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第五卷)近代卷(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红与黑》的影视传播

《红与黑》成为世界文学经典,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影视传播功能。20世纪以来,《红与黑》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剧得以广泛传播,尤其是那些忠实于原著而成功改编的影视剧对《红与黑》作为经典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司汤达小说《红与黑》在世界各国都有众多的影视改编,较具影响的影视改编版本有:1947年意大利电影《红与黑》(Corriere del re, II),1954年法国电影《红与黑》(Le Rouge et le noir),1961年法国电视剧《红与黑》(Le Rouge et le noir),196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剧《红与黑》(The Scarlet and the Black),1976年苏联电影《红与黑》(Krasnoe i chyornoe),1993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剧《红与黑》(The Scarlet and the Black),1997年法国、意大利、德国电影《红与黑》(Le Rouge et le noir),2006年克罗地亚电影《红与黑》(Crveno i crno)等。

《红与黑》最早被成功拍摄与播映且在观众中产生影响的经典影视剧,可以追溯到1954年黑白影片《红与黑》,影片由意大利和法国电影公司制作、美国公司发行。导演克劳特·乌当-拉哈,主演杰拉·菲利浦、达尼尔·达黎欧等。该片于1954年10月29日在法国首次上映,之后相继在意大利、芬兰、美国等地上映。相比较后来出现的影视剧,1954版电影《红与黑》是最严格按照原著改编的版本,情节内容严格按照原著描述,电影中的矛盾冲突、情节高潮和原著基本一致,影片也因此成为《红与黑》的教学资料而被广泛使用。电影在人物、对白、情节的设计上严谨、流畅,能较好地引起观众对原著的兴趣。影片长约180分钟,分为上下两集。电影上映时引起了轰动,影片不仅忠实再现了主人公于连追求、幻灭的个人奋斗的一生,也让观众看到了当他前途受阻后无情枪杀心中所爱情人的可怕的一面。影片真实再现了当时法国近20万像于连一样的年轻人拼搏奋斗的生活现实,鲜明地勾画出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的广阔图景,形象地揭示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最后阶段法国社会各阶层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电影《红与黑》一经播放,立刻受到各国文坛和影界的一致好评。

1976年苏联拍摄的《红与黑》,获俄罗斯文学艺术大奖。70年代,苏联的电影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电影的组织和管理方面也都得到了加强,于是苏联电影界出现了一个空前的创作高潮,进入一个由复兴趋向繁荣的时期。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策略就是改编外国文学经典作品。1976年苏联版的电影《红与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电影时长超过400分钟,情节内容与其他改编电影比较,是承载原著信息内容和情节最完备的一部。影片中引入了大量画外音,运用图片的穿插等手法,很好地补充完善了影视在改编小说原著内容情节上的缺失。电影一开始有一段画外音,而这段画外音就是原著《红与黑》的第一自然段。尤其是影视作品较难体现的司汤达心理描写的特征,在电影《红与黑》中得到了细腻的表现。影片不仅在内容上尽可能做到忠实原著,更在对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所体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上,符合了苏联文艺理论界所说的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体现思想实质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中门窗紧闭的密室里教会僧侣和贵族权贵人士“阴谋聚会”,讨论如何避免即将到来的革命的场景,有力地暴露和抨击了王政复辟时期当权的反动贵族和僧侣,使小说的政治意义、批判性质在电影改编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电影更好地体现了“政治小说”和“1830年记事”的作者的创作理念。影片获俄罗斯文学艺术大奖。1976年苏联版《红与黑》的出现,对苏联以及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传播《红与黑》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1993年英国BBC电视剧《红与黑》的播映,使司汤达及其《红与黑》小说借助电视媒体而红火了一把,在英国普通观众中引起极大的反响。四集电视剧《红与黑》历时近四个小时,保持了BBC的精良水准,剧作制作精致考究,对法国名著的英国本土化演绎十分到位。于连由22岁的法国演员艾瓦尼主演,人物形象符合英国读者和观众心目中的于连,带着年轻人的些许羞涩,不过分高大英俊,但却充满内心的强大与坚韧。

