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处于西半球的美国
所有力量的政治性都蕴含于其地理位置之中。
——拿破仑
在一个无政府状态的世界中,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必须是提高或至少维持国家的相对权力地位。退一万步说,权力是发起成功战争的能力,而我们能在地理位置中找到与军事策略、政治策略问题相关的线索。国家领土是一个国家在战争时期的运作基地,暂时休战时该国所占据的战略地位称为和平。地理因素是一国外交政策中最基础的因素,因为地理因素是最为永久、不易变迁的。部长来了会走、独裁者会死去,但山脉依然屹立不倒。乔治·华盛顿带领参差不齐的军队守卫了十三个州,继承者富兰克林·罗斯福已一手掌握整个大陆资源,但大西洋仍然把欧洲和美国割裂开来,圣劳伦斯河仍然被冬天的寒冰冻住。亚历山大一世——“所有俄罗斯人的沙皇”,留给约瑟夫·斯大林这位共产党成员的不只是权力,还有为通往海洋所做出的无休止的奋斗。马其诺和克列孟梭也分别从恺撒大帝和路易十四那里继承了对开放的德国边界的担忧。
国家面积影响着国家在权力斗争中的相对力量。自然资源影响人口密度和经济结构,而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这个国家受封锁影响的敏感程度。距离赤道、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决定了国家距离各个权力中心的远近、冲突地区的范围以及交流沟通的路线。距离近邻的相对位置则决定了潜在敌人的位置与领土安全的基本问题。地势地形影响着力量强弱,因为它与国家团结和内部统一息息相关。气候限制了农业生产、交通条件和国际贸易。因此,所有对一个国家的权力地位的描述都必须基于对其地理条件的分析。
世界大陆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将旧世界与新世界割裂开来,地球表面的大陆由五个大陆岛屿构成。分布于南半球的三块陆地,即澳大利亚、南美洲与非洲都是能为环球航行提供条件的真实岛屿。虽然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分布于北半球的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是真正的岛屿,但由于北极海洋上覆盖冰层,所以在航海意义上被视为半岛。在这两块北部大陆中,欧亚大陆比北美大陆要大得多。前者面积是后者的3.5倍,而人口总数则是后者的10倍。世界上大部分政治力量都集中于温带,距离赤道的相对地理位置不仅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气候,也决定了其与权力中心的邻近程度。虽然洋流、海拔与其他富于变化的影响都会改变正常的气候状况,但总体来说,伟大的历史事件常常发生在中纬度地带;而由于南半球极少有大陆分布于该地带,所以伟大的历史事件通常发生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
面积更大的大陆分布于北部,南半球最大的陆地区域位于热带,这一事实具有显著意义。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军事角度来看,北半球都比南半球更加重要,北半球各个大陆之间的关系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也比南半球大得多。因此,一个国家位于赤道北边还是南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政治重要性、国际关系属性以及外交政策难题。
西半球是被大西洋、太平洋与北冰洋环绕的岛屿领域。它介于欧亚大陆的欧洲与亚洲海滨之间,覆盖大约1 500万平方英里的巨大面积。这块陆地包含了北美和南美两块大陆,而这两块大陆被美洲地中海分割开来。位于北美的大陆呈倒三角状,其海岸线均匀延伸至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岛,从而使得最北的警戒部队距离亚洲和欧洲最近。位于南美的大陆同样呈倒三角状,但是它位于北部大陆东面较远的地方。美洲地中海位于这两块大陆之间,是北美连接南美、大西洋连接太平洋的过渡区域。
美国在世界上占据了一个独特位置。其领土位于世界北半球与大陆群区域并具备大陆维度,这些因素都暗示了其经济实力。面向两个大洋使美国直接通向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干线。美国领土位于西欧和东亚这两个人口稠密的群落之间,这意味着它介于最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区之间。
北美大陆
美国所在的陆地范围介于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总面积为300万平方英里。美国自然资源充沛、国民经济生产率高,总人口达1.35亿。落基山脉的位置和方向使美国成为大西洋的排水系统,而地势和气候的多样性也使美国不同地区拥有截然不同的经济属性。美国东北部包含了这个国家的人口中心和工商业活动中心。中西部主要发展农业,而西部负责为美国发展畜牧业、生产有色金属。
