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交战略纵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

在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当中,印度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自2000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印度时签署《印俄战略伙伴宣言》以来,人们纷纷关注印俄关系如何深度发展,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态。

一、印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背景

“冷战”时期,南亚地区的战略结构呈现出以印苏为一方、巴美为另一方的“双打对抗”格局,印苏之间保持着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领域的特殊关系,印度军事装备的70%以上来自苏联,并为此花费大约300亿美元。“冷战”结束之初,俄罗斯自顾不暇,印度受到冷落,印俄关系因而趋于平淡。印度开始注意发展同其他大国的关系,努力提升自身的“量级”,以便在世界多极化的过程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随着大国在欧亚心脏地带的角逐,各国对中亚、西亚地区能源资源的争夺以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蔓延,南亚地区的地缘战略优势日益突出。同时,随着南亚地区“印强巴弱”的趋势继续发展,有关大国纷纷采取“疏巴近印”的政策,竞相争取印度,以便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印度因此获得了比较优越的“外交气候”。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南亚地区特别是印度的战略地位随着形势的发展而被普遍看好。连美国亚洲协会都认为,南亚地区的命运将日益影响世界的命运,“这个地区可能会发生支配国际关系的问题”“必须从宏观和长远角度来看待南亚”“印度是影响未来世界走向的另一个‘过渡国家’”。美国亚洲协会南亚调查团:《冷战后的南亚与美国》,1994年纽约英文版。

事实上,印度本身在“冷战”结束后的10多年时间里,也确实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第一,它的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基本保持在年均递增6.5%的水平上,迄今还在稳健增长,未来发展的前景相当乐观,经济总量有望在2020年前后跻身世界四强[美]阿莫斯·帕尔马特:《朝着美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方向发展》,《华盛顿时报》2000年9月12日。。目前,印度正在推进“第二代经济改革”,加紧解决基础设施短缺的问题,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使之为经济的腾飞服务。特别是印度正在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冀图把它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成为“亚洲经济新神话的创造者”。第二,印度的军事力量稳步加强,军费开支大幅度增加,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加快,先进的技术和战术已被广泛采用。自1998年5月公开进行两轮核试验之后,印度重点发展“烈火”式中程导弹,还研究“太阳神”式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核潜艇等战略武器系统,以便建立一支包括导弹、潜射和机载核武器在内的战略威慑力量。印度国防科技顾问阿卜杜勒·卡拉姆声言,“印度已经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另外,在国际关系领域,印度的外交攻势也已取得明显成效。2000年3月,克林顿实现了酝酿已久的印度之行,瓦杰帕伊后来的回访也受到美方热烈的欢迎,克林顿为他举行了任职总统8年中规模最大的宴会。而这两次首脑级的访问相隔不到6个月。这标志着印度同长期相对疏远的美国建立了“新型伙伴关系”,即“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设性、经济上富有成果的”(瓦杰帕伊语), “两国间历来最牢固而又最成熟的关系”(克林顿语)。尽管印美之间还存在不少分歧,但两国关系正在不断深化发展。印度同中国的关系有所改善,总统纳拉亚南访华取得了圆满成功。印日关系由冷趋暖,森喜朗首相对印度的访问使两国在不少重要问题上达成默契。印度同欧盟的关系原本不错,而首次召开的“印欧首脑会议”则进一步增加了彼此间的合作。这些外交成果,对于推动俄罗斯同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亟欲重振雄风的俄罗斯改变了“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亲西方倾向,努力寻找战略依托,争取外交支撑,构筑于有利的战略格局。它决定重新关注身价陡增的印度,利用同印度具有传统关系的优势,积极推动双方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

二、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内容

战略利益决定着战略关系。正是因为印俄之间存在巨大的战略利益,所以两国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是很自然的。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说,俄方把战略伙伴关系理解为“长远的伙伴关系”,即考虑到两国长远关系和长远的国家利益的关系。印度成为强大的、发达的、独立自主的大国,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因素符合俄罗斯的利益。从印度方面来看,情况也是这样。通过分析《印俄战略伙伴宣言》,可以看出,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换言之,印俄之间的政治、军事、科技和经济利益是支撑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

