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合作的延续——“5·12中心”的进一步发展
紧张有序的紧急救援工作在5月底告一段落之后,“5·12中心”便开始着手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那就是积极介入到灾后重建服务中去。5月29日,“5·12中心”在河研会召开了地震紧急救援工作总结会议。[1]会议宣布“5·12中心”的紧急救援行动已经结束,决定自5月30日起停止救援物资调配和志愿者招募。与会者肯定了联合行动网络的成功,但是关于512中心何去何从,存在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认为,“5·12中心”已经完成紧急救援的使命,应当关闭;另外一种认为,这个网络能够持续运作,作为民间组织在四川开展重建工作的信息平台和支持平台。分歧的观点在会议上引起大量讨论。经过数家本地NGO的“力挺”,与会者同意:“5·12中心”完成了它的第一阶段的工作,而且它的功能有利于灾后重建工作更加有效、有序,因此是必需而且必要的,但是具体的工作形式需要另外讨论。
6月14日,30多个机构及志愿者组织出席了在河研会举行的“5·12中心”成员大会。会议决定对“5·12中心”的成员机构进行重新登记确认,其方式是参与者需要签署一份合作备忘录才能成为正式成员。每个成员机构推荐1名代表,组成“5·12中心”联席会议,作为中心的最高权力机构。联席会议推选5—9人组成中心协调组。协调组推选3人担任协调人,在联席会闭会期间负责中心日常工作的决策和管理。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并专聘办公人员具体负责日常事务。
在后来的讨论中,中心的管理框架得到逐步完善。监督人制度被引进来。3名监事负责对中心的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为了提高监督的效力,监事可以单独行使职责。同时为了提高中心的运作能力,协调组有权决定聘请关注民间组织发展的资深人士担任中心顾问。
图5-2 “5·12中心”第二阶段组织结构
新组建后的“5·12中心”宗旨为致力于为民间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团队在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中“有序参与,有效服务”提供支持和信息分享。这将通过信息资源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物流服务、公共宣传服务和专项调研等工作来实现。面对难以预期的灾后重建进程,中心将以项目方式运作,办公室仍然设立于河研会,未来的项目财务也将委托河研会管理。
就这样,在没有专用办公室,没有专门团队的情况下,“5· 12中心”踏上了重建的征途。一年过去了,他们的辛苦努力如今已经硕果累累。以下是他们在一年中所开展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
一、信息服务
(1)信息平台。在紧急救灾时期,“5·12中心”在河研会网站下开辟了一个专门网页,用于传播民间组织参与救灾的相关信息。为了提高传播效率,在南都基金会的支持下,一个专门网站www.512ngo.org.cn建立起来,内容涵盖“‘5· 12中心’工作”、“政策法规”、“社会组织服务信息”、“志愿者故事”等。项目团队还根据中心的工作进度不定期制作工作简报,提供给合作伙伴及上载到网站,使相关伙伴能够及时了解中心的工作状态。1个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相关信息,并管理网站内容。
(2)中心每月举行一次成员联席会议。成员组织通过联席会议对中心的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回顾,讨论工作计划;联席会议也是成员之间交流信息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3)利用宽广的网络关系,中心绘制了“救灾地图”并提供网络浏览和下载,准确提供了各类民间组织参与四川救灾与重建的项目分布情况,极大地便利了机构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4)接待参与和关注灾后重建的民间组织、志愿者团队、社会爱心人士和新闻媒体等,向他们介绍灾区救助、灾后重建政策、民间救助工作等情况,并为进入灾区开展救助工作的机构提供信息服务。
二、成员学习
推动成员有组织地学习也是中心的重要工作目标。一种方法是推动成员内部的工作互访。自2008年10月开始,“5·12”服务中心与成员机构合作,以每月一次现场考察交流会的形式,组织民间组织和专家团队至合作机构项目点实地考察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学习好的经验,并就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提出意见和建议。
另外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举办与灾后重建相关的研讨会和培训工作坊。为了加强志愿组织的能力建设,中心多次举办志愿者培训,形成《救灾应急状态下的医院志愿者管理与培训》、《志愿者手册》等培训教材和管理参考资料。同时,中心也主办和协助举办数期大型研讨会,例如2008年11月的“公共危机与公众参与研讨会”,2009年2月的“震后重建融资机制讲演会”,2009年5月“社区灾害管理规划操作工作坊”等。