1997年版电影《红与黑》由法国、德国、意大利合拍,法国公司发行,导演让-丹尼尔·维哈吉,主演吉姆·罗斯·斯图尔特、卡洛尔·布盖等。影片于1997年12月在法国上映,片长120分钟,之后在意大利、匈牙利、葡萄牙等欧洲国家陆续上映。整部影片在节奏上时而舒缓时而紧张,整体风格明朗轻快,故事情节单线发展,注重通过细节表达人物心理。影片上半部分大量运用带有油画般古典美的特写镜头和长镜头,表现男主人公于连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下半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发生了突变,影片则较多地采用了短镜头切换的蒙太奇手法,对于连的野心膨胀及其幻想破灭做了较好地诠释。电影的故事情节基本遵循小说的发展线索,其对原著的尊重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同时影片又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读解于连形象,于连理想幻灭的悲剧仿佛是发生在当代社会,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反思。影片在表演上着力突出于连的人格魅力,给人一种司汤达小说中于连人物形象再现之感,吉姆·罗斯·斯图尔特扮演的于连备受观众追捧,表演十分到位。90年代末期,电影技术和影视艺术发展已趋于成熟,影片较好地运用色彩、光线、节奏、音乐等,使影片的可看性极强,故事情节的发展一直在浪漫而美丽的情爱环境中和现代审美的意象中进行,和观众的审美体验十分切合。在众多的《红与黑》影视改编中,1997版《红与黑》被观众和网友评论得最多,评价也最高,其传播的影响也最大。

纵观众多不同版本的电影《红与黑》,无论从忠于原著精神还是艺术审美角度,1954版和1997版的电影《红与黑》都是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可以说是世界文学名著电影中的经典之作,对司汤达及其小说《红与黑》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各国的《红与黑》影视与文本的比较评论中,这两个版本的影片也是被解读和阐述得最多的。虽然1954版《红与黑》同1997版《红与黑》都是忠实于司汤达原作的电影杰作,但通过仔细欣赏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两个版本的区别。从整体上看,1954年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红与黑》作为小说《红与黑》第一个影视改编本,故事情节严格遵循原著,情节紧凑,较好地表现出原作的戏剧冲突。高潮迭起的剧本改编、鲜明到位的角色演绎让这一版本成为不少《红与黑》文学爱好者心目中的不朽之作。其中于连由当时的著名演员杰拉·菲利普扮演,演员的表演较为传统,具有浓重的舞台剧风格。1997版《红与黑》电影由法国、德国、意大利合拍,这一版本充分运用影视新技术,无论场景设置、音响效果还是人物的服饰化妆、影片色彩等,都具有了全新的视觉听觉冲击力,饰演于连的吉姆·罗斯·斯图尔特以及饰演德·瑞纳夫人的卡洛尔·布盖都是在欧洲影坛享有盛誉的当红影星,表演风格更为自然流畅,更能为当代观众所接受。