北半球最靠近亚洲的地区是阿拉斯加。这个被北极区、白令海和太平洋包围的半岛面积超过50万平方英里,比斯堪的纳维亚和芬兰的面积总和还要大。这里拥有大约10万平方英里的牧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这是一片蕴藏巨大潜能的土地,但是它仅6万的人口必然会增长得非常缓慢。除非美国工业中心的资源已经被耗尽,否则气候、地势与人口稠密地区和商业活动的距离都必然会阻碍这个地区的发展。
西半球最靠近欧洲的是面积巨大、常年冰封的格陵兰岛,它接近冰岛和斯匹茨卑尔根岛(Spitzbergen)。除了约10万平方英里的区域外,这块岛屿几乎全被冰层所覆盖。北大西洋暖流使西南海岸气候温暖、降水充沛,这让植被在夏季生长繁茂。这个岛屿大量提供了两种重要原料。冰晶石占了出口比例的五分之四,它主要开采于伊维图特(Ivigtut),石墨则蕴藏于西海岸与西南海岸。除去气候学上的限制,这块岛屿可以称得上是大气进入这块陆地的天然门廊。
加拿大领土位于这两块大陆前哨与美国之间。加拿大拥有超过美国四十八个州的领土,但人口仅1 200万。这是由于气候和地势限制了这个地区大部分土地的经济利用,导致这些未被利用的土地沦为北极的荒地。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理范围实际上是美国的延伸,因此两国的经济专业化分工十分相似。从大西洋延伸出来至苏必略湖再往西一点、横穿该大陆一半左右的距离是加拿大的东部地区。加拿大中部的草原地区距离落基山脚约800英里。西部地带主要被不列颠哥伦比亚所占据,从落基山脉和赛尔扣克(Selkirks)的崎岖山峦开始升高,与海岸线平行,逐渐延伸到西部接近太平洋。西部主要为林业、畜牧业和采矿业;广袤的大草原各州以农业为主,其中小麦种植最为发达;东部则代表矿业、工业和商业。钢铁工业始于安大略湖的工厂,其运作倚赖从美国进口的矿石和煤,新斯科舍工厂的运作则倚赖源自纽芬兰的矿石。从主要能源的角度来说,工业区只有水力资源是充沛的。
加拿大经济和美国经济有诸多相似之处。其特征为人均生产力较高,人们生活维持在较高水平。虽然由于气候和地理原因,这个地区的大部分区域始终人烟稀少,自然资源开发刚刚起步,但是加拿大未来会逐步进行扩张。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加拿大人聚集在一个狭长地带,这个地带沿着加美分界、宽100—200英里,其中90%以上重要的、活跃的区域都集中于这个国家的东半部,也就是沿着圣劳伦斯河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加拿大人口、主要工业、银行业与贸易中心,还有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和主要海港。
纽芬兰位于拉布拉多南面,被圣罗伦斯湾隔开。毫无遮蔽、岩石众多、冬日暴露在凛冽寒风里,夏日则被半掩于雾中;这是一块意味着艰苦和贫穷的土地,这里的伐木业、矿业和渔业仅为30万人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经济上微不足道、金融上又破产,而这些都是由于其位于加拿大入口的战略位置。
美国和加拿大的边界早在美国收购阿拉斯加前就已经确立,与阿拉斯加的边界以及与美国的边界之间是长廊般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这使得加拿大西部可以通过弗雷泽河(Fraser River)与斯基纳河谷流域进入太平洋。位于德富卡海峡(Juan de Fuca Strait)和迪克森海峡之间的加拿大领土阻挡了通过陆地直接从美国进入加拿大北部领土的通道。这种情况初看之下类似于不存在民族问题的“波兰走廊”(1)。然而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一个根本差别。“波兰走廊”是一块低地,包含了老旧的、完善的、联通普鲁士东西部的道路和铁路。不列颠哥伦比亚因山地众多而导致南北沟通不便,即使采取征服或收购土地的手段也无法改变这些地势特征。华盛顿州和阿拉斯加州通常通过海洋沟通,毫无疑问的是,两州至少在和平时期仍将沿用这种沟通方式。
尽管加拿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社会类型在其北部的延伸,位于格兰德河以南的陆地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拉丁美洲的世界。这块陆地上说英语的地区和说拉丁语的地区同样都被称为美洲,因此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期待这些地区具有共同之处,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无论从基本地理特点、人种与种族构成、经济生活、社会习俗、意识形态还是文化传统上来说,位于格兰德河以南的国家和美国都是不同的。只有意识到这一点,美国才能评估出这个地区对其国民生活的重要性,也才能正确估计出在半球防御的共同政策下开展有效合作的可能性。
美洲地中海
拉丁美洲穿过墨西哥边界面临美国。在美洲地中海之外的地区,美国是最重要的沿海国家。其余沿海国家和东部沿岸岛屿囊括了大约200万平方英里土地与5 000万人口。这块区域由墨西哥大部分地区、中美洲、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以弧度形式从委内瑞拉东部伸展到古巴西部的岛群组成。这个岛群距尤卡坦半岛(Yucatan)50英里、距基韦斯特(Key West)75英里。佛罗里达东部和列斯群岛(Greater Antilles)有第二个岛群,巴哈马群岛(Bahamas)如同一排紧密的哨兵守卫着墨西哥海湾的入口。和欧洲一样,美洲地中海被分为西部地中海(墨西哥湾)与东部地中海(加勒比海)。新奥尔良到特立尼达拉岛的距离大约比得上巴统到直布罗陀海峡的距离,而两片海域的支流沿岸面积也几乎相等。
