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7 材料的抗冻性
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抵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
建筑物或构筑物在自然环境中,温暖季节被水浸湿,寒冷季节又受冰冻,如此多次反复交替作用,会在材料孔隙内壁由于水的结冰体积膨胀(约9%)产生高达100MPa的应力,而使材料产生严重破坏。同时冰冻也会使墙体材料由于内外温度不均匀而产生温度应力,进一步加剧破坏作用。
抗冻性用抗冻等级F表示。抗冻等级是以规定的试件、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测得其强度降低不超过规定值,并无明显损坏和剥落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来确定,用符号“Fn”表示,其中n即为最大冻融循环次数。例如,抗冻等级F10表示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材料强度下降不大于25%,质量损失不大于5%,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的次数最多为10次。
材料抗冻等级的选择,是根据建筑物的种类、材料的使用条件和部位、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的。例如轻混凝土、烧结普通砖、陶瓷面砖等墙体材料,一般要求抗冻等级为F15或F25,用于桥梁和道路的混凝土应为F50、F100或F200,而水工混凝土的抗冻等级要求可高达F500。
从外界条件来看,材料受冻融破坏的程度,与冻融温度、结冰速度、冻融频繁程度等因素有关。环境温度越低、降温越快、冻融越频繁,则材料受冻融破坏越严重。材料受冻融破坏作用后,将由表及里产生剥落现象。
抗冻性良好的材料,对于抵抗大气温度变化、干湿交替等风化作用的能力较强,所以抗冻性常作为评定材料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设计寒冷地区及寒冷环境(如冷库)的建筑物时,必须要考虑材料的抗冻性。处于温暖地区的建筑物,虽无冻融作用,但为抵抗大气的风化作用,确保建筑物的耐久性,也常对材料提出一定的抗冻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