这些学习的机会也增进了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三、咨询服务
在成员组织中,一些草根组织缺乏重建工作的经验和资源支持。为了支持他们的发展,中心利用专家网络和资源网络努力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并帮助他们寻找资助方。例如,一个成员组织——绵竹民生合作社——是由绵竹市广济镇的青年农民积极分子在地震后建立的草根公益组织。中心多次为其提供专家咨询意见,并组织资深的公益事业人士前往绵竹考察和提供现场指导。也是通过中心的撮合,合作社和另外一个公益组织大邑兔王扶贫研究中心就养兔扶贫重建达成了合作意向。
咨询服务同样对非成员组织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并不熟悉四川的国际组织,甚至是国内组织。在打算开始在四川开展重建工作之前,他们也常常来到中心寻求如何有效地在本地实施项目的建议。
四、民间救灾和重建的对外窗口
作为四川地区最有影响的民间重建支持组织之一,中心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四川民间重建行动的对外窗口功能。“来震区工作和考察的国内外各类社会组织几乎没有没到过‘5·12中心’的,而且来过一次后往往多次回访,不仅要求介绍情况而且希望给予各种帮助。例如某某国际NGO请中心推荐合作伙伴并帮助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国际仁人家园在‘5·12’平台上寻找落地的NGO组织等等。”[2]中心也为外地民间组织在成都的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分享、会务联办协办、机构联络、联系培训场地等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中心网站共发布各类信息890多条,制作22期简报,为100多家机构提供了联络服务、交流服务和后勤支持。接待参与和关注灾后重建的各类组织共计402批次。
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参与到中心的活动中。100多个民间公益组织与中心建立了常规联系,中心的成员机构也由新组建时的21个发展到了今天的41个。中心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绩效很快获得了基金会的青睐。南都基金会为它提供了为期一年的运行经费支持。在专项基金支持下,中心的组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建立了一个3人专门项目团队来负责运营。
2008年12月,中心获得《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2008年度组织奖。不仅如此,它也得到了官方一定程度的认可。同一个月,中心被成都市团委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授予“成都市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组织”称号。
以上我们以比较简要的方式考察了“5·12中心”在地震紧急救助阶段结束后的发展。从上述内容中我们会发现,“5·12中心”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蜕变”,这里的变化是指它在原有合作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地实体化,从一个临时性的节点转变为一个常设性的服务平台——简单来说就是转向了正规化正式化。这一转变过程实际上非常有趣,我们注意到时至今日“5·12中心”已经更像是一个具有自己使命和目标的支持型组织或机构,而不是一个名义上的联盟体。这从它所开展的四个方面延续活动中都可以看出来。事实上“5·12中心”也正在扮演一个民间公益组织在四川的当地枢纽的角色,很多与民间公益组织相关的活动(无论是涉及成员单位或是非成员单位的)都会找到“5·12中心”寻求信息、咨询等各方面的支持。“5· 12中心”与其成员单位之间没有直接的统属关系,所有工作都以合作方式开展。中心以纵向连接的方式与自己的成员单位相联系,而与其他非成员的组织或网络发生联系时,则起到一个横向连接的作用——其成员单位可以透过中心来与其他组织或网络发生对接。一言以蔽之,“5·12中心”是一种在相对松散联盟基础上保持紧密合作机会的特殊联盟形式。
如果说“5·12中心”最终脱胎于合作网络,在原有网络基础上将自己的服务独立化专门化。那么“5·12中心”这一特殊的联盟形式的效果和效率如何呢?这里我们不想通过工作成果的罗列来解答这一问题,因为“5·12中心”在最近一年中的工作成果已经得到非常多的肯定。我们希望从一个侧面来回答上述问题,那就是这一特殊联盟的效果和效率可以从其存在的合理性来透视。接下来的一节中,我们将就这一合理性进行具体分析。我们认为,某种程度上对合理性问题的解答,正是对解答另一个延伸问题,即民间公益组织联盟如何保持其可持续性,提供了思路。
[1] 参考《5月30日四川“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通告》。
[2] 摘自杨团:《四川“5·12中心”:大震震出的优秀NGO联合体》,载《南风窗》2008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