相比西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山脉为东部提供了便利的斜坡和更广阔的沿海平原,这加速了贸易的东部导向与发展。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与尼加拉瓜都面临海湾和加勒比海,只有巴拿马大部分的低地地区才面临太平洋。萨尔瓦多是唯一位于太平洋的国家。它与危地马拉的铁路相连并为其提供了一个通往大西洋的出口。哥伦比亚州中,安第斯山脉靠近太平洋形成直角,三个平行山坡靠近加勒比海,这为阿特拉托河(Atrato River)流域和马格达莱纳(Magdalena)的支流提供了通往东部海域的通道。地势成就了委内瑞拉。美中不足的是,马拉开波湖中有一块位于大西洋的陆地并非加勒比排水系统,但是气候和自然资源分布使它在经济上称得上是加勒比国家。奥里诺科河(Orinoco)谷的重要性至今尚未体现,实际上圭亚那高地也尚未被开发。北部山脉缓解了热带炎热,短距离铁路与优良海港相衔接,经济生活因此集中在北部海岸。墨西哥的面积虽然大于许多欧洲强国,但跟美国相比仍是小国,与加拿大相比其相对权力地位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墨西哥的国土形状、地理位置、地势水平、干旱程度和土壤状况阻碍了其发展经济与军事力量。尽管墨西哥国土面积得以扩张,但从美国国界到北回归线的范围里,除墨西哥湾沿岸以外持续的荒漠和半荒漠状态覆盖了南加州和亚利桑那州,这也使得墨西哥除了矿业发展外注定会走向游牧经济。其他几个地区的海拔、降水、气温各不相同,经济方面因此拥有多种可能性。但地势地形阻碍了有效的政经一体化,而铁路只是部分克服了这一难题。即便自然资源的开发日后会比目前更进一步,经济和军事力量的中心仍会集中于南部中心高原。这个涵盖了首都、容纳了40%人口的地区通过坦皮科(Tampico)、维拉科鲁斯(Vera Cruz)和美国所控制的墨西哥湾联通了外部世界。
墨西哥和大陆上其他国家拥有大比例的印第安人口,但总的来说这些地区仍然人烟稀少。岛屿边缘却集中了大量黑人人口,尤其小安德列斯群岛边缘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乍看之下,种植业奴隶的后代似乎生活在一个热带天堂。绿色火山岛的界线朝着蓝色的海洋伸展,最终发展成为无穷无尽、各式各样的形状与轮廓。棕榈遮蔽的沙滩边界与耕种业发达的和缓坡地相接壤,陡峭而对称的锥形接近白云。迷人的乡间道路两旁种满色彩斑斓的花。在村落之间穿行时先后经过糖料种植园、香蕉园和柑橘树林。然而贫穷紧挨着缀满鲜花的湿地,疾病也萦绕在山坡折磨着山上的子民。黄热病还能够被控制住,但十二指肠病和疟疾却和烈日一起折磨着缺乏维生素的人,使得他们精神衰败、元气大伤。
地中海世界的国家在地质成因、地理特征、本土植物与作物状况上都较为相似。这些国家位于北部热带区和东部信风区域,各自位于互不相同的海拔高度、所在地区气候带相互平行。该地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热带产品的出口上,同时也体现在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上。
地中海世界国家的经济重要性体现在它实际上在后院为美国提供了一个热带原料地带。除了劳动力供给不足与分布不平衡之外,地中海世界国家将为美国提供许多从亚洲与非洲热带地区进口的物品。该地区除了糖之外的主要农产品都不与美国中西部相竞争,其矿产资源则为东部的工业提供了基本原材料。
美洲地中海地区的战略重要性不仅源于它正位于北美与南美之间,也因为它介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这一重要性并不是由于巴拿马运河的建造才开发出来,但伴随其建造这一重要性得到加强。巴拿马与菲律宾在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关系可以证实这一点。巴拿马运河完工于1914年,它让美国最大限度地获益于位于两片海洋之中的地理位置。虽然这条运河位于美国国界之外,但它依然是美国沿海航行的重要环节,同时它也将大西洋海岸和太平洋海岸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八千英里。更重要的是,它缩短了太平洋沿岸各州到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州到亚洲的距离,而美国需要欧亚两洲的产品。
南美大陆
位于南美北部海岸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都属于美洲地中海地带。严格地从地理角度来说,这两个国家毫无疑问都属于南部大陆,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它们位于北部大陆与南部大陆之间的中间世界。地理因素导致这两个国家同地中海对面海岸与北美的联系要比南美密切得多。同样的情况在其他地中海海洋也显而易见。北非与欧洲的联系比与越过撒哈拉赤道带的联系更为密切,澳洲北部与新加坡的联系比与位于广阔澳洲沙漠另一端的墨尔本联系更为密切。
