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授信资产组合管理流程
维持关系型融资不可避免地带来信用风险过度集中于某类客户、某个行业和某个地区。几乎每个经济周期中的低迷状态和资本市场疲软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几个)公司或行业集中度的信用风险暴露,其经营困境首先导致其关系银行授信资产组合集中风险显露出来,随即引发整个银行业授信资产组合集中风险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石油工业贷款集中,80年代末欧洲和美国房地产授信过度集中导致市场疲软,到90年代房地产过度借贷诱发亚洲金融危机,使银行家深刻意识到:为有效化解授信集中风险,必须实施资产组合管理,提高资产组合风险调整收益,实现股东价值增值。运用金融创新工具对授信业务本身进行调整,有效将表内信用风险转移出去,降低贷款组合风险集中度,使授信资产业务发展和组合风险管理相辅相成。
一、授信业务发展导致信用风险集中
传统信贷理念认为,银行通过审慎风险分析和完善贷款管理程序,借助于经验法则和良好判断,就可消除贷款信用风险,保证贷款固定收益索取权能顺利实现,资本投入就可无风险地获得预期贷款利息收入。在执行贷款管理程序中,大多数银行都将某一特定贷款违约损失认定为操作原因和管理责任。实际上,贷款事前分析和事后管理监督过程可筛选出高信用度客户,降低贷款组合违约概率。但是,要获得高于无风险利率的收益必然要承担相应风险损失,贷款信用风险不能轻易消除。原因是系统性因素影响,如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水平、总产出等宏观因素对授信资产组合收益直接产生影响。
美联储曾在一份报告中做了这样的说明,信用风险集中通常表现为:某个单独的或相互关联的借款人直接或间接的风险暴露水平异常高;或者是由某种单独的证券或具有相同特征证券担保的信用风险暴露异常高;或者是对某个行业中或受共同因素影响的群体中,具有共同特征的借款人的风险暴露异常高。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券经纪组织及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在1999年12月共同发布的《风险集中管理准则》中,将风险集中定义为:“风险集中是指这样的风险暴露:它可能带来潜在的巨大损失,足以损害一个金融组织维持其核心运营能力。”归结起来,银行信用风险集中形式,主要是信用资产异常集中于:(1)单个借款实体,(2)一群相互关联的借款实体,(3)同属某个地区的借款实体,(4)同属某个行业的借款实体,(5)生产相同产品的借款实体。
传统经济结构背景和传统信贷管理方法本身会导致信用风险集中。由于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演变,导致不同历史时期对不同行业产品需求程度也不同;而且处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行业或企业,分别聚集了不同的资源,这使他们之间存在着相对优势,又由于不同行业历史经验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管理水平;此外,国家政策在某段历史时期会倾斜于某些行业或地区,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在一起,导致某一群相互关联的企业,或某个行业在某个历史阶段平均盈利水平会比其他企业群体要高。在这种背景下,传统信贷管理模式下,基于单笔资产进行信用评价,必然向特定阶段“明星公司群体”收敛,由此产生了大量信贷资产在相同时段过多地集中于这个群体,形成信用风险集中。当整个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使这些明星企业群体优势丧失,授信资产集中就会带来巨大损失,可能危及银行维持核心运营能力。
银行专家管理制度也从主观上导致了信用风险集中。银行贷款发放和管理依靠大量专业信贷分析人员,他们通常积累了分析某一行业、某类客户或者某一区域经济的丰富经验,成为这一领域专家,而且信贷管理人员的经验越丰富,资格越老,决策权也越大,越能影响银行的贷款投向政策。因此,银行信贷管理过程存在着强烈个人偏好影响,专家总是注重他们所熟悉的客户和熟知的领域,这很可能导致一家银行的信贷业务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于是产生了信用资产的行业、地区以及客户集中风险问题。
