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根据米歇尔·昆勒(Michael Köhler)在《后现代主义:一个概念史的考察》(载《美国研究》1977年第1期)中的考证,以及其他一些学者(如G.霍夫曼、M.A.罗斯)的考证,“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34年出版的菲德里柯·德·奥尼斯(Federico De Onis)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

1945年,J.哈德那特在一篇题为《后现代房屋》的文章中也使用了“后现代”一词。文章写道:“我将不为我的未来的房屋想象一个浪漫的主人,我也不捍卫我的委托人的那些与‘人性’有关的怪癖偏好。不,他将是一个现代的主人,一个后现代的主人,如果这样一件事是可能的话。解放所有的敏感性、幻想或空想,他的观点、他的趣味、他的思维习惯对于一个集体工业的生活模式来说将成为最必要的,……他将为自己要求某种内在经验,使自己从外在的控制中解放出来,从集体共识的污染中超脱出来。当世界被社会化、机械化和标准化之后,机会将还可以在家中发现。”[2]

在1947年出版的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著《历史研究》中,再次出现这个词。在汤因比那里,“后现代”标志西方文明史中的一个新的历史周期——西方统治告终,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和天主教教权衰落,非西方文化抬头、壮大。

20世纪50年代,诗人C.奥尔森将四五十年代出现的一批不同于艾略特诗风的新诗歌称为“后现代主义”。

在1959—1960年的两年中,文学评论家I.豪和H.列文首先在争辩中使用了这一概念,不过是在否定的意义上使用的。他们忧心忡忡地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伟大的现代主义的倒退。

首次明确地在肯定的意义上使用“后现代主义”一词的是I.哈桑和L.费德勒等人。费德勒将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激进的文化潮流(后人道主义、后男权、后英雄、后白种人)融为一体。他以主张大众文学为名,试图对正统的现代主义文学传统提出挑战。而哈桑则将后现代主义与他的“沉默文学”(the literature of silence)联系起来。哈桑认为,两百年以来,西方文学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否定艺术、形式及语言规范的文学,他称之为“沉默的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即是这种“沉默文学”的继续。

20世纪70—80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向全世界蔓延,并且从狭窄的文学墙围中走出,成为一种广泛的文化思潮。丹尼尔·贝尔从文化角度看待后现代主义,视后现代主义为必然发生的后现代性文化。F.杰姆逊则将后现代主义看作“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认为正是这种“文化逻辑”导致了当代社会和文化的转向。

1979年,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出版《后现代状态》一书。该书的英译本附有《对“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回答》一文。该书对于后现代主义在欧洲大陆的扩散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书中,利奥塔将后现代主义与知识批判和反基础主义认同起来,这标志着后现代主义正式进入哲学论坛的前台。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由福柯、哈贝马斯、利奥塔、罗蒂等哲学巨匠发起的有关“什么是启蒙?”以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大讨论,则将后现代主义的其他理论方面拓展出来。

此外,在当代哲学家中,也有人将所有拒斥现代逻辑实证主义的后实证主义思想家都称之为“后现代的”,[3]其思想先驱可以追溯到尼采和海德格尔。美国学者R.帕尔默就认为“海德格尔是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者”。

上述考察表明,“后现代主义”实际上至少可以从下述三个层面上加以理解:文学艺术上的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上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对于文学艺术上的和社会文化上的后现代主义人们已多有论述,但对于作为这一思潮的理论基础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则鲜见专门的理论考察(就我们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4]本书就试图在这方面做点初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