北美和南美之间的障碍不是加勒比海,而是沿着赤道地区领土的自然特征。从安第斯山弯曲转向东部的山脉将亚马逊盆地、马格达莱纳流域(Magdalena)和奥里诺科河(Orinoco)隔开,并构成了南部圭亚那地区的边界。边界外是大量不可通过的丛林和亚马逊流域的热带森林。河流和其支流为从西至东的交流提供了极好的沟通系统,但它们却没有为从南至北的移动提供运输系统。不仅北美与南美被分隔为两块大陆(尽管人们有时会错误地以为它们是单独的大陆),就连南美大陆本身在陆上沟通方面也没有起到一个独立大陆应有的作用。
要抵达赤道以南的南美洲只能通过海运。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美国,还适用于哥伦比亚共和国和委内瑞拉,这两个国家缺乏充分的与南部邻国的陆上交流。作为海外领地而不是大陆近邻,南部大陆的主要地区仍会继续在美国外交政策上发挥作用。事实上西班牙人最初途经大陆的一条道路始于卡塔赫纳(Cartagena),顺着安第斯高原延展,而泛美公路也计划沿着相同的路线。但是在现代状况下,无论是从商业还是战略重要性来说,经由陆地的方法都不可能与海上道路相媲美。
其他决定南北美关系的地理特点还包括山脉群的位置与大陆南半部向东投射的规划。穿过纽约的经线同时也穿过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它分割了南部大陆与其中心,使南部大陆位于中心西部很远的位置。南部大陆不仅拥有贯穿南北的安第斯山脉这一主轴,还拥有由巴西山脉构成的副轴。山丘的朝向是西南和东北,这使得大陆北部即热带地区面积宽广,南部即温带面积狭窄。更重要的是,山脉群里众多山丘伸入大西洋并朝向西非,这导致所有位于伯南布哥(Pernambuco)以南的地方到里斯本的距离都稍小于其到纽约的距离。
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与安第斯山脉使整个半球的主要地区都成为大西洋的排水系统,经济、军事、政治力量都集中于东部海岸。这意味着南北美最重要的交流集中在同一片海洋即大西洋的范围内。巴拿马运河的建造并没有影响到它们。它令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在内的美洲地中海沿海地带的重要性得以提升,也使南美西海岸到美国的距离比其他国家要近,但它并没有缩短纽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距离,也没有缩短这两个城市各自到欧洲的距离。
南美西海岸
自巴拿马运河开工以来,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与南美洲西海岸产生了密切联系,而人们曾长时间将后者视为世界上最孤立的地区。直到19世纪,鱼肥料与硝酸盐才在那里发展起来,所有与欧洲的常规联系都是通过麦哲伦海峡得以实现的。这条运河为美国带来的竞争优势体现在贸易数据上,但实际情况是,南美地区经济与政治方面的可能性仍然受到地理因素的严重限制。
西海岸地区指的是安第斯山脉地带,这是除中国西藏之外世界上最高的山区。这里的宽度从100—400英里不等,由峰值高达2.5万英尺、除南部外只有极少数山口高度低于1.5万英尺的平行山脉组成。大量雉堞状的山峦重叠在一起,自海岸起骤然升高,大部分在距离海面100英里的范围内达到最高。滨海河谷极其狭窄,除了厄瓜多尔的一小块区域、秘鲁北部和智利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山谷不仅是国家中心也是农业中心。除了最南端的极少数特例之外,仅存的少数河流并不能满足航海需要,甚至连水利发展都不能满足。
山地的特点导致适用于耕种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非常低,也阻碍了人们建设有效的通讯手段,以至于高运价必然会在农业、矿业和工业上对所有经济发展产生抑制影响。几乎所有的海岸地区都没有好的海港,这一事实使经济发展更加困难。毫无疑问,航空技术对这个地区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但它的作用确实是有限的。航空技术促进了探索发展、使美国能够进入新的地区,它还加速了城市间的交流,使得美国至该地区短短几日的旅行便可以带来资金。但迄今为止,航空技术还不能解决基本运输问题,即实现低价运输散装货物。
这个长约5 000英里的巨大山脉带里,适宜定居的土地非常稀少。农业活动局限于沿海河谷、山脉间的洼地与高原区域,而气候条件缩小了这块相对原本就较小的区域面积。盛行的西风为智利南部带来了充沛降水,厄瓜多尔位于热带降水带,但是秘鲁、智利以及玻利维亚的许多地区都土壤贫瘠,甚至是沙漠地带。因此智利北部和秘鲁南部的沿海河谷都依赖灌溉所耕种的糖料作物和棉花作物,灌溉业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即使是智利中央山谷的温带气候区,降水也主要集中在冬天,海岸山脉与高山之间的正常降水供应必须通过灌溉补给。
