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骨科
丝带蕨
【学名】Drymotaenium miyoshianum(Makino)Makino
【分布】中国台湾、浙江、广东、湖北、湖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识别】丝带蕨属仅1种。本种与水龙骨科其他种类的区别是,叶1型,线形,革质,孢子囊群线形,在主脉两侧各成一行,生于主脉两侧深纵沟内。
【栽培】忌阳光直射。孢子播种、分株繁殖。
【特色】小型附生蕨类;叶呈丝带状、下垂,革质的叶似兰非兰,新叶先端卷曲,故称“丝带蕨”。
【应用】观叶型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本种以往多用作药用植物,可构筑附生景观——固定在树上或石壁上,或用于观光温室的造景,也可盆栽观赏。
槲蕨
【学名】Drynaria roosii Nakaike
【分布】中国西南、华中、华南、华东。
【识别】槲蕨的不育叶近圆形,较小,(2~)5~9cm×(2~)3~7cm,基部心形,边缘分裂成尖裂片,能育叶一回羽状分裂,容易与其他种类区分。
【栽培】喜半荫。孢子播种、分株繁殖。将其放置在室内的一瓦块中,偶尔喷水,即能成活。
【特色】小型附生蕨类。
【应用】观叶型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可固定于树干、岩石,构筑附生景观。
【备注】本种原归于槲蕨科,现已并入水龙骨科,见《Flora of China》。
二歧鹿角蕨
【学名】Platycerium bifurcatum(Cav.)C. Chr.
【分布】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
【识别】能育叶基部(非分叉部分)狭长,二至五回分叉。本种和鹿角蕨P. wallichii Hook.都具有鹿角状分叉,但前者能育叶基部狭长,不育叶小,孢子囊群生于末回裂片先端,孢子黄色;后者能育叶基部宽大,不育叶大,孢子囊群生于第一回分叉裂片之间,孢子绿色。
【栽培】忌阳光直射。分株、孢子播种或组织培养。
【特色】能育叶狭长,似鹿角一样分叉。
【应用】观叶型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可固定于树干、岩石,构筑附生景观。
【备注】本种原归于鹿角蕨科,现已并入水龙骨科,见《Flora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