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是车 汇率是马:中国宏观经济评论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美经济同喜同忧 原文刊于《财经》2002年第9期,2002年5月5日。

5.8%的增长速度,对中国经济来说显然是太低了,但对美国经济来说则是太高了。从去年年底到这个数据公布以前,分析师一直在调高对2002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但4月27日公布的5.8%的增长率仍然大幅度高于最近的平均预测。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中国。在去年11月前后,对中国经济2002年增长率的预测一般是6%~7%(那时我的预测是6.5%),说到7.0%已经是很乐观的估计了。在第一季度的7.6%的GDP增长率公布以后,对全年增长率的最低预测也高于7.0%。

这里有必要谈一点技术问题。说到美国GDP的季度增长率,一般是指比上季度的增长率折年率(季度增长率折年率是增长率加1的4次方再减1)。计算比上季度的增长率时,首先要对原始数据(定基比指数)做季节调整以消除季节因素。中国目前公布的增长率基本上是比上年同期的增长率,即同比增长率。根据过去公布的同比增长率数据再加一些技术处理包括季节调整,可以计算中国GDP的季度增长率。这个增长率的好处在于它反映了最近的变化情况,坏处是它会放大误差,包括原始数据的误差和技术处理的误差,所以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也要求数据本身比较平滑一些。按我的计算,中国第一季度的GDP季度增长率折年率为11.6%。考虑到可能的误差,说10%以上应当是比较可靠的(注意误差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

仅仅就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来说,中国和美国都有喜出望外的感觉,甚至可以说好得难以置信。中国的这个感觉不很强烈,原因在于大家谈论的是7.6%这个同比增长率而不是高得多的季度增长率。不过,无论对中国还是对美国,对于今年后三个季度的预测,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谨慎的,可能没有人相信后三个季度会保持第一季度的季度增长率。

美国经济的坏消息是第一季度的企业利润令投资者沮丧,导致股市连日下跌。还有3月的一些经济统计数据也显示经济增长的前景仍不明晰。现在最担心的是消费增长的后劲。与这些情况很相似,中国第一季度的企业利润也相当差,此外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显著下降,伴随着消费价格指数的继续下跌。

不过中国第一季度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19.6%。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固定资产投资多增加的数量应当足以弥补消费相对减少的数量。但是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季度和月度数据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情况。首先是波动非常大,从当前的数据来预测以后的情况会有很大的误差。此外,连续几年出现了同比增长率前高后低的现象。因为同比增长率本身已经自动剔除了季节因素,所以连续几年的同比增长率前高后低可能是由统计上的技术问题产生的。从这些考虑出发,对后三个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也难以过分乐观。

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尤其是与事先的社会预期相比较,中国和美国经济都出现了少见的变化。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去年下半年中美企业对经济前景非常悲观,从而大幅度削减存货。美国的季度数据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而中国没有这方面的季度统计,年度统计现在还没有公布。不过从其他方面的数据推测,中国去年的库存也大幅度减少。这一点在本栏目以前的分析中多次提到。

这里用相当篇幅来对比中美两国经济在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表现,一个意图是要说明,现在中国经济的短期波动与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短期波动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在1978年以前,几乎看不到这样的相关性。在此后的20年里,这种相关性逐渐增大,而1999年以来则非常明显。

不同国家经济波动的互相影响,有的是通过货物与服务的贸易以及资本流动实现的,这可以直接观察到,还有一些影响则通过信息的交流而实现。各国经济尤其是大国经济的统计数据,会影响别国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看法,而商品期货如石油期货的价格、股票债券的价格,都体现了交易者对未来经济情况的预测。现在又多了互联网这样一个工具,这使全世界几乎可以同时以很低的成本获得重要的经济信息。可以想像,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将会越来越高。

[1] 原文刊于《财经》2002年第9期,2002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