奶也专门给孩子提供了教育基金。为了小欣的学习之路,一家人可谓做到了极致。
我有时看不过去,也想过要提醒丹丹,告诉她太过溺爱小欣,把她保护得太好了。但每次看到她和女儿幸福的样子,这些话怎么也说不出口。因为我知道,她这个孩子来得太不容易了。
丹丹结婚后一直怀不上孩子,直到结婚八年后,才有了小欣,因为屡次流产,丹丹的子宫壁很薄,为了保住孩子,她拜访了无数名医,吃了数不清的药,怀孕过程中基本没有离开过医院。对于她来说,小欣不仅是那段苦难的见证,更是自己对孩子的爱的无私证明。
正因为如此,小欣从出生以后,就得到了全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每天的饭菜都是精心准备的,健康美味又富含营养。妈妈每天都会为小欣穿什么想半天,绝不让小欣热着或者冻着。至于每天的锻炼时间、学习时间,一家人也是按照精心制定的量表操作。
作为回报,小家伙也给一家人带了无限的快乐。
看着小欣走进校园,丹丹怎么也不放心,就偷偷跟在后面观察。刚开始,小欣表现得非常出色,她按照妈妈叮嘱的话顺利找到了自己的班级,但可能是教室的人太多,她站在门口望着教室里的中年老师,还有十来个和她一样的小朋友,迟迟没有进去。正在她红着眼睛不知道怎样办的时候,老师走过来和蔼地说道:“欢迎你,小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小欣怯怯地看着老师,小声说:“张欣。”老师对着手里的名册,说了句:“有你的名字,赶紧进来找个位置坐下。”可小欣似乎不怎么情愿,小嘴一噘,红红的眼圈里立刻流出了眼泪。
老师看到小欣哭了,赶紧把她抱在怀里,安慰她,问道:“宝贝,怎么了?”小欣噘着小嘴,慢吞吞地说:“想妈妈。”
老师温柔地安抚着小欣的情绪,说道:“嗯,小朋友都会想妈妈,放学后很快就能见到妈妈了,好吗?”听到这句话,小欣停止了哭泣,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亲眼看到这一幕的丹丹心里更加不放心了,又继续在窗外观察着小欣的一举一动。
通过一上午的观察,丹丹发现小欣比同龄的孩子爱哭。课间,小朋友无意间把她的铅笔盒碰到了地上,她不知道怎么办,既不和同学理论,也不捡起铅笔盒,一个人在座位上默默地哭泣,直到老师过来帮她处理好。
上课的时候,小欣写字找不到橡皮,老师便把自己的橡皮拿给她用。但她一定要找到自己那一块,如果老师说找不到,她的眼圈又会立刻泛红,眼泪就像泉水一样,说来就来。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小欣吃不完饭盒里的饭菜,但老师说不能剩饭,小欣努力吃了又吃,不一会儿眼睛又红了。老师问清原因后,告诉她:“今天剩下没有关系,明天吃多少装多少,好吗?”小欣便觉得老师这句话是在批评她,眼泪又流了出来。老师只好抱着她耐心地给她讲解吃饭的注意事项。
终于,放学了。一直在学校周围徘徊的丹丹假装刚刚赶到的样子,在校门口等着接小欣放学。不一会儿,小欣排着队出来了,但一看到妈妈,就又开始哭起来。
虽然孩子在入学后普遍有一些不适应,但小欣的表现却让丹丹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毕竟班里的其他孩子都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为什么小欣会像林黛玉一样动不动就流眼泪呢?
面对丹丹的不解,我告诉她,小欣的这种情况,可能是一种抑郁情绪的外在表现。
同成人复杂的抑郁成因相比,儿童的抑郁多是受心理刺激引起的,如与父母分离,家庭不和受罚,考试不好等,在八岁以上的儿童身上更为多见。
不同时期的儿童表现有所不同,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哭闹,发脾气,兴趣减退,自我评价低,不想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严重的甚至有自残、自杀等倾向。
丹丹一听就急了,小欣竟然得了抑郁症?我赶紧告诉她,并不是每个爱哭、内向的孩子都有抑郁症,他们大部分只是一些抑郁情绪的积累罢了,只要父母善于给孩子进行情绪疏导,问题一般都会解决。
就以小欣的事情而言,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更多的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庭给予了她过多的呵护。在她之前接触的所有社会关系中,都是友善和关心,所以在进入学校前,她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只有一个——被爱护的角色。
小孩子在出生之后,就要不断地感受社会的存在,感受社会活动中存在的不同的角色。而过于单一的角色,会让孩子一下子无法适应多角色的状态。比如,小欣到了学校,她就要处理和同学之间的摩擦,这就是最简单的社会角色的建立。只有处理好这种摩擦,才会让她内心更加健康。
另外,小欣的性格一直比较内向,当她遇到困难时,就会表现出抑郁的情绪,用默默流泪表示自己内心的不舒服。但是她从不把内心的不快乐表达出来,也不会通过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以获得有效的帮助。在没有上学前,家长帮她处理了所有的问题,所以在学校面对新问题时,她不知道如何解决,这就造成了心理障碍,随即表现出抑郁的情绪。
面对孩子的抑郁情绪,父母首先要有平常心。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抑郁情绪,特别是小孩子,刚刚换了一个环境,孩子必然有很大的不适应,很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如果父母也表现得特别敏感,就会给孩子不好的暗示。
尤其对一些容易患抑郁病的儿童而言,往往是他们自身就存在着抑郁基因,是否表现出来,就要看他们在后期的生活中是否遇到可以激活这些基因的外界因素。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要学会以身作则,把自己勇敢的一面展现在孩子面前。
除此之外,还要多和孩子交流,帮他们分析问题,并且找到他们可以实现的具体方法。比如,小欣离开家人,要和很多陌生人一起度过很长的时光的时候,父母就要让小欣把哭的原因表达出来,哪怕她说不清楚,也不要阻止她。
要知道,诉说本身就是一种缓解情绪的方法。
面对困难时,父母要给予积极的引导。比如妈妈可以告诉小欣:“橡皮丢了,妈妈也觉得很难过,但是妈妈相信老师一定会找到。”然后,在征得小欣的同意后,再买一块橡皮。先肯定老师的做法,再得到小欣的认可,是为了让小欣缓解内心的压力,不至于造成心理问题。
最后,我也想提醒各位父母,每个家庭养育孩子的过程都是艰辛的,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几岁的孩子,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自己需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果父母过多参与,而不给予他自己尝试、感受、体验的机会,孩子的成长就会滞缓。
这不仅仅是能力上的滞缓,更是情感、心理上的滞缓。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放手,才是给孩子真正的爱的保护。
01
孩子的情绪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恐怖,理解、重视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找到情绪的根源,做出正确的引导,是让孩子建立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02
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60%是情绪,40%是内容。作为父母,如果不能在孩子面前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好的内容也会失去意义。
03
没有害怕失败的孩子,只有害怕孩子失败的父母。当面对失败时,给孩子哭的机会,教他们正确看待失败这件事,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不良情绪的蔓延。
04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建设、体能开放、兴趣特长、人生观的建立,等等。如果专注力过于集中在某一方面,反而会让孩子紧张,引起孩子的情绪抵抗。
05
孩子的很多不良习惯,其实是孩子某种不良情绪的表达。因为无法疏解,他们就把内心的感受,通过不易被人发觉的小动作或者声音表达出来。
06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不给予他们自己尝试、感受、体验的机会,孩子的成长就会滞缓,不仅仅是能力上的滞缓,更是情感、心理上的滞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