银行市场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入变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延续至今的金融脱媒现象,表明投资级公司(investment grade firms)不愿像过去那样倚重银行借款,而转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这使银行从信用等级高的客户获取较高利差收益的机会在减少。银行在未改变授信业务占主导业务结构模式下,为保持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满足股东及利益相关者增加收益的要求,不得不转向那些信用等级较低的授信客户,而这使银行信用风险无疑在增大,为有效管理信用风险,银行必须加快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发展,减轻授信业务比重过大的不利影响,同时加速改变传统信贷管理模式,尽快抛弃传统那种逐笔交易(transaction-by-transaction)“发行并持有到期”(originate-and-hold-to-maturity)的管理方法,寻求有效利用市场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管理方法。
二、授信资产组合管理的基本条件
信贷组合管理理论假定个别资产的收益呈正态分布,利用下列公式可求出资产组合的平均收益和资产组合收益的方差:
上式中,是资产组合的平均收益;Ri是组合中第i种资产的平均收益;xi是资产组合中投资第i种资产的比例;是第i种资产收益的方差;cov(i, j)是第i种资产收益与第j种资产收益之间的协方差;ρij是第i种资产和第j种资产的相关系数。位于资产组合有效边界上的组合,是风险调整收益最高的组合,有效边界的斜率反映了该组合的一种标准收益比率,称之为夏普比率(Sharp Ratio),计算公式如下:
在给定风险水平下获得更高预期收益,或者在给定预期水平下降低风险,这对组合经理来说,是一个十分诱人的理论。但是,将标准资产组合理论运用于授信资产组合管理存在实施困难(如技术上的、管理上的、市场不成熟方面的),因为银行贷款组合:(1)相关性矩阵庞大、相关性变量不清晰、相关性不稳定;(2)贷款损失非正态分布;(3)贷款跨期性不适应组合理论的单期性;(4)缺少价格发现,贷款价格不一致性、优先性、沉淀资金以及看涨期权都对贷款期限和价值产生影响,而且二级市场狭小;(5)缺乏优质数据。对于股票,人们关注其收益,而对贷款及其他授信资产,人们关心的是预期损失。贷款“发行并持有到期”组合的标准化损失分布非正态,这表明对授信资产组合来说,均值和标准差不是充分的。分析授信资产组合时,必须收集大量数据来模拟损失分布,或者考虑一个特定的、长尾(损失)分布。由于违约概率是公司客户特性、行业宽度(industry-wide)和经济水平几个变量的复杂函数。所以违约风险可用误差来度量。对违约风险暴露情况,损失取决于违约时点上授信资产存量总额、违约预期损失以及违约损失波动。与股票组合不同,授信资产组合,没有直接估计违约协方差的方法。因为绝大多数债务人还没违约,不能简单地收集数据并计算相关性,因而还需要大量精细技术。
通过组合分散化效应,银行可降低组合中单笔资产特定风险,提高组合收益。但系统性风险对组合的负面影响却始终存在,持有信用资产组合并不能使信用风险消失,提高信用资产组合管理水平成为银行家必须完成的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为实现向信用组合管理转变,并达到信用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目标,必须致力于创建四项基本条件:
一是市场条件。市场发展深度、广度和厚度,市场自由交易政策完善,市场参与者众多,对新金融产品需求量大,单一交易不影响市场价格水平。从市场发展角度看,有两个因素制约了信用资产交易和授信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作用:一是贷款交易过程转移贷款的法定权益,银行家要在维持贷款客户关系与处理表内信用资产间权衡;另一个是将信用资产从表内移出的交易过程,无论贷款出售,还是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的完备性和有效性是吸纳银行信用资产的重要保证,而大多数急需管理庞大信用资产的银行金融体系普遍受制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性。所以,所利用的资本市场成熟度非常重要。
二是商业银行内部条件。银行应具有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设施,即:(1)完善的风险治理机制,董事会和高管层高度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并大力提倡运用信用风险缓解技术,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绩效;(2)良好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有效采集和运用信用数据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监控和管理;高效运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与业务流程高度适应的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岗位责任明确并配备合格称职的风险管理人员;(3)先进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建立标准统一、分级合理、调整及时、运行规范的二维内部评级体系;银行大规模地开发贷款管理跟踪系统、贷款定价模型、资本配置模型等;(4)风险量化管理与定性管理有机融入风险政策程序,市场反应及时,风险决策高效。
