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必然的经济周期
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预测数,2000年的GDP比上年增长8.0%。这个增长率高于1998年的7.8%和1999年的7.1%。另一方面,2000年四个季度的GDP比上年同期增长率分别为8.1%、8.3%、8.2%和7.7%(第四季度的7.7%是根据累计数字推算的)。这样的季度变化,与工业同比增长率的季度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率,第三季度达到了12.5%,第四季度下降为10.8%,其中12月为10.4%。
同比增长率由于受基数大小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反映当时的变化。例如,2000年GDP的同比增长率一下子从第三季度的8.2%下降到第四季度的7.7%,主要原因是上年第四季度的数字比较大。但是从工业的情况看,剔除季节因素后比上月的增长率,在9-12月的四个月里都很低,平均只有0.3%,折年率3.8%,明显低于过去三年的平均水平。
在前两个月的评论中,我已经对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情况做了分析,主要是强调了库存变化的影响。去年上半年的增长率比较高,GDP同比增长率超过8.0%,这并不表示最终需求的增长率也有那么高,而是部分产品库存增加较多,尤其是石油产品和铜等金属材料。由库存变化引起的生产变化是不会长久持续的。
回过头看,在1998—2000年的三年中,经济增长率有比较大的波动,而最终需求的增长率则要稳定一些。相对于此前20年的情况而言,过去三年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是最终需求疲软。这样的疲软在另一些条件的作用下导致1998—1999年相当明显的通货紧缩。就目前情况来说,价格总水平显著下降的情况有所改变,但是最终需求疲软的情况只有小改善,没有大变化。
在2000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公布以后,有很多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出现了拐点,前几年需求疲软的情况正在发生大的变化。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认为出现拐点的说法,其主要的依据是所谓“比上年同期增长率”,这在分析方法上有大的问题。我们多次提到这个指标的严重问题。说起来是一个小的技术问题,但是多年来,对经济形势的基本估计和有关重要政策的选择都是建立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的。
经济增长出现拐点这个说法本身是一种经济周期理论。50年以前,认为经济的波动有相当规则的周期从而对这种周期进行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方面的内容是如此重要,以至于现在大家还在用“经济周期”这个词,但实际上指的是经济波动。在美国经济中,用很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来分析,结论是没有规则的周期。
从中国的情况看,在1998年以前的20年里,存在着明显的周期。导致这种周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率缺乏弹性。将名义利率固定下来,在货币内生的情况下,经济没有稳态均衡。这是因为通货膨胀率越高,真实利率就越低,从而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大;在需求决定货币数量的情况下,货币也就越多,再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反过来,通货膨胀率越低,真实利率就越高,货币需求就越小,从而通货膨胀率就越低。在一些情况下,即使利率完全浮动,通货紧缩也会按上面的逻辑发生,一个原因是名义利率不能为负。在通货紧缩比较厉害的时候,真实利率可能会相当高。如果人为地固定利率,就会是雪上加霜。
有不少论文分析过所谓“钉住利率”的货币政策。按一般的逻辑得到的结论是,或者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或者通货紧缩愈演愈烈,最后都是货币体系的崩溃。从中国过去的情况看,确实有这样的倾向。当情况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就要借助外生的力量来改变趋势。在1985年、1988年和1993年,中国都出现了通货膨胀无法收拾的局面,最后靠中央文件才把货币数量增长率降下来。所以可以这样总结1998年以前20年的中国经济周期:一个力量是名义利率缺乏弹性导致的走极端的货币需求,另一个力量是以控制货币数量为中心的外生的行政控制。尽管如此,这两个力量并不一定导致经济周期。如果行政控制这一个力量伴随着某种“滞后”,从逻辑上就可以导致周期了。现在看来,导致这种滞后的主要是一些分析经济形势的技术问题和执行行政命令中的一些情况。
最近两年的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利率的调整相对比较及时,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导致经济周期的力量。
从现在的已知事项来估计2001年的情况,需求疲软的情况将会继续得到缓慢的改善,但不大可能出现戏剧性的变化:全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测为7.7%,消费价格指数预测为上升3.0%。预测的经济增长率比2000年稍低一点,主要是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假设实质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一个技术问题是,2000年是闰年,比上一年和下一年多1天。这个情况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在2001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出来以后就会明朗起来。
[1] 原文刊于《财经》2001年第2期,2001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