首先是政治领域。普京访问印度期间,印俄双方对安理会改革的问题表达了完全一致的看法,即安理会应当更具代表性,印度理应成为改革后的安理会的成员国。长期以来,印度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是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印度]尼赫鲁:《印度的发现》,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57页。。并自认为,无论从人口、幅员、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任何方面来看,印度理应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一愿望一直没有实现。普京明确表示,印度是扩大后的安理会“强有力的合适的候选国”,俄罗斯坚决支持印度的要求和愿望。这对于梦寐以求跻身安理会的印度来说,无疑是对其战略需求的有力支持,是对其大国化战略的明确肯定。作为回报,印度坚决支持俄罗斯在世界多极化和导弹防御体系问题上的立场。在反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跨国犯罪等问题上,两国将采取多种渠道加强合作,为对方提供更多便利。

其次是军事领域。作为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印俄在军火贸易和军工生产方面达成了4项协议,其中包括双方建立政府间防务和技术合作委员会,俄罗斯赠印度航空母舰并为其购买舰上装备,印度购买100辆T - 90主战坦克、购买和特许组装140架苏 - 30MKI战斗机等内容。印度之所以大力加强同俄罗斯军事合作的力度,主要是因为:(一)传统的军事合作关系根深蒂固。这种关系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在当时的背景下,由于共同战略利益的契合,苏联向印度提供所需武器装备的70%以上。尽管“冷战”结束之初这种合作关系受到削弱,但近年来迅速恢复,武器装备的“可继承性”相当明显。随着俄罗斯国际战略地位的变化,印度的大国形象日益凸显,加之俄罗斯内心仍有防范中国的意图,印俄军事合作具有深刻的政治基础。(二)俄制武器系统性能先进,能适应印度军事上“压巴抗华”战略的基本需要,满足印军对武器装备“可信赖性”的要求。(三)俄制武器价格比较低廉,且付款条件相对宽松,符合印度军事采购“可负担性”的要求。印度连续两年大幅增加军费预算,使它拥有大举采购军火的资本,因此希望大量采购“物美价廉”的俄制武器,趁机扩大“军队的家底”。(四)利用俄罗斯亟欲扩大武器出口的心理,谋求得到特许生产的权利,为该武器系统在印度的“可持续获得”奠定基础。这是印度从其他国家购买武器时无法得到的。

再次是科技领域。普京访印期间,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兼总理首席秘书米什拉同俄罗斯副总理克列巴诺夫还签署了两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备忘录,内容包括由俄方帮助修建一座核电站。该备忘录规定,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部在印度泰米尔纳杜邦援建库丹库拉姆核电站,建立两个总容量为1000兆瓦特的轻水反应堆,并为该核电站提供裂变材料。两国政府还决定推进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领域的合作,扩大科学家和科技信息的交流,在科研和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两国同意在海洋资源研究、农业科研、医学、生物科技、环保科技、冶金、气象、航天等领域加强合作。两国在计算机领域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印俄联合高级计算机研究中心已经在莫斯科落成,印度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帕拉姆 - 1000 ”正在那里为天气预报、地震研究、新武器(含弹道导弹)设计、运载火箭设计而发挥作用。这已成为印俄在高技术领域合作的典型例子。

最后是经贸领域。印俄两国同意加强在银行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合作,为对方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简化海关和各种手续,逐步消除非关税壁垒,逐步降低关税,促进双边贸易增长。两国领导人制定了具体的贸易指标,即每年增加17亿至25亿美元,以便为两国的政治战略关系夯实物质基础。

三、对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的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印俄战略伙伴宣言》与1971年的《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有着明显的不同。当年,《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带有明显的针对第三国的意向,具有“安全合作”的内涵。该条约第九条规定:“在任何一方遭到进攻威胁时,双方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和平与安全。”1993年叶利钦访问印度时,两国签署的《俄印友好合作条约》删掉了关于安全合作的内容,只是强调了传统友好关系。2000年的《印俄战略伙伴宣言》标志着印俄关系达到了“冷战”后的最高水平。虽然印俄两国明确表示,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不针对其他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不寻求建立军事政治联盟。但该宣言主张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显然是针对“霸权主义”而言的。这既显示了印俄对当今世界上仍然盛行的霸权主义的不满,也在相当程度上满足对方的战略需求。而双方在世界战略格局多极化、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导弹防御体系以及反恐怖主义等问题上的共同立场,使得印俄有了更多的战略认同。

总之,印俄战略伙伴关系大大加强了印度在南亚、亚洲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战略地位,提高了与其他大国打交道的身价和筹码,扩大了其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的影响,为印度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其战略地位的凸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印度来说,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不仅是其大国外交的成功之笔,也是其大国化战略的得意之作。对于俄罗斯来说,印俄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了其大国地位,扩大了战略活动的空间,赢得了同有关国家打交道的资本,为其带来了很大的战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