三是技术手段条件。通过资产证券化,对资产池同质性要求较高,这限制了证券化转移大量异质公司贷款来调整资产组合的可行性。银行只有通过买入和卖出可能的信用资产暴露,或通过新业务和现有业务更新管理来最大化组合风险调整收益。
四是外部监管条件。银行监管当局按照定性和定量标准确定银行监管资本要求总量,银行在符合监管标准条件下,缓解信用风险,才会节约经济资本,减少监管资本要求。
把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运用于非公开交易型的债券和贷款分析中,需要考虑的三个主要因素是:(1)收益的非正态分布,(2)不可观测的收益,(3)难以预测的相关系数。信用组合管理模型从不同角度界定以上三个变量,运用资产组合理论来管理信用资产。
三、授信资产组合建模的基本过程
目前,一些银行通过信用组合模型来实现经济资本计算及其在业务链上配置,通过贷款销售、债券交易、信用衍生工具和信贷资产证券化来支持积极信用资产组合管理、交易定价和定义最低回报率(hurdle rates)、业务单元评价、承销商补偿。在当前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文献中,至少有9种组合管理模型:(1)Bennet(1984)将情景模拟分析法应用于授信资产组合管理中,建议根据资产风险等级实行组合管理,并提议贷款定价要反映借款人对组合风险贡献大小;(2)John Morgan(1989)将资产组合理论运用于贷款管理中,建议用共享全国信用数据库(Shared National Credit Database)替代组合管理理论中市场组合;(3)Chirinko(1991)从宏观经济和行业变量角度考察信用资产组合,肯定共享全国信用数据库观点,并最早通过研究行业贷款损失,得出不同行业违约协方差;(4)穆迪公司(1991)建立了包括32个行业分散化指数(Diversity Index);(5)KMV公司(1993)提出利用组合分析方法研究授信组合风险和风险贡献模型;(6)CSFP(1996)提出用板块法衡量信用组合风险的Credit Risk+模型;(7)Altman(1997)提出与Z评分模型结合使用的信用风险组合模型;(8)RMG公司(1997)推出Credit Manager组合信用软件;(9)麦肯锡公司的Wilson(1997)提出了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模型。
信用资产组合建模过程,即将数据(代表债务人数据的违约概率、代表便利数据的违约事件中的利用和回收率、代表组合数据的违约相关性)代入信用资产组合模型,从而得到信用资产组合的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资本和单个交易的风险贡献(见图4-6)。
图4-6 信用资产组合的建模过程示意图
国际主流银行基于内部评级系统估算违约概率。基于债务人公开数据和相关信息,将债务人分为不同信用等级。资产组合经理获得违约概率的外部主要资源,见表4-1。
表4-1 获取违约概率的主要外部数据源
资料来源:查尔斯·史密森(Charles Smithon)著:《信贷资产组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违约事件中回收率外部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关注最终回收率,即违约债务人显现(即应对违约、实施重组、完成清算或破产敞口)之后的实际回收率;另一类是将常见的回收率定义为违约后已违约工具交易价格,通常期限为30天—60天,见表4-2。
表4-2 违约事件中回收率的外部数据源
资料来源:查尔斯·史密森(Charles Smithon)著:《信贷资产组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从国际金融机构使用的违约损失率,可得到违约损失率反面——回收率,见表4-3。
表4-3 平均违约损失率参数取最近的整数值(%)
资料来源:查尔斯·史密森(Charles Smithon)著:《信贷资产组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违约时利用率(utilization)数据更有限。国际金融机构目前使用的利用率,见表4-4。组合经理都保守地把违约发生时利用率定为100%。Elliot Asarnow和James Marker研究了花旗银行利用率(1987—1991),计算了较低信用等级贷款等值风险暴露(loan equivalent exposure, LEQ),并外推得到较高等级结果,发现信用质量较好的借款人,其贷款等值风险较高。Michel Araten和Michael Jacobs Jr.研究了大通银行利用率(1995—2000),将违约等值风险暴露(LEQ)定义为对未使用信贷额度额外提取部分。如何处理借款人的信贷质量存在两种对立观点,一种认为应对投资级借款人分配较高贷款等值风险暴露,因为他们更倾向于较少契约限制,出现财务危机时更有可能动用原本未使用的额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较低信用等级的借款人更应该分配较高贷款等值风险暴露,因为他们的违约概率更高。影响贷款等值风险暴露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承诺额度期限,离到期时间越长,信贷可用时间就越长,这就增加相关信用风险,动用贷款额度机会就越大。另外,贷款等值风险暴露随信贷质量提高而降低,随离违约点的期限增加而增大。
