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精神与行为可以分离

家长出现错误的回应方式,说明家长没有深刻地理解自由与规则,走向哪个极端都不对。

一方面,全面的“接纳”肯定不行,不能对孩子的一切都放任自流,要对孩子强调一定的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进而使规则内化,让孩子形成自律,只有自律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另一方面,在维护规则的过程中,需要制止和限制孩子的一些行为。有些家长为了控制孩子,会采取威胁、恐吓甚至欺骗的方法,孩子的行为虽然被制止了,但伴随而来的是孩子对父母的爱产生了怀疑,对自己的人格产生了否定,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

几千年来的教育,似乎都在围绕着这两者打转。

我们传统的教育风格倡导的是克制和忍让,目的是为了孩子能懂得礼义廉耻,懂规矩,更好地融入社会,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孩子的本性,不够尊重孩子的个人感受;而西方的教育更主张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许多被我国传统教育束缚的人很快接受了这种思潮,将传统全部抛弃,从而出现了许多以“接纳和自由”为名的溺爱,毁了不少孩子。

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所长,各自道出了某种教育的真谛,但是,若只取一方,有所偏废,孩子就会出问题。

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

还记得第一章里我们讲到的家庭教养风格的象限图吗?满足过度是溺爱,要求过度是严厉,既有满足又有要求才是第一象限的和谐。可是对于孩子的某种要求,家长应该怎样回应呢?肯定是有些可以满足而有些不能满足,不能满足的时候,怎样做好接纳呢?

我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直到看到美国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提出的“人类终极自由”理论时才顿悟。

维克多·弗兰克尔曾经在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的犹太集中营,由于他发现了“人类终极的自由”,所以无论纳粹如何折磨他的身体,他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在集中营里活了下来,并移居美国,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理论。

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是独立的,能够超越肉体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他可以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或者说,在遭遇与对遭遇的回应之间,他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和能力。

对于弗兰克尔的理论,我在健身时深有体会。在跑步机上运动30分钟,确实是一件相当枯燥的事情,如果是单纯地跑步,就需要动用意志力忍着,虽然完成时出一身汗的感觉很好,但中间过程毕竟痛苦。然而健身房安装了电视机,看着电视健身,好像30分钟一会儿就过去了,并没有什么痛苦的感觉。同样的30分钟,为什么感觉会不同呢?这就是弗兰克尔理论的原理,人类的精神感觉可以与身体和行为无关。前一种30分钟,行为是健身,而精神无聊;后一种30分钟,行为是健身,而精神是看电视的愉悦。

科学家还研究了一种奥运银牌现象:一位有金牌实力的运动员,由于发挥失误而获得银牌;和一位有铜牌实力的运动员,由于超常发挥而获得银牌,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都是获得银牌,两个人获得的精神收获完全不同。

在实践中,只要把对孩子的回应分解为精神回应和行为回应两个层面,家长在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分别给予孩子不同的回应方式,就可以非常容易地解决前面所述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