1954版的《红与黑》改编显然是带着明显的忠实文学原著理念的。这一点在影片的开头表现得尤为突出。片头在出现制作公司的名称和男女主角的姓名后,紧接着镜头就以书页的形式,依次显现《红与黑》原著的封面、出版社名称、司汤达名字,导演、编剧以及制作等名字则排在最后。那一页页翻过的纸张无疑是在提醒观众,这是一部努力尊重司汤达创作并力图完整再现《红与黑》原作风貌的影片。在整部影片的每一个情节内容转换处,都会打出司汤达小说原作中名言警句来强化影片与小说合二为一的关系。影片具有深沉的历史感,让观众体会到司汤达书中所描写的那个时代人们的言行。影片中人物的穿着打扮、拍摄的背景和并不艳丽的色调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故事所发生的时代氛围,令观众犹如身临其境。在众多的改编作品中,1954年版本的电影最具历史感。观众在观赏于连的爱情经历与悲剧命运的同时,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特征,看到了上流阶级与下层平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斗争。主人于连公出身平民,虽有较高文化,担任家庭教师,但是地位低下,与女主人发生恋情,当事情败露后,枪杀恋人,被判死刑。影片立体呈现了于连短暂的人生经历。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对幸福和爱情的向往、对生活的热情和渴望、对阶级差异的反抗以及于连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近乎英雄的气概,使影片完整呈现出了人物经历的内涵所在。电影强调于连的死是由于他的贫贱出身,是由于贵族社会不允许像他那样的平民青年有机会跻身上流社会的行列所造成的,影片从一开始便凸显出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社会形态转变之前像于连这样的年轻人的悲剧命运主题。影片打破了原作中的时间顺序,使得电影更具有观赏性。电影运用倒叙的方式,以于连被审判作为开端,其后情节的发展是在于连的回忆中展开的。影片开头所提示的贫富悬殊、上流社会与平民阶层势不两立的法庭场景,成为整部影片的背景基调。这样的叙述形式使整部影片无不打上“我”这个第一人称的印记,从而消解了小说文本无处不在的“潜在作者”,电影成了主人公与观众的思想情感交流平台。小说《红与黑》的突出特征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具有意识流小说的特征,司汤达运用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于连的内心意识活动,导演运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使影片表演与小说相呼应,大量地使用第一人称的画外音形式,表达人物的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如于连走向德瑞那夫人房间的犹豫忐忑心理、对于是不是该抓德瑞那夫人的手等内心心理活动,影片以带有人物独特口吻的画外音与内心独白的混响,传达出于连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感受,让观众直观地进入人物内在心理,触摸到人物潜意识深处最真实的思想情感。电影中演员到位的表情动作并配以内心独白,使人物的性格及其喜怒哀乐更加形象直观,也能使观众更好地去感知人物复杂心路历程的发展演变。

1997版的影片《红与黑》则主要是通过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对话等形式来展现于连的野心,同时影片增加了侧面描写,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感受,通过主人公与他人的对话直接表达出来,使故事情节更加清晰,人物表现更为直接,避免了因为大量使用画外音而使电影观赏起来出现断续感和迎合小说的感觉,人物内心心理都在演员的对话中直接表露出来。法庭上的冲突是人物性格的最好体现,在于连的怒吼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年轻人,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勾引女人、一心往上爬的漂亮俊友,而是一位敢于反抗专制社会的勇敢斗士,一位渴望平等自由而不得的个人奋斗者的典型,影片深刻而形象地诠释了原著中于连形象。电影画面更为精致,人物更为丰富,叙述角度更为合理,演员也更年轻英俊,更符合小说中的形象描写。整个基调不再那么忧郁,爱情的元素增加,音乐被很好地利用起来,共同营造一种来自小说又不同于小说的爱情氛围。小说中的“政治事件”和“1830年纪事”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试图冲击上流社会等的“政治小说”元素被淡化了。原作中对于德瑞那夫人写信给木尔侯爵,揭露于连的原因写得很清楚,是德瑞那夫人在教会的胁迫和挑唆下所为。影片改编中将德瑞那夫人揭露于连归之于“是因为我嫉妒你和那位年轻的姑娘,是别人写的,我照抄而已”。影片中社会不同势力的暗中较量、德瑞那夫人被贵族利用的情节被消解了,社会的残酷政治因素转化成了人物的个人感情因素。然而影片中演员细腻到位的精湛演技,让观众感受到了演员个人的独特魅力。扮演于连的吉姆·罗斯·斯图尔特较为年轻,占有一定的形象优势。他的脸上没有显示出极端的傲气和激情,唯一的气质就是单纯。于连被定义成了一个不谙世事的人,特别是男演员长相极其贴合小说中对于连外形的描写,一副比女孩儿还羞怯、柔美的俊美面孔,并且从他那充满欲望、叛逆、忧郁等丰富情感的眼神里传递出主人公内心矛盾挣扎的信息。举手投足间那种孤傲、超凡的气质完美体现了小说中于连的自尊自爱,形象地显示出于连没有一个高贵的出身却拥有一颗比任何贵族都要高贵的心。扮演德瑞那夫人的女演员卡洛尔·布盖,尽管从外貌上与原著中美貌绝伦的30来岁少妇存在一定的想象差距,但其优雅美丽的仪表,具有古典美感的外形以及情感收放的张力表演,把美丽雅致、情感丰富的德瑞那夫人塑造得惟妙惟肖。然而我们也看到,电影中的市长夫人太过成熟,羞涩不够,在与于连的情爱过程中显得过分的热情奔放、轻车熟路,甚至会为了袒护于连会和自己最要好的女伴争吵,还宣称女伴嫉妒她的幸福。从小说读者的视角来看,影片中人物形象与小说中高雅单纯的市长夫人具有一定的差距。