除了智利中部与南部,南美洲所有西海岸均位于热带。只有山脉高处的气候才适合白人永久定居,并且只是作为当地劳动力的雇主定居。在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的高原地区,印第安人本身就能充分适应稀薄的大气层并胜任体力劳动。智利是唯一具备依靠白人劳动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因素的地区,其余地区的农业都没有进行良好发展的希望。智利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温带地中海气候,拥有占地达1 200万英亩、适宜种植农作物和牧草的土地,而如今实行耕种的土地约为200万英亩。随着灌溉业不断发展,智利应能够供养至少和意大利一样多的人口。
西海岸缺少森林资源和牧场资源,在动物饲养方面也无法企及阿根廷,只有智利南部地区除外。产出大量羊毛的绵羊在秘鲁和智利的高地上啃食牧草,智利南部的绵羊养殖业一直获得极大的发展。美洲骆驼饲养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山谷高处,它是一种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驮畜。除此之外还有羊驼和骆马,前者因其绵长而茂密的羊毛而闻名,后者的价值则体现在光滑柔软的皮毛上。阿根廷的广袤草原区是当地牛肉出口的基础,与之相比,智利所拥有的畜牧场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说西海岸的大部分表层土壤都是贫瘠的,那么底层土壤出乎意料的肥沃则部分弥补了这一缺点。矿物生产方面,只有厄瓜多尔没有发挥优势。而对其他共和国而言,矿产资源是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也是外币最主要的来源。铜及其副产品金、银,钒,锡,钨,铅,硼砂,铋以及硝酸钠全都由这里流向世界工业中心。矿业运营背后潜藏着巨大障碍,即昂贵的运输费用与稀缺的燃料。秘鲁在北部即厄瓜多尔边上生产石油和结焦性较差的煤炭。在政府的协助和关税保护下,秘鲁和智利已经创造了以日用消费品为生产目标的轻工业,但是所有生产活动都不约而同地推迟,直到迎来一个未知的、对增强军事实力很有必要的工业化未来。
距离、孤立、地势以及气候等因素均阻止了来自欧洲的移民,这导致西海岸的人口增长比东海岸要缓慢得多。厄瓜多尔拥有250万人口,而国土面积达50多万平方英里的玻利维亚却只有300万人口。玻利维亚在太平洋战争(1879—1884年)中失去了通往海岸的机会,即使它的产品仍然能穿过安第斯山脉到达西部海岸,它依然越来越倾向将发展重心对准大西洋。秘鲁和智利各自拥有600万人口与400万人口,即使矿业和小型工业发展对国家至关重要,大多数人仍从事农业工作。
南美东海岸
毫无疑问,建造运河并不能改变大西洋流域的位置,那里正是南美大陆面积最大的部分。沿着东海岸往委内瑞拉南面走去便可到达圭亚那,它是殖民时期的残余,也是英国、荷兰和法国等欧洲列强的领地。圭亚那地区的殖民地无法满足殖民者需求,因为沿海平原不适合白人定居,体力劳工又倚赖外来的亚洲人与热带病缠身的非洲人。该殖民地主要出口糖、可可与咖啡,其内部还蕴藏了珍贵的热带森林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只有等到前往海岸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时才能开发。金和少量钻石从荷兰、英国流入殖民地,而重要的铝土矿和铝矿则大多流向美国。
由这些欧洲殖民地再往南走就是巴西。它拥有4 400万人口,是西半球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中大多是未开发的荒地。巴西北部是亚马逊盆地,南部国土内是巴拉那河(Parana)流域,东部则是高原地区。亚马逊河流域是全世界最好的热带森林带,其降水量达到70—100英寸,植被繁茂,甚至可能吞没种植园。与所有热带森林一样,该地区的经济价值十分有限。清理空地价格高昂,土壤由于常遭受过度沥滤而导致肥力不足。此外,该地区还缺乏充足的、用于大规模种植农业的劳动力供给。
巴西未来的发展并不倚赖亚马逊盆地或戈亚斯(Goyaz)和玛多克罗索(Matto Grosso)地区,而是寄望于东部高原,即靠近南回归线、远离伯南布哥凸出部分、距纽约5 500英里的地方。这个国家真正的中心位于“咖啡之城”圣保罗和“矿产之都”米纳斯吉拉斯(Minas Geraes)。4 000英尺的海拔降低了这两个城市的气温,同时也让以白人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得以发展,足够和缓的山谷和等高线更使得土壤因免于冲刷而适宜耕种。这两个城市连同里约热内卢和圣埃斯皮里图(Espirito Santo)沿海小城市一起占据了巴西面积的12%,但人口却占到总人口的40%,并且涵盖巴西经济生活的中心以及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这两个重要城市。
广袤的面积和多纬度分布有利于巴西发展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地域经济,并让其生产出丰富的产品。巴西北部地区属于热带,出产糖、可可以及木材;南部位于温带,饲养绵羊、牛、猪并种植小麦;而高地中部则负责生产棉花和咖啡。该地只有部分潜在资源已被开发,这意味着即使把内部省份的地理限制考虑在内,这里仍具有可观的发展空间。目前整个地区的耕地面积低于5%,而完善的交通系统将有利于该地向西部扩展。
