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传承状况
2005年,“锅庄”作为藏族“民间舞蹈”项目之一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将传统文化事象置于时间链条之中,强调其与特定人群共同体“过去”的历史相关联,并经由“现在”传递给“未来”的世代。但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这些“遗产”往往无法避免地处于衰微或消逝的过程之中。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历经十年浩劫,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嘉绒跳锅庄才在丹巴民间开始逐渐复兴。但由于长时间的中断,加之老一辈锅庄师傅大多已经离世,出现了会跳锅庄的人严重老龄化的现象和传承人断代的状况。以巴底土司官寨附近的邛山一村为例,跳得好的基本都是60岁以上的婆婆爷爷,40多岁的中年人中还有一些能唱能跳的,再往下会跳的年轻人就很少了。即便少数年轻人有兴趣参与,但缺了领跳的师傅也就根本无法跳。
表2.2 巴底邛山一村嘉绒锅庄传承状况表
在太平桥三岔沟地方情况也差不多。整条三岔沟十余个村子共数千人,达到精通程度的锅庄师傅男女合计也就六七十人,能跟着跳的加起来大概也不到三五百人。就当地三木扎一个村来说,锅庄传承人也只有十个左右。2009年春节期间,笔者在梭坡乡苯教自布庙考察当地跳庙会锅庄时,见到过两位专程扛着传统嘉绒盛装来和老人们一起跳锅庄的年轻人。一位是刚满二十岁,才办过成年礼的小伙子,一位是三十多岁的司机。他们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学跳锅庄,已属难得。
嘉绒跳锅庄作为“文化遗产”,生长在民间的文化土壤之中,其传承方式通常是在公共空间和公共事件的集体性实践中跟学跟跳,没有专门教与学的师承关系。由于会跳的老人逐渐离世,加之年轻一代普遍缺乏兴趣,目前各地由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锅庄曲目正在迅速减少,传承状况堪忧。以今天各地流传的古老的传统大锅庄为例,在巴底木拉山的邛山一村、邛山二村和木拉山村,从前传承有好几十首,而现在当地人能跳会唱的只有二十多首;在巴旺的甲居村,人们还会跳的大锅庄只剩下七首;在梭坡宋达村也只有十首左右;太平桥三岔沟由于地处丹巴与小金交界之处,位置比较偏僻,情况要略好一些,当地嘉绒大锅庄大概还流传有三十多首,小锅庄也还有三十多首,其中有小部分源自羌族锅庄。
导致嘉绒跳锅庄传承现状的原因多种多样。十年浩劫对民间文化的破坏当然是严重的,此外还有两个因素产生了更加难以估量的影响:一是汉文化冲击的加剧;二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向乡村的日渐渗透。所谓“纯粹”的传统和民俗已经无处找寻,甚至在海拔3000米处幽僻的墨尔多庙中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