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鸟氏”之后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王出世更风流。洋洋中华两千余年的皇朝史嬴政起而日月经天、沧海横流。岁月尘烟中,大秦帝国以其煌煌之势开中国皇朝之滥觞,秦王嬴政更以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之功绩自誉为千古“始皇”。
秦以前,中国历史上的君王并无“皇帝”之称,其最高的称号是“王”。秦王嬴政在扫平六国以后,深感“王”这个称号已经不足以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他认为“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便令朝臣商议帝号。李斯等大臣便上奏嬴政说:“陛下兴义兵,平定天下,是自古以来没有的功业,三皇五帝也无法与陛下相比,自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所以臣等请陛下以‘泰皇’相称,自称为朕,命令为嬴政对李斯等人的禀奏并不太满意,他只采用了一个“皇”字,而在其后加了一个“帝”字,自称“皇帝”。此后,“皇帝”一词便龙缠凤绕地贯穿于其后的千年皇朝史中。
追溯秦始皇的先祖,就要拂开漫漫的历史风烟,步入暗香悠远的上古深处。秦王嬴政与上古时代的华夏先祖有着丝丝缕缕的血脉之系,嬴姓的始祖乃是五帝之一的少昊之后代伯益。
少昊为黄帝之子,最初居住在穷桑(今山东曲阜)。后来,当少昊成为东夷各部落首领,便迁都曲阜。少昊即位之时,天空祥云飘飞,有五只凤从东、西、南、北、中五方飞集而来,翔舞鸣叫于帝庭。少昊以此为吉祥瑞兆,从此便以凤鸟为族神,并以鸟给各个氏族命名,他自己所在的氏族就叫“凤鸟氏。”
少昊之侄为颛顼,颛顼的孙女食燕子蛋致孕而生大业,大业娶了女华为妻,生子名繇,即皋陶。皋陶生于曲阜,曲阜为当时的偃地,舜帝因而赐皋陶为偃姓。皋陶长大后,为大理官,负责氏族刑 罚、监狱、法治。传说皋陶的嘴唇像鸟喙,脸色青绿,可明冤狱、察人情。舜帝极赏识皋陶,封其于皋,所以繇又叫皋繇。后来,皋陶助夏禹成为华夏部落的首领,夏禹决定死前禅位于他,不想皋陶却先去世了。皋陶死后,葬在六地(今安徽六安县)。
伯益即是皋陶的长子,又称“费侯”。伯益继承其父品性也受世人爱戴,夏禹举荐伯益于舜,帝舜派伯益辅佐夏禹治水,伯益在制服九州大洪水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禹对舜道:“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舜于是赏赐伯益道:“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来自东夷少昊鸟氏族的伯益可知禽兽之言,能与飞鸟通话,于是舜任命他为虞官。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后世尊其为“百虫将军”,伯益因此也成为保佑族人免遭猛兽伤害的神。
姻亲是上古时表示血缘亲近的一种方式,舜对伯益十分器重,便把小女姚氏嫁给伯益,特赐伯益嬴姓。嬴姓沿袭下来,不断趋向旺沛。因为少昊氏的图腾为鸟,因此,“嬴”字在甲骨金文中也 像一只鸟,数代之后嬴政之姓也因此而来。原本不姓嬴的伯益从此以嬴为姓,嬴姓原为少昊氏之姓,伯益受赐此姓,实际上是被任命为嬴姓部落的首领,继承嬴姓正统。
自古英雄多