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礼仪(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任务01 走进幼儿教师职业礼仪教育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要让幼儿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要使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学前期幼儿可塑性极强,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能够敏锐地接收外界的各种信息,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规则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这时开始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幼儿教师是孩子接受集体教育的启蒙之师。教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只有礼仪之师才能造就礼仪孩童。让我们一起走进礼仪之门,明礼、修礼、行礼,用礼仪教育开启自己的幸福职业生涯吧!

案例导入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人们对诺贝尔奖获得者既充满崇敬又充满好奇。有位记者恭敬地问其中一位:“您认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或哪个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平静地回答:“幼儿园。”

记者非常惊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您能学到什么重要的东西呢?”

老者微笑着说:“在幼儿园里我向教师学到了让我终生受益的东西。比如,有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等等。”

听罢,在场的所有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思考与讨论

1.一个站在学术巅峰的人为什么这样推崇在幼儿园里学到的东西呢?

2.幼儿园的教师在哪些方面给予了他最重要的东西?

礼仪知识

一、礼仪的内涵

礼仪,指的是人类为维系社会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它是人们自我尊重和恭敬他人的表现形式和行为技巧,是人们立身处世、赢得人脉的根本,也是塑造个人形象、增强职业竞争力的工具。

礼仪以礼貌为内涵,以礼节、仪式、仪表等为表现形式。

礼貌,即尊重之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维系关系,避免冲突的心理态度。

礼节,即尊重之度,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相互尊重,表示友好的惯用形式。

仪式,即方式程序,是人们为了表示尊敬与隆重而专门举行的,具有特定程序与规范的活动,如迎送仪式,庆典仪式等。图1-1所示为曲阜孔庙成人礼。

图1-1 曲阜孔庙成人礼

仪表,即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服饰等内容。

二、职业礼仪

伴随职业的分化,职业礼仪产生了。人们所言的“行有行规”,大体上指的就是各行各业的职业礼仪。职业礼仪是礼仪在某一特定职业之内的具体运用,主要是指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当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职业礼仪的适用范围仅仅在某一个具体行业之内,如教师有教师礼仪,银行工作人员有银行礼仪,宾馆工作人员有宾馆礼仪……职业人员在掌握基本礼仪原则之外,还必须严格依照其各自不同的职业礼仪来行事。

幼儿教师职业礼仪是指幼儿教师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仪容仪表、人际交往等方面。

资料贴吧

教师职业礼仪的产生与发展

1861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标志着教师作为一种单独的职业开始在社会上出现。有了专门的教师职业,也就有了专门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较晚,直到1903年才有了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武昌幼稚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幼教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这样的宏大目标。至2012年,全国已有幼儿园18.13万所,比2011年增加1.45万所,在园幼儿(包括附设班)3685.76万人,比2011年增加261.32万人。

—《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三、幼儿教师职业礼仪的意义

1.幼儿教育职业的需要

幼儿教师是幼教工作的主体。他们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幼儿道德品质的教育者。幼教工作实践证明,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期是终生教育的开端。这一时期的孩子懵懂天真、心灵纯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幼儿,做学礼、明礼、修礼、行礼的典范。清新、端庄、美丽、大方的仪表,真诚、和蔼、可亲的仪容,得体、文明、规范的仪态,都能使教师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感情,使幼儿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利于幼儿模仿、生成文明的礼仪行为。

观察模仿是幼儿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教师的言行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幼儿观察着、模仿着。而且,由于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的评价有依从性。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因此教师就成了他们学习的标杆。家长在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幼儿说“这是我们教师说的”“我们教师就是这样做的”等,可见,幼儿会毫不怀疑地接受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身上常会反映出教师的某些个性品质。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劳动效果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发展水平。因此,加强教师职业礼仪修养是一名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幼儿教育事业的需要。

案例启示

教师说“他是贼”

某幼儿园一名实习教师因班上一男孩不经同桌允许,私自拿了小朋友的彩笔,就严肃地批评孩子,说孩子是“贼”,并且打了孩子的手心。结果同班的小朋友都对这个男孩子指指点点,都说他是“贼”,更有淘气的小朋友模仿教师的行为,让孩子伸出手来打手心。这个男孩因此不敢再上幼儿园。家长了解情况后,将这名教师告到了教育局。

启示:孩子对人、对事的评价往往是依从于教师的评价,孩子的行为往往是教师行为的翻版。孩子的一个无心之举被教师冠以“贼”的恶名,并受到来自同伴的嘲笑和打骂,在其心灵深处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由此可见,为师者不可以不慎言慎行。

2.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较为扎实的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更要具有爱幼儿、爱幼教事业的事业心,还要具有观察、理解幼儿,与幼儿、家长顺畅沟通的能力等。这是幼儿教师综合职业素养的体现,是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教师的教育才能取得成效;获得教育成功的教师才能成为名师。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呢?用幼儿的话说就是“不发脾气的,不打人的”“小朋友哭了,给小朋友擦眼泪的”“经常帮小朋友系鞋带的”“长得漂亮的”……可见,懂得自尊和敬人的教师最受小朋友欢迎,这里的“自尊”和“敬人”就是礼仪。举止有礼的教师才能得到幼儿的喜欢、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帮助、家长的推崇,从而促进自己职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礼仪训练

一、训练情境

某幼儿园为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礼仪意识,专门组织了一场辩论会。正方观点:“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反方观点:“幼儿年龄小,懂什么礼仪,教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幼儿教师就是看孩子,只要孩子不出意外就行,还教什么礼仪”;“孩子太小,没法教,等他长大了自己就明白什么是礼仪了”。以此情境,组织学生举行模拟辩论会。

二、训练要求

(1)学生自主选择正方或反方,进行自由辩论。

(2)能够联系以前所学的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知识,阐明自己的观点。

(3)通过辩论明确学习幼儿教师职业礼仪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巩固

1.什么是礼仪?

2.什么是幼儿教师职业礼仪?

3.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师职业礼仪?

学习评价

表1-1 礼仪教育开启幸福职业生涯学习评价表

注:优,85分以上;良,75~85分;中,65~75分;较差,65分以下。综合得分为自评、组评、师评3项得分的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