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疑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是否炮伤

天命十一年即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十四日,努尔哈赤率领六万八旗大军,号称十四万,从沈阳出发,往攻宁远。

二十三日,后金兵临宁远城下。袁崇焕带兵民万人守城,城上布设红夷大炮(清讳“夷”字而称红衣大炮)。这种红衣大炮为英国制造的早期加农炮,炮身长、管壁厚、射程远、威力大,特别是对密集骑兵具有强大的杀伤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明末,徐光启、李之藻等先后从澳门购买三十门,其中留北京城十八门、炸毁一门、解往山海关十一门。这十一门红衣大炮架设在宁远城上,成为袁崇焕凭城用炮、击退敌军的强大武器。使用红衣大炮的孙元化、彭簪古等人,曾在京营中受过葡萄牙人的训练。他们周密部署,准备迎战。

袁崇焕石刻像(拓片)

二十四日,后金官兵推楯车、运钩梯,骑步配合,蜂拥攻城。城上发炮,攻城受挫。

二十五日,后金军继续攻城。城上放矢镞、下礌石、放大炮,城下八旗官兵血肉横飞、尸体堆积。

二十六日,后金撤兵。

一些学者认为,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被明军的炮弹击伤,其主要根据如下:

第一,明蓟辽经略高第奏报:“奴贼攻宁远,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放声大哭。”(《明熹宗实录》卷六八)这个大头目,有人认为就是努尔哈赤。

第二,张岱《石匮书后集•袁崇焕列传》记载:“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

第三,后金撤军非常突然。后金军是在火炮打中“黄龙幕”和“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的紧急状态下撤军的,由此推断被打伤的是后金军的统帅努尔哈赤。

第四,明兵部尚书王永光奏称,“虏众五六万人,力攻宁远,城中用红夷大炮,及一应火器诸物,奋勇焚击,前后伤虏数千,内有头目数人,酋子一人,遗弃车械钩梯无数。”

第五,《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明军“婴城固守,枪炮、药罐、雷石齐下,死战不退。满洲兵不能进,少却。次日,复攻之,又不能克,乃收兵。二日攻城,共折游击二员、备御二员、兵五百”,最后只有“大兵遂退”。

第六,朝鲜李星龄《春坡堂日月录》记载:“我国译官韩瑗,随使命入朝。适见崇焕,崇焕悦之,请借于使臣,带入其镇,瑗目见其战。军事节制,虽不可知,而军中甚静,崇焕与数三幕僚,相与闲谈而已。及贼报至,崇焕轿到敌楼,又与瑗等论古谈文,略无忧色。俄顷放一炮,声动天地,瑗怕不能举头。崇焕笑曰:‘贼至矣!’乃开窗,俯见贼兵满野而进,城中了无人声。是夜贼入外城,盖崇焕预空外城,以为诱入之地矣。贼因并力城,又放大炮,城上一时举火,明烛天地,矢石俱下。战方酣,自城中每于堞间,推出木樻子,甚大且长,半在堞内,半出城外,樻中实伏甲士,立于樻上,俯下矢石。如是屡次,自城上投枯草油物及棉花,堞堞无数。须臾,地炮大发,自城外遍内外,土石俱扬,火光中见胡人,俱人马腾空,乱堕者无数,贼大挫而退。翌朝,见贼拥聚于大野一边,状若一叶,崇焕即送一使,备物谢曰:‘老将横行天下久矣,今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奴儿哈赤先已重伤,及是俱礼物及名马回谢,请借再战之期,因懑恚而毙云。”这段话,虽如“俱礼物及名马回谢”似小说家言,却提及“奴儿哈赤先已重伤”云云。

《满洲实录》之“太祖率兵攻宁远”图

第七,经查《满文老档》《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满洲实录》等档案和文献,在宁远之战中,八位著名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岳讬,没有一位受伤。这位受到炮伤的大头目,可能性最大而又最容易令人想到的就是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的宁远之战的大败,是他一生中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天命汗“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仇恨而回”。(《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四)努尔哈赤受到炮伤后,久治不愈,致伤口恶化,洗汤泉之后,因并发症而死。

努尔哈赤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