表4-4 国际金融机构目前使用的利用率
资料来源:查尔斯·史密森(Charles Smithon)著:《信贷资产组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违约相关性是组合管理理论在信贷组合管理中运用的最大障碍,因为违约相关性不能被直接估计。由于大多数公司没有违约,所以观测到的违约相关性将是零,这并不是一个有用的统计结果。可基于产业水平或评级类的可用数据来给出违约相关性的计算,但这是一个不充分的“零散结果”。穆迪Portfolio Manager模型与CreditManager模型都将相关性当做一个外部输入预先假定,而在宏观因素模型(Macro Factor)及Credit Risk+模型则将相关性作为内在输入变量,即在模型不存在任何相关性或协方差矩阵的外部输入,从直观上看,它们一直都处于模型内部(或者说已被预设在模型内)。
四、授信资产组合管理工具
银行一直通过发放贷款并持有到期经营管理方式来不断扩张其资产负债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主流银行开始采用组合管理方式:一是直接将贷款出售给其他银行,或进入贷款二级市场,通过交易解除贷款的信用风险负担;二是实施信用资产证券化,通过售出证券化资产将相应信用风险转移到市场;三是利用信用衍生品转移贷款信用风险。授信资产组合管理,见图4-7。
图4-7 授信资产组合管理示意图
第一,通过信用资产销售和交易来实施信用资产组合管理。贷款交易分为一级市场辛迪加贷款和二级市场贷款交易两类。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客户对银行贷款的综合需求已超过了单家银行贷款能力,催生了银团贷款。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长期借款中有一半是银团贷款。1997年,美国对64家资产超过50亿美元的金融机构调查后发现,59%的金融机构正在使用积极信用组合管理方法,包括组合信用风险分析、贷款风险分类、贷款辛迪加、贷款二级交易、行业分散化、信用衍生工具等。理论上二级市场上买卖贷款是银行降低贷款组合集中度最可行的做法。而现实并非如此,即便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贷款二级市场买卖量也很低,且主要是处置违约贷款。除了法律限制贷款转让外,还有其他限制因素:维持客户关系限制贷款交易、缺乏标准化的交易合同、清算安排、交易价格定价机制、标准化信用评级等,也没有关于贷款违约率、回收率的历史数据。近年来,伦敦贷款市场协会和美国贷款定价公司相继成立,为二级贷款市场交易提供信息中介服务;银团贷款和贷款交易协会(LSTA)规范了贷款交易标准文本、清算和操作规程、市场规则等,促进债务市场中正常/不良贷款交易。
第二,运用资产证券化实施信用资产组合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信用资产证券化已发展成为银行业普遍接受的交易工具。证券化这种批发性金融中介过程,将现有基础金融产品的未来现金重新安排,用新证券代表对原有贷款收益索取权,证券化发行“结构化票据”为银行贷款融资并承担贷款信用风险。银行可通过信用资产证券化将非优等贷款从资产负债表剥离,也可买入证券化贷款来改变信用资产组合风险特征。信用资产证券化释放特定贷款类型信用额度和比例限制。贷款移到表外使银行继续维持和发挥在特定放贷领域资源优势。银行业信用资产证券化,将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紧密连接起来。资产证券化的潜在优势在于:(1)将贷款权益无追索地让渡给一个特殊目的载体(SPV),转移授信组合信用风险,可降低监管资本要求;(2)通过表内重组,提高信用资产组合的夏普比率,使之趋近于有效边界;(3)通过发行贷款资产支持证券,获得从资本市场融资新渠道。但是,贷款证券化在交易过程中未必总能实现证券化的好处,原因在于:通过证券化融资的资金成本可能会高于初始贷款的表内融资成本,导致贷款组合经济成本上升,如贷款所有权让渡引起的法律费用、SPV运行成本、发行票据评级费用、信用增级成本等,这些都将转化为发行票据的成本,反映为发行票据融资成本的增加。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经济体中,若通过贷款证券化降低监管资本,却提高银行总体经济资本,而且让渡贷款所有权可能影响原有关系型放贷业务持续运作。又因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运行效率低下,贷款证券化和结构性交易构建成本和交易成本高,不确定因素增多,可能导致发行失败,损害银行声誉,抑制银行运用证券化工具管理授信资产组合积极性。