总体而言,1954版的《红与黑》虽然还留有一些舞台剧的痕迹,然而在忠于原著上、对人物细腻的心理刻画上以及严谨有序的情节设置和女主角的选择上,堪称小说《红与黑》的经典影片,更符合文学读者和知识群体受众的心理预期。从现代观众角度而言,观看1997版的人数比1954版要多,无论从影片的观赏性还是影视的故事性上,1997版《红与黑》更迎合大众的口味,电影的拍摄制作更精致、更现代,尤其男演员选择方面其形象与小说描写更相符合,演技也更传神,更为观众所追捧。直至今日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人在线观赏1997版《红与黑》,并因为观赏了电影而反复阅读原著,可见其传播与影响力之深远。

《红与黑》在中国的影视传播,最早是1979年“电视译制片”栏目首次播放法国电影《红与黑》,它是“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批外国译制片之一。工作人员第一天播放外国译制片后,在打扫地下室时,发现了几盘标有“法国故事片《红与黑》”字样、锈迹斑驳的影片拷贝铁盒。仔细察看,拷贝质量完好无损,于是被选中作为译制片。这套从地下室翻出来的电影拷贝,就是1954版《红与黑》,它是“文化大革命”前法国驻华大使馆赠送给中央电视台的文化交流礼品。影片在中国各大城市先后放映,于是“红与黑”三个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众多读者观众对小说《红与黑》的阅读兴趣,也让司汤达的《红与黑》走进了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中心领域,并掀起了一股《红与黑》研究热潮,为文学经典的传播做出了贡献。2000年中国电视剧《红与黑2000》由徐州电视台出品,在中国各大电视台播映,使法国名著《红与黑》的文学与文化概念在中国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读者观众中广为传播,得到普遍认知。《红与黑2000》写的是中国年轻人的故事,但其实是司汤达《红与黑》的中国电视剧翻版。剧中讲述了一个中国“于连”的奋斗史。农家子弟于书成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富裕生活和社会地位。为了父亲的缘故而结婚一事被揭发后,他遭到学校除名。于书成做了一张假文凭,改名于杰,开始了他在繁华的南方都市里的冒险生涯。金运公司女老总穆佳表面上乐善好施,积极支持教育事业,暗地里却是个阴险毒辣的毒枭。她喜欢于杰,不断用金钱、美色、权力诱惑他。在她的推荐下,于杰去大学应聘,得到校长赏识后得以施展才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金钱与地位,还获得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向小小的爱慕并与之结婚。于杰在真情、欲望和良心之间不断徘徊动摇,也在情感与欲望的漩涡中迷失了方向。他在穆佳的引诱下不断沉迷,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最后失去了他人的信任,也失去了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与《红与黑》中于连所不同的是,于杰最后在向小小爱的感化下与穆佳彻底决裂走向新生。《红与黑2000》电视剧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显然说的是法国1830年于连的故事在中国2000年的再现。电视剧的播映在中国观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让文学爱好者以及普通中国百姓知道了法国作家司汤达及其名著《红与黑》,换言之《红与黑2000》的播映对在中国传播司汤达及其小说《红与黑》起到了普及的作用。

