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以上在对清末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原因及在日本的留学状况等简单介绍后,探讨了戴季陶与日本的关系,尽可能地阐明了其日本观的形成过程。最后总结一下:日本对他来说是何种存在?日本留学经历在其人生及日本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清末,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是清政府政治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为了拯救清王朝的衰亡。在当时国内外的形势下,日本因学习西方文明而取得了近代化成功,成为清王朝及留学生理想的留学国度。清王朝在派遣留日学生的同时,又招聘大量日本教习在中国内地教授中国人近代化知识。在这种背景下,身在中国内陆四川省的戴季陶得以与日本邂逅。
戴季陶因在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必经之路——科举考试中失败,从而进入为日本留学而设立的预备学校,又因在受到开除学籍处分时得到日本教习的帮助,因此开始憧憬日本先进的近代文明。日本留学成为其接受教育及出人头地的唯一的机会,这样其必然地从很早就开始对日本产生兴趣。戴季陶在感受性最强的时期东渡日本,阅读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并利用少年期学习“国语”的经验以及养成的国学功底,在日本古典学习上苦下工夫。运用其超群的日语能力致力于法学专业的学习,与日本社会多方面人士深入接触,这些都成为其理解日本的基础。回国后,戴季陶从做孙中山的日语翻译开始,作为日本方面的专家逐渐成为国民党内重要人物,并在政界得到晋升。另外其所学的法律知识后来为中华民国法律的制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国立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戴从笕克彦那里获得了对于神权思想的感性认识,并在后来认识到国民信仰的重要性,将三民主义作为一种信仰提升到国家理念的位置上。总之,在其一生中,日本始终是一个为他个人获得成功极具重要意义的存在,而日本留学经历正是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出发点。
但是,由于与韩国李公主婚约的失败,使这位年仅十八岁的青年处于国际政治的旋涡之中,不仅在精神上深受打击,不得已退学、回国,并对其以后的日本观产生了影响:亦即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沦落为殖民地的朝鲜的悲惨,以及因唇亡齿寒而导致的中国存亡危机。回国后,他对国际形势非常关心,对被日本吞并的朝鲜深表同情,并积极协助朝鲜的独立运动。[1]戴季陶成为记者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正是论述日韩合邦的性质及其与中国存亡关系的《日韩合邦与中国之关系》。[2]在此文章中,戴季陶运用在留学期间养成的国际见解,从国际视角对中日韩关系进行了剖析。
在人格形成期,戴季陶以一介学生,与日本的一般市民进行交流,增强了对日本的感性认识。四年的留学生活,经历了许多的喜怒哀乐,对他来说,“日本”时而成为其救世主,时而又将其抛弃。但是如果没有此时期其对日本获得的感性认识,日后就不会对日本产生深刻的理性认识。总而言之,与众多的留日学生不同,戴对“日本”这个题目一贯甚为关心,且以日本为明确的认识及研究的对象,其结果就是为他能够内在地全面认识日本人的文化、民族性及把握、论述日本人的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3 裕荣庄 槟榔屿(庇能)会议原址,《光华日报》创刊地。
[1] 胡春惠:《韩国独立运动在中国》,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76年,39页。
[2] 戴季陶:《日韩合邦与中国之关系》,《中外日报》1910年8月5日,桑兵、唐文权等:《戴季陶辛亥文集》上册,30—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