单从农业资源上看,巴西已经远超整个西海岸,但东部高地可能并不像安第斯山脉一样盛产矿物。然而这个国家内部从未进行过系统的地质勘查,巴西或外界或许都会对发现新资源倍感惊讶。据估计,米纳斯吉拉斯州蕴藏了120亿吨高品级铁矿石,是全世界蕴藏铁矿石最丰富的地区。巴西的煤炭资源稀缺,炼焦质量较差,但在美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帮助和美国政府的经济援助下,一种运用于生铁制造业的新工艺应运而生,这个国家由此开始发展钢铁与炼铁工业并力求实现年均输出50万吨生铁的目标。这一举措将在关税保护的条件下促进消费品制造业繁荣发展,并在旨在减少其攫取经济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的工业化领域迈出下一步。
实际上,巴西在大城市紧邻的范围之外缺少优良道路。除了几条位于东北部的短程铁路线以外,所有铁路轨道都集中于圣保罗和米纳斯吉拉斯。巴拉圭河流域有一条横跨全国的线路,这条线路联通了圣保罗和位于巴拉圭河流域的科伦巴(Corumba)以及圣保罗和玻利维亚东南部,而马德拉河(Madeira River)急流附近的一条较短线路则为玻利维亚东北部提供了通往亚马逊盆地的出口。另一条国际线路始于圣保罗、穿过南部国家,连接乌拉圭的铁路网和蒙得维的亚(Montevideo)。
棉花和咖啡作物通过桑托斯港(Santos)和里约热内卢港输送至国外。两种产品占巴西总出口量的50%。里约热内卢不仅是帝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也是这个国家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它是一座背倚青山而居的白色之城、穿过银色的半月沙滩便可到达海洋。凭借着联邦政府,里约的权威延伸至玛多克罗索的湿地和丘陵、直达哥伦比亚边界附近的亚马逊河上游支流,但这种权威有名无实。即使借助运输和交流的现代技术,要将这位“南部巨人”、即占地300万平方英里的地区完全整合成一个高效的经济政治单位仍然需要很长时间。
拉普拉塔河系统的巨大流域位于巴西高地西部与西南部。其面积虽然比亚马逊河流域小,但比密西西比河流域大,并且还包含2 000万人口。新奥尔良的河口处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一流域起源于北部热带地区并延伸至河口处的温带地区,包含玻利维亚东部、巴拉圭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巴西境内的玛多克罗索地区。
巴拉圭是最北边的城市,完全坐落于拉普拉塔河流域内。它拥有100万人口,其中主要是瓜拉尼印第安人。巴拉圭经济和文化水平低下,是一个传统的专制政体。巴拉圭河西部是大查科平原(Gran Chaco),延伸至阿根廷和玻利维亚。巴拉圭是珍贵的鞣制材料白坚木的来源地之一,国内空旷的稀树草原非常适合畜牧。但是这个国家大部分地区对人来说都是无用的。这些地区得不到充分排水,夏季洪水期时沦为沼泽地;由于缺少泉水和水资源,它们在冬季也不适宜居住。只有投巨资修建排水系统和供水站之后,这个地区才有可能作为农业区发展起来。只要流域盆地内还有更好的可利用土地,这个地区发展起来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乌拉圭是拉普拉塔地区内最小的政治单元,它由200万人口组成,占地面积为7.2万平方英里。该地的主要经济类型是游牧经济,出口牛羊。农业发展非常缓慢。充足的铁路网为蒙得维的亚提供了便利。蒙得维的亚不仅是乌拉圭的首都和主要港口,而且也是南美洲人口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拉普拉塔地区其余的流域盆地都被南部大陆内第二大国家——阿根廷所占据。它得天独厚,地势和气候适宜,是世界上潜在的最优质的食物生产地。它现在所拥有的1 300万人口只是其领土所能容纳的一部分。该地人口增长率很高,如果移民重新开始,那么它就会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阿根廷北部热带地区的产物与巴拉圭类似。南部占地面积达16.5万平方英里的地区适宜耕种棉花,其宽广的面积堪比乔治亚州、亚拉巴马州和北加利福尼亚州。这里土壤肥沃、土地价格低廉、劳工成本低,棉田面积是美国的两倍。偏南的地区是潘帕斯草原的牧牛区和小麦区,再远就可以到达巴塔哥尼亚的牧羊区。潘帕斯草原是理想的放牧区,这里富含营养价值高的本地草种和苜蓿。放牧区内许多土地同样适宜农作物生长,如果投入耕作,每亩土地都能产生更高的收益。现在小麦、苜蓿和亚麻是该地最主要的产物。整个地区被开垦的土地面积或许不超过3 500万英亩,换句话说,还有25%的适耕土地尚未开垦,而且增产的潜在可能性不仅在尚未开发的土地中,就连目前远低于美国和西欧的作物产量也有上升空间。
阿根廷虽然拥有整个洲内最富饶的农业资源,但却极度缺乏矿产资源。阿根廷领土内没有铬、铁和煤炭资源,但在其西北部和巴塔哥尼亚却含有相当多的石油和充足的水力供给,虽然水利资源并未分布于最能发挥效用的地区。少量金、银、铜、铅、钨、锌都已被开采,但仍然不见发展大规模矿产业。安第斯山脉东部的斜坡可能蕴藏着尚未被开采的矿藏,但交通问题却始终制约着西部的发展。
与南美洲其他共和政体一样,阿根廷正试图实现经济结构多样化,建立拥有高关税保护的产业,至少是轻工业以补充其农业采掘经济。然而这个国家不具备工业化条件,它在世界经济中将不得不继续扮演农产品出口商的角色。其作物很可能出口至欧洲,并直接和美国出口的许多产品竞争。