除了影视以外,《红与黑》的传播还表现在戏剧领域。戏剧舞台上的《红与黑》最早可以追溯到1956年与1958年3、4月间上海飞鸣越剧团改编演出的越剧版《红与黑》,剧本取材于司汤达的同名小说。市长雇佣了家庭教师陈中(陆锦娟饰演),但对陈中趾高气扬且百般侮辱。个性孤傲的陈中,决定以勾引市长年轻夫人(李蓉芳饰演)而行报复。当他与市长夫人的恋情被人写密告信揭发后,怒火中烧的市长本想杀死二人,但又怕家庭绯闻使自己的名誉受损,更怕因此而失去自己市长的地位,便以恶毒的手段折磨陈中,使他在痛苦的环境中难以生存,最后只能被迫出走。越剧版的《红与黑》在故事情节和内容的构思上,可以说是纯粹的司汤达《红与黑》的翻版,唯一不同的是编剧将法国的故事变成了中国市民故事,其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都具有了中国元素。越剧以唱为主,唱腔清丽婉转,感情真切,准确地表达了人物的情爱以及复杂的心理,情节内容与越剧的抒情性融为一体,给人以全新的艺术感受。越剧《红与黑》的上演,在当时传统曲艺广为流传的中国,引起了一定的轰动效应。戏剧以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来演绎西方文学名著,使中国观众对司汤达与《红与黑》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了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多个城市的许多剧团,都有改编或模仿《红与黑》情节内容的舞台剧上演。较具影响的有2007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改编的作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扛鼎之作的同名话剧《红与黑》。该剧于2007年8月在上海安福路话剧中心首次上演,导演雷国华,编剧刘永来、雷国华,主演李宗翰和温阳。话剧叙述的背景和内容与小说基本是一致的,讲述的是19世纪30年代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波旁王朝,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势力斗争纷纭而复杂,于连作为下层市民木匠的儿子,英俊漂亮,聪慧敏锐,在市长家里做家庭教师,不甘心自己寄人篱下的生活,为报复傲慢的市长而勾引其夫人,在与夫人的交往中也被夫人的温情母爱与情爱所感动,欲罢不能。当二人的恋情被发现后,于连不得不离开家乡,独自来到巴黎奋斗。在巴黎他获得了侯爵女儿的芳心,正当他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市长夫人的告发信使他的希望化为泡影。愤怒的于连赶回家乡,射杀了正在教堂做礼拜的市长夫人而获罪。虽然故事的情节和原著不出左右,但相比较话剧《红与黑》,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社会生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被淡化了,于连与市长夫人、侯爵女儿的感情戏成了剧本表现的主要内容,戏剧的主要冲突不再是于连与社会以及于连的内在心理冲突,而代之以人物之间的感情冲突。话剧改编使《红与黑》由原来的政治小说,变成了一出伪君子的情爱历程戏剧。显然编剧在改编《红与黑》中加入了自己对作品的诠释。与小说和电影相比较,话剧《红与黑》的舞台效果对观众的冲击性更大,真实的人物语言冲突和情感冲突,更加直观地对人物的精神和灵魂进行拷问,于连的外在俊美与内心丑恶形成的鲜明对比,对人物起到了直观否定的价值评判。话剧《红与黑》中人物的直接对话形式,折射的是世界文学名著与中国观众的直接对话,观众与自己内心的直接对话,于连的悲剧起到了如同古希腊悲剧中的让观众心灵净化的作用。话剧《红与黑》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创新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舞台艺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