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第七卷)当代卷(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外国当代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综论

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在当代呈现出比先前更为复杂的景象。这里面有文学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就内部原因而言,文学思潮空前繁多,彼此间的碰撞空前激烈,创作手法翻新的频率加快,新老样式交替、交融的现象扑朔迷离。就外部原因而言,空前动荡的人类社会,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以及商品文化的侵袭,都给文学作品的生成和传播带来了考验。仿佛这一切还不够迷乱,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去经典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困惑,甚至谈“经典”色变。当然,有利于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的新因素也同时涌现,如文学与电影的互融共生成了常态,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互相借鉴、互相交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文学经典作品经由影视媒体传播的形式空前多样化、艺术化,等等。鉴于这一错综复杂的局面,本章拟从经典化与经典性的关系、世界战争带来的反思,以及影视媒体的革新这三个角度切入,勾勒外国文学经典在当代生成与传播的轨迹,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要讨论当代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还得从“去经典化”浪潮说起。不清除“去经典化”所造成的困惑,就失去了本书论题的立足点,即经典是存在的,是有价值的,是以其内在思想深度与艺术品格为前提的,而且在当代仍然有其生成与传播的土壤、途径和价值。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内外学术界都流行着一股“去经典化”的浪潮,即抹杀文学经典作品跟非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无视文学作品中审美维度的特殊作用。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把莎士比亚的名剧与香烟广告等量齐观。这一现象标志着一场深刻的、全球性规模的人文学科的危机,就像张隆溪所指出的那样:“这一被称作人文学科危机的潮流并非仅仅是时运不济和环境不佳的结果,而且还出自文学领域的内部——一些专治文学和文化理论的学者从内部质疑了文化传统的价值与合理性。”[1]这种“来自内部的质疑”被张隆溪视为对经典的最大威胁:“按照传统的观念,经典是道德、社会和精神价值的载体,是圣伯夫早先所说的‘趣味的殿堂’,然而如今却备受攻击,被视为压迫者意识形态的化身,代表着父权、居统治地位的精英或殖民主义帝国的利益。”[2]面对这股“去经典化”潮流,也有不少学者发出了反击的声音,但是往往不能击中要害。依笔者之见,要捍卫经典,就必须从驳斥“去经典化”学说的主要依据入手,否则就无法釜底抽薪,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从经典化与经典性的关系入手。

[1] Zhang Longxi,“Valeurs,Défense,Crise et Avenir des Sciences Humaines”,Diogène,Vol.229-230,(janvier-juin 2010),p.11.

[2] Ibid.,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