即使工业化程度低下,阿根廷仍怀有帝国的野心。阿根廷人口以白人为主,其总数甚至超过美国,主要由来自西班牙与意大利的移民构成。他们生活于温带气候,像智利人民一样充满活力、动力和首创精神。虽然许多人都有着移民血统,但是这并未阻碍他们怀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事实上,阿根廷人口还不到巴西人口的三分之一,但这并没有让阿根廷对这个北边邻国感到羞怯、进而故作谦虚。这座空气良好的城市里生活着一个强健的民族。在他们的国际都市中,拉丁美洲鳞次栉比的公共建筑与运作良好、朴实无华的仓库工厂相融合。他们极度憧憬着建立一个经济帝国。在某些方面,整个拉普拉塔河流域盆地涵盖包括乌拉圭、巴西、巴拉圭以及玻利维亚支流地带在内的地区,人们将它们统称为“天定命运”(2)之地。阿根廷人坚信,他们的国家应是南部大陆上最重要的政治单元,完全可以比肩位于西半球的美国。
美国的权力位置
历史对待美国是仁慈的;地理条件赋予了美国极大的优势;美国人很好地把握了时机;这一切使得美国成为当今新世界里最重要的政治单元。美国遍及西半球大部分地区的霸权地位得益于地理和战略因素、原料与人口密度、经济结构以及技术发展。
在北美
美国所处环境得天独厚:国力强盛,却介于两个弱国之间。这使它无需担心边界发生直接攻击,而它的安全问题也与边防无关。加拿大的军事装备有限、海上力量薄弱。在军事装备技术与战略地位上这两个国家并没有可比性。美国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地理、地势、气候使美国得以利用整个陆地,然而加拿大却被这些因素所限制。美国人力和资源皆胜过加拿大,拥有更多的军用飞机、更强大的陆军和海军,还具备严重削弱邻国内外部交流的能力。无论从战略位置还是从战争所有其他因素上看,美国都完胜加拿大。
在某种意义上,南部边界的防御问题类似于北部。美国对加拿大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同样体现在它与墨西哥的对比中。墨西哥总人口数只占美国总人口数的八分之一,其自然资源和工业生产能力更是贫乏。这个国家没有海军,只有一支大约容纳5万人的陆军以及一支小型空军力量,但无一部队是装备精良的。而且这个国家对现代战争毫无经验。
因此,美国邻国很明显无法威胁其边界。区域位置使美国国家的领土安全无可比拟。加拿大和墨西哥现在不可能威胁到美国,它们受地理因素和资源稀缺的制约而无法成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它们对美国边防问题产生影响,不是因为蕴含危险,只是因为它们可能成为跨洋敌人的前进基地。
在美洲地中海
美国在如今的美洲地中海拥有无可争议的海军和空军霸主地位。实际上无论从哪方面看,这片水域都是一片封闭的海域,只有美国掌握了开启它的钥匙。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只有位于印度洋的英国和位于亚洲东北部领海的日本才能相比。这个地区不会出现对美国地位的严重威胁。该地区的岛屿面积有限,中美洲的地形地势使其偏爱小规模的政治单元,就像欧洲地中海内的巴尔干半岛一样。即使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面积较大的国家,也都受地势、气候和缺乏战略原料这些因素限制而难以发展成强大的海军力量。因此,美国在该区域内的霸权地位只会受到此区域外力量的挑战。这些力量可能来自南美,也可能来自欧洲或亚洲。
这个地区的国际贸易受美国支配,它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封锁沿海国家并剥夺其进入世界市场的权利。对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来说,这意味着它们处于一个完全依赖于美国的位置,自由有名无实。这引起共和国骄傲公民的怨恨,正如意大利公民怨恨其在封闭的欧洲地中海所处的位置一样。只有非常巧妙的外交手段和外柔内刚的举措才能使美国邻国忍受权力关系的现实。
在南美
南美西海岸成为强大海军力量的容身之所并不是毫无可能,尽管智利海军在太平洋战争时期非常强大,甚至阻碍了美国支援为修正和平条款而命令调遣的部队。南美的政治力量人口稀少、工业落后、缺少建造现代军备的设施。自巴拿马运河建成以来,该地区的海军对比力量很少通过较弱的当地海军体现,它更多通过与主要海军势力的基地之间的距离体现。这意味着美国的位置拥有相对优势。从运河区域入手,它可施加的海军压力越过秘鲁南部边界、直达海岸南端,而只有智利的经济政治中心享有距离和小规模空军所带来的、抵御有效封锁的保护。
南美大陆最有权势的两个国家位于南美洲大西洋区域,它们在美洲地中海的缓冲区域之外,只有水路能够到达。但是,地理分析排除了发生经济战争的可能性。巴西国土面积大于美国,但其大部分领土由一片热带雨林构成,而其经济活动集中的较窄区域缺乏维持军事力量所必需的能源资源与经济生产率。阿根廷地处温带,成为农业国的可能性更高。其国土面积远小于美国,缺乏重工业所必需的基本原材料;而没有重工业,军事力量便无从谈起。即使合起来看,这两个国家对美国也构不成严重威胁;而从其地理位置所蕴含的固有冲突来看,这两个国家结成联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种相对力量赋予美国巨大的优势,但相对较远的距离给予这些南部大国极大的保护。的确,美国海军从美洲地中海基地的活动能够封锁亚马逊盆地出口与巴西北部港口,但是巴西真正的政治经济中心位于以上区域之外,也位于简单的海军作战半径之外。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拉普拉塔地区离华盛顿则更远。它们距后者约7 000英里,是其到欧洲距离的两倍。如果美国在南美的对手们没有欧洲海军强国作为盟友,那么毫无疑问,只要美国有意开战并全力以赴,就能较轻松地击败巴西和阿根廷。但事实仍然摆在那里:南部大陆的温带地区远离美国的权力中心,这使它们很难被战争以外的措施威胁。这也让美洲最南端的国家享有对美国的相对独立性,而美洲地中海地区那些较小的政治单元则对此望尘莫及。这些英语国家代表了南半球的一块区域:在这个区域中,一旦美国的霸权受到挑战,那就只能以战争为代价来再次树立。
