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交战略纵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曾经为世界文化宝库作出过杰出贡献。在近代亚非国家反帝反殖民的斗争中,印度曾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印度正在以一个快速崛起的国家形象出现在国际社会的视野之中。人们看到,印度以计算机软件为龙头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以导弹核武器和航空母舰为代表的军事能力迅速膨胀,以在国际舞台上“无所不在”为口号的外交活力日增,以印度瑜伽、宝莱坞电影和咖喱等特有符号为代表的文化张力在世界上逐步扩散。随着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印度的国际能见度日益彰显,军事威慑力不断加大,政治影响力持续扩张,力争实现印度“大国抱负”的动作日益突出。现在,尽管受到世界经济减速的不利影响,印度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但其不断崛起的势头仍然十分明显。可以说,印度正在追梦的道路上迅速前行。

正是由于印度的文明、国土的辽阔、人口的规模、经济的实力乃至历史的传统,印度的政治精英们一直拥有十分强烈的大国意识和强国抱负。早在印度独立之前,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尼赫鲁在其影响深远的著作《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就明确地提出印度的崇高理想。他写道:“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他还说过:“印度是一个潜在的伟大民族和强大国家。这不是我们的什么野心,这仅仅是一个事实。”作为国家追求的目标,尼赫鲁所表达的理想也正是“印度抱负”的核心内容。

21世纪以来,印度战略界关于国家定位的议论更为强烈,那就是至少要“成为世界六大力量中心之一”,力争“加入国际社会的管理层”“坐进国际社会的贵宾席”。近两年,国际上有人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得出结论,称印度的总体经济规模已经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3位。这更加刺激了印度国内民众对进入世界“三甲”的欲望,即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强国。从地缘政治上来讲,印度的最大愿望是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可以说,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尽快摆脱较为贫困的面貌、改善人民大众的生活条件,实现强军富民的宏愿是印度大国抱负的内涵,而在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乃至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则是其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的外延。

客观地说,印度具备成为世界大国的必要条件。

首先,它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七大的国家,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可耕地面积接近国土面积的一半,而且很多地区可以实现两熟或三熟。其次,印度是一个仅次于中国的人口超级大国,国民的平均年龄相对年轻,25岁以下者占总人口的50%以上,35岁以下者占总人口的66%。因此,人口红利将为未来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供给,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面临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负担。再次,印度的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各级教育机构已经和正在培养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数量相当可观,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人力资本。而以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的教育使得其培养的各类人才在国际上具有普遍竞争力,并为印度与世界经济的无缝连接提供极大便利。目前,在联合国各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印度人的比例很高,在欧美的各级研究机构和大学中,数量可观的重要位置是由印度人或印裔掌握着。这些人操着熟练的英语,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在其所在的机构或部门发挥重要作用。还有,印度在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成就令世界各国为之叹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超级大国”,该国的软件外包业务为其赢得了“世界办公室”的美誉,并为其带来可观的外汇收入。印度在空间技术领域的成就也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并正在成为卫星发射和服务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家。另外,数目极为可观的印侨、印裔也是印度实现强国梦的有利推手。最后,在美欧、中东、东南亚以及在非洲的印侨、印裔出于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为密切其侨居国或定居国与印度的关系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像大榕树一样,利用其侨居国或定居国的便利,不断回馈养育他们的祖国,在吸引投资、促进贸易、引进技术等方面发挥他人难以替代的作用。

在金融管理方面,印度的法律法规总体上比较完备,政治干预的空间受到严格约束,贷款条件和审批手续十分严谨,从体制和机制两方面保证了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大大地缩小了出现巨额的呆坏账的风险,保证了金融系统对经济运行平稳性的作用。从国家角度来看,对金融机构的严格监管是避免出现经济泡沫的有利保障。

应该看到,自1992年印度实施经济自由化以来,整体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21世纪以来,其经济增速明显提高,甚至一度达到历史罕见的高增长。虽然前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但仍是新兴国家中情况较好的一个。自莫迪政府上台以后,印度经济出现较大起色,增长率达到7.2%。世界银行2015年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15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达到7.4%左右,2016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为7.8%,将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近两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出现较大下滑,但其增速在世界大的经济体中仍处于前列。必须承认,印度在民主政治、法律体系、金融管理、英语教育、企业家精神、人口结构、产业特色等方面确实存在优势,这也是印度人渴望成为大国和强国的基础。但是,印度在实现自身抱负方面确实任重道远,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仍在制约着这个国家腾飞。

印度著名历史学家拉马昌德拉·古哈教授在印度独立65周年之际发表文章称,印度在发展问题上,“骄傲和耻辱各占一半”。不少印度的有识之士也都对印度存在的痼疾和顽症保持清醒的认识。他们对宏伟抱负与冷酷现实之间的鸿沟抱有非常冷静的态度。

印度是一个民主国家,绝大多数民众普遍接受现行的政治制度,对其能够随时监督政府的决策感到自豪。但是他们对政府的决策效率存在很大质疑。由于政坛上党派众多,自然形成了印度社会特有的“分利集团”,这导致政府决策能力和执行效率大打折扣。在很多情况下,印度政坛都会出现政党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政客利益重于政党利益的怪诞现象。即便是在组阁的问题上,由于党派众多,一些全国性大党因为自身丑闻或其他原因无法取得议会多数席位,只能组织联合政府。而联合政府往往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导致政策妥协甚至政策流产。一位美国的观察家曾经指出,在很多事情上不是印度政府没有制订详尽的发展计划,而是实施计划的能力非常薄弱,呈现出“功能性无政府主义”的局面。

从经济本身的情况来看,印度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偏差,无法吸纳与日俱增的劳动力。在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占比尚不到总量的30%,特别是制造业的水平总体低下,因此所能产生的附加值比较有限,所能吸纳的劳动力也十分有限。面对源源不断涌来的待业大军,印度拥有优势的计算机软件行业无法将其消化。而基础设施严重匮乏,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现代化的需要。在很多城市,电力供应存在巨大缺口,即便是在首都新德里,断电都是家常便饭。很多企业不得不自行准备备用的发电机,以便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断电问题。能源资源的严重短缺,更使得该国面临能源安全的巨大挑战。对进口石油的严重依赖,使大量宝贵的外汇源源不断地流向石油供应国。而由于投入严重短缺,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更是十分突出。靠天吃饭的现象普遍存在,一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时常会发生农民自杀的悲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过:“在多数衡量生活水平的社会指标方面,例如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受教育平均年限和免疫接种等,印度与中国的差距都在扩大,而非缩小。”印度前海军司令阿伦·普拉卡什参观上海以后撰文称,“由于糟糕的治理,印度在每一个衡量发展和进步的指数上都落后于中国。”虽然中国并不是印度的参照系,中国经济社会本身也面临不少深刻的问题,但是上述的评论或多或少反映出印度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面临的严重困难。

从社会矛盾来看,印度的两极分化相当严重,既有一掷千金的豪富,也有家徒四壁的赤贫,甚至有很多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更有遍布各地城市的贫民窟。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有3亿多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有媒体甚至认为,如果把那些生活在相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加起来,贫困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量的66%。应该说,如何使三分之二左右的人口脱贫致富,是印度实现强国梦的沉重负担。印度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教派之间的纷争也不时出现,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人的尊严,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统一,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蕴藏着社会动荡的潜在风险。

每一个伟大的国家都有自己的伟大抱负。只要这个国家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地追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会不断缩小。作为印度的邻国,我们希望印度能够尽快繁荣昌盛起来,早日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同时,我们也希望印度在施展抱负的过程中,进一步改善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以便双方在更高的基础上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一道为亚洲和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