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理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研究方法

本书拟在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相结合、实证研究法与规范研究法相统一的优势,力求在多元研究方法的互动与配合中,实现对社会救助立法理念和具体救助制度完善的阐释与剖析。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自西学东渐之风始,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具体制度的学习与借鉴就成为我国社会发展或科学研究中的惯性进路。

无论是西方的社会契约理论、社会权利理论、社会连带理论、多元化的福利理论,还是先进的福利制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都将成为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理念研究和具体制度完善的重要参考。但任何理论和制度都有其扎根的特定土壤,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国情民意、精神信仰以及政治经济环境决定了社会救助立法理念提炼的向度、制度建构完善以及路径选择,不仅要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东、中、西地区)的实际情形而因地制宜,而且要在不断的实践检验中予以甄别、改进和完善。

(二)多学科交叉分析法

社会救助是多元社会关系的混合,要对其予以理性认知、提炼出合理的理念以及建构完善的制度,就必须立基于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之中,进行多维度、多学科的思考与研究。

社会救助立法理念的研究不仅涉及法学,亦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应发挥各学科分析法的优势,从伦理学视角探求方法的进路和理论高度,对社会结构、社会冲突及社会整合等社会问题予以关注,亦需要在中西福利制度发展史中汲取灵感与养料。

(三)实证研究法与规范研究法相统一

实证研究法与规范研究法的统一是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社会救助立法理念和制度的研究亦不可或缺。

具体而言,本书着重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相关资料予以搜集和整合;运用规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社会救助立法理念、向度及其制度建构或完善予以合理的探究;运用实证研究法对相关数据和制度实效予以分析、论证等,进而实现对社会救助立法理念、向度及其制度建构完善的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阐释与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