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真实世界在变化,经济理论也是
以上种种差异显示,资本主义在过去两个半世纪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亚当·斯密的一些基本原理仍然站得住脚,但也只是在非常宽泛的意义上如此而已。
比如,逐利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能还是资本主义的关键驱动力,就像亚当·斯密时代一样。但是这样的竞争已经不是发生在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之间,这些小公司只能接受消费者的偏好(taste,口味),通过已有技术提升效率来进行竞争。今日之竞争,是发生在超大型的跨国公司之间。这些公司有能力影响价格,因为他们不但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定义科技(想想苹果跟三星的较量),还能通过塑造品牌和广告营销来左右消费者的偏好。
一个经济理论再怎么伟大,都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因此,如果我们要有效运用某个经济理论来分析特定的市场、产业或国家,我们就必须掌握这个市场、产业或国家的技术和制度特征。这也是为什么如果想要理解不同时空背景下的经济理论,就必须了解资本主义的演化史。这正是下一章的任务。
延伸阅读
[韩]张夏准. 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美]罗伯特·海尔布罗纳,威廉·米尔博格. 经济社会的起源. 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
Therborn. The World: A Beginner's Guide. Cambridge: Polity, 2011.
[1] 在经济理论中,这被称为金融资本或者货币资本。——原注
[2] 即沃尔夫斯堡(Wolfsburg),德国北部城市。——译注
[3] 当时有一小部分公司从事的是国家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比如殖民扩张(如英国或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或者大规模的银行业务,这些公司就被允许使用有限责任制度。——原注
[4] 这是斯密用的词。也是一部很出名的电影的片名,主演是丹尼·德维托(Danny DeVito)。——原注
[5] 加盟店也即特许经营者。它是独立的公司,但使用一个更大的公司的品牌和供应商,而不是由更大的公司直接经营的分店。——原注
[6] 只有在资本主义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情况才和斯密时代的西欧类似。在最穷的那些国家中,童工依然普遍,许多人仍然是向半封建地主租地的佃农。在这些国家中,30%到90%的劳动力是自雇的,其中有许多仍从事着自给自足的农业。——原注
[7] 没错,就是那个科学家。他同时还是炼金术士和股市投机者。——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