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帝王龙脉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千古彭城

早在大禹治水而分九州时,彭城即为九州之一。历史上的古彭城,其确切的统辖范围大致包括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及邳县西北部,安徽滩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一带。彭城在当时东临黄海,西襟中原,北依齐鲁,南瞻江淮。彭城自古是一块福地,有地宜粮,有山宜林,有滩宜果,有水宜鱼,四方之内有“丰沛收养九州”之说。

彭城肇源于彭祖,相传彭祖是黄帝的后裔,为活了八百岁的老寿星。上古时代,明君帝尧担任部落酋长的时候,因尧夙兴夜寐,勤政为民而积劳成疾,竟至卧床不起,篯铿用三尾野鸡加稷糁熬成雉羹不仅让帝尧恢复了健康,而且得以延年。篯铿因向帝尧进奉“雉羹”而得到帝尧的赏识,被封邑于“大彭氏国”,篯铿就被称为彭祖,建都于彭城。

彭祖在中国历史上可谓赫赫有名,先秦视之为大贤,汉代视为硕仙,就连孔子对彭祖也是敬重有加,在《论语》“述而”篇中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可见彭祖在当时影响之大。彭祖不仅以“雉羹”开创中国烹饪之先,还以“导引行气”开中国气功之先河,以延年益寿著称于世。

从彭祖建都彭城后,彭城就成为当时中国东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一直延续八百年之久。夏商时期,大彭国很强盛,曾成为五霸之一。至商武丁时代,大彭国被灭,但之后仍以彭祖相称。春秋时,这里是吴、梦、陈的交界,战国时代则是楚、齐的边疆。古彭城在汉以前曾三次作为诸侯国的都城,即:夏商时期大彭氏国的国都;战国时期宋国的陪都;西楚政权时期的王都。

在历代兵家看来,彭城是“南不得此,无以图冀东,北不得此,无以窥江东”之地。在南方军事将领看来,占领了彭城,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北方大门之锁的一把钥匙;而在北方军事将领看来,夺下了彭城,就等于占领了向南方进军的要塞。所以“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盛衰。”自古是兵家定论。彭城也史称“北国锁钥”,“南国重镇”,由彭城向东西南北各方挺进,都如高山流水一般不可阻挡。

任何一个军事将领占领彭城后,都会发现自己的军队进入了一个安全的堡垒,他会发现彭城四周的山水呈围绕之势。 彭城周围群峰并峙、岗峦环合,境内也是岗岭起伏,势如仰釜。这些山对外铸成了彭城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的天然屏障,对内则造就了彭城“其气缓舒,秉性安徐”的山水气脉。

如果这个军事将领由彭城向南则会看见威武的云龙山,云龙山为九节山头组成,南北走向,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如果这个军事将领由南向西行进,行至西北方时则会发现状若蜿蜒虬龙九里山。九里山的地形非常适合摆兵布阵,韩信就曾经在九里山下将项羽的大军团团围住,将项羽置于死地。

一个地方的地势好仅仅只有山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点上,军事家与堪舆家会达成惊人的高度共识。彭城之山仅仅是水的依托,彭城之水更是洋洋洒洒,让人不能不惊叹自然的鬼斧神工。军事家会以彭城之水进可攻退可守,置敌方于股掌之上;堪舆家会认为彭城之水是真正的“水龙之势”。

从水的方面而言,彭城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星罗棋布。黄河故道斜穿东西,形成了彭城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京杭大运河则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彭城可以说是众水“烘托”之城。

在南宋之前,彭城的北面有泗水环绕,当时的人如果从泗水北上,可通金乡、曲阜、定陶,沿泗水南下则可到淮阴;由彭城之北向西就会看到汴水,从汴水向西,可达开封、洛阳;元代之后,泗水纳入京杭大运河水,彭城更是地处东西南北的水运要冲,到了明朝,彭城兴建诸多码头,每年经彭城北上的粮船多达1.2万余艘。元明清三个朝代都建都北京,其粮食却取之长江下游,如这条水上大动脉一旦阻塞,北京便会出现嗷嗷待哺的京师危机,而彭城便是这条水上大动脉的必经之处,所以彭城有“五省通衢”之誉,北上通山东、河北、天津和北京,南下则通江浙。由此看来,彭城一地已不仅仅是一个军事要塞或风水宝地,而是关乎社稷江山稳定的国家重地。

正因为彭城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所以翻开中国的历史,触眼之处皆可见彭城,在汉以前,彭城的光辉为彭祖所独领风骚,到了大汉王朝,彭城被两汉文明推到了灿烂的极致。

如果汉以后的刘氏宗族后人到彭城来寻根问祖,他会看到他的先祖所建立的两汉文明给这个千古城市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宛如斜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体现了其先祖的非凡创造力和深邃智慧。

辉煌的两汉四百年间,彭城共产生了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十八座王陵墓葬。彭城狮子山上的汉兵马俑,不仅再现了当年的金戈铁马,而且更让人叹服其艺术上的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的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礼堂里的雕刻壁画。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当之无愧地构成了彭城两汉文化的“三绝”。

彭城两汉文化除“三绝”之外,还有刘氏先祖为这个家族的勃兴而留下的众多胜迹,诸如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等每处遗迹,都会让刘氏后人感到其先祖当年卓然的风姿,都能够让人联想到当时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戏马台的高台秋风,可使刘氏后人洞见到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雄风;歌风台的“大风歌”古碑,更能让刘氏后人领略到其先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古绝唱。虽然“大风歌”已然是历史中的绝响,但刘邦这条“蛟龙”当年得益于彭城山水的孕育却是后世堪舆家所津津乐道的。后世的诸多堪舆大师都断言是彭城的风水润泽了沛县丰邑这块宝地,而沛县丰邑的“水龙之势”又孕育了刘邦“真龙天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