第三,运用信用衍生品实施信用资产组合管理。运用信用衍生品交易将信用风险从表内分离,银行通过表外持有信用衍生品和合成资产独立管理信用风险,避免信用风险管理和持有授信资产冲突。使用信用衍生品可克服信用风险管理、组合管理和经济资本管理过程中因获得并持有贷款、处置贷款权益产生的诸多制约因素。信用衍生品交易从表外支持银行传统授信业务,授信业务不再受限于其承担信用风险能力的制约,授信资产通过表外或有权益索取权安排实现风险对冲,贷款组合管理以很低的交易成本,通过持有表外复制信用风险暴露及或有索取权而实现。信用衍生品独特之处在于:信用衍生品交易合约转移贷款信用风险,而贷款法定权益并不转移,仍保留在银行表内,信用衍生品交易合约是通过表外持有信用风险对冲或者对信用损失的或有索取权来管理信用风险;贷款的名义额、期限、优先求偿权或不能准确预知情况下,由交易双方在信用衍生交易合约中事先约定。信用衍生品可用于减少对指定债务人组合风险暴露,或者通过综合地接受来自组合中不占分量的产业或地区的信用风险来使组合多样化,通过“合成式”证券化,迅速改变信用暴露的风险及收益特征。银行不仅可在授信资产业务领域发挥专业化优势,获得规模经济利益,也可在信用衍生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更好地管理和分散授信组合信用风险。
基于信用衍生品的积极信用资产管理实践可以概括为:通过信用衍生品分离和隔离信用风险,实现信用风险的交易、对冲和重组。通过使用信用衍生品和信用衍生结构,无须改变资产负债表,就可重组授信组合信用风险,在表外改变整个资产负债表风险状况,提高授信组合风险调整收益水平。
五、信用风险报告的形式及内容
风险报告的作用是:确保银行管理层清醒认识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相关性,传递董事会确定的风险偏好;实施并支持一致的风险语言/术语;使员工在业务部门、流程和职能单元之间分享风险信息;明确员工在实施和支持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责;利用内部数据和外部事件、活动、状况的信息,为银行风险管理和目标实现提供支持;保障风险管理信息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或同级风险管理者、监管当局以及投资者报告。
风险报告需要满足监管当局和自身风险管理与内控需要,满足信息披露的风险汇总和报告流程。有效信息披露可促进市场约束的实现,减少市场参与者决策的盲目性。内部信用评级法、信用风险缓释技术和资产证券化的使用都以全面信息披露为前提条件,这对市场参与者认识银行风险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及其有效性十分重要。风险报告/信息须具有全面性、相关性、及时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实质性的特征。
风险报告路径是为银行各层面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而设计的风险报告路线。纵向看,风险信息/报告在不同级别之间传递;横向看,风险信息/报告也需要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交流。良好的风险报告路径应采取纵向报送与横向传送相结合的矩阵式结构,即本级各部门向上级行对口部门报送风险报告的同时,也须向本级行的风险管理部门传送风险报告,以增强决策信息系统真正实现风险信息/报告的多向化、交互式传递,在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独立性的同时,确保管理层对主要风险实时监控。
风险报告从使用者角度看有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内部报告通常包括:评价整体风险状况,识别当期风险特征,分析重点风险要素,总结专项风险,配合内部审计检查等。外部报告内容相对固定,主要包括:提供监管数据,反映管理情况,提出管理措施建议等。
风险报告在内容上可分为综合性报告和专题报告。综合性报告是各单位针对管理范围内、报告期内各类风险与内控状况撰写综合性风险报告,主要包括辖内各类风险总体状况及变化趋势,分类风险状况及变化原因分析,风险应对策略及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建议等。专题报告是各报告单位针对管理范围内发生的重大风险事项与内控隐患所做的专题性分析报告,应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大风险事项描述(事由、时间、状况等),发展趋势及风险因素分析,已采取及拟采取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