西半球均势
如今,美国是新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又是如何被使用的呢?相较于亚欧国家的一般做法,美国在行使力量时已经非常缓和、克制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一直尊重各国边界。作为债权国,它在之前的二十年里也已相当宽容,给足了南方友邦处理借款的自由。在睦邻政策的指导下,美国还颁布过一项有损自身利益的条例,这是鲜见于外交记录的。不干涉主义的声明更是保证了霸权所带来的至上权力不会被用作国家的政策工具。这也是美国向拉美诸国发出的邀请,希望它们能不再忌惮其力量,而是为其善意感到欣喜。
如果美国国内对使用权力时的节制足够满意,那么拉美就不会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性质如此热衷。1905—1930年的二十五年间,华盛顿接纳了对“门罗主义”的一种解释,这使美国在西半球的外交事务中享有高度自由。这一解释即为人熟知的罗斯福推论。自1823年首次声明以来,“门罗主义”已被多次重申,美国也借此表达了保护新世界国家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的决心。对西奥多·罗斯福而言,这意味着为了保护那些国家在国际法中的权利,欧洲势力干预他国以及使用武力的权力被剥夺了。在他看来,这种情况下美国将不得不为可能导致欧洲进行干预的滥用行为负责。这类问题在美洲地中海地区尤为突出。那里的国家渴望外资却又不愿遵守关于利息和摊销的资本主义规则。因此,美国必须承担起警察的责任,迫使各国履行其国际义务。在这一主义指导下,美国派遣了海军陆战队监督选举、控制海关收入并管理中央银行,还在若干加勒比国家建立了事实上的保护区。
这一政策现已被否定。威尔逊总统率先承诺做出改变;但是,尽管出于好意,他本人也还是被迫介入过墨西哥和海地的事务。真正的改变始于胡佛政府执政时期。受经济大萧条影响,即使是最受尊敬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拖欠起了贷款,这让改变更容易实现。1930年,华盛顿州国务院发表了《克拉克备忘录》,指出罗斯福推论不属于“门罗主义”。富兰克林·罗斯福继承并进一步完善了胡佛政府发起的新政策;他将美国的新理念阐述为“睦邻政策”。美国现已撤回了海军陆战队;根据《普拉特修正案》,美国也交出了在古巴行使的权利;同时,美国还放弃了在巴拿马和海地已有的特权,并宣布自己将是不干涉主义的坚定拥护者。
美国的拉美邻国听到了宣布的新的信仰;但与此同时,它们也了解到美国对海空基地的新生兴趣。这些基地会让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和士兵成为它们领土上的永久访客。它们对美国金元外交的记忆尚未被当下收敛的政策抹去;因此,它们对美国充满高尚意图的声明也仍抱有怀疑。美国大部分的扩张是以其拉丁部分、路易斯安那、佛罗里达、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波多黎各和巴拿马为代价的,而美国所谓无痛的帝国主义,似乎也只是对它自己而言。作为接待其海军陆战队、海关负责人以及银行监事的东道国,中美洲国家发现,在现代计算中,武力支撑的经验教训确实异常惨痛。似乎,在当时看来,美国对边境和领土完整的尊重仅仅是出于对海关和央行的偏好。而现在,美国是改过自新的罪人,立下承诺要好好做人。拉美的朋友听到了美国对自己善意的严正辩护。它们正抱着浓厚的兴趣观望着,看美国是否会坚持改革。
对位于格兰德河以南的邻国而言,美国仍然是“北方巨象”。在强权政治的世界中,它只意味着一件事:危险。善意虽好、均势更佳,因为后者更能保证安全。这就是说,那些处在美国最直接优势区之外的国家,即南美的那些大国必须通过采取共同行动,并利用来自西半球外的“砝码”试着与美国力量抗衡。美欧之间为争夺它们的支持而竞争,它们不仅因此而高兴,而且还试着挑唆两者相争。欧洲似乎相距甚远,比华盛顿远得多。但对这些国家说,欧洲既非威胁、也非让其深恶痛绝之物,而是与“北方巨象”抗衡的一枚砝码。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复国。根据《凡尔赛条约》,把原属德国领土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间、沿维斯瓦河下游西岸划出的一块地带,称为“波兰走廊”。
(2) 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是美国惯用措辞,表达凭借天命,对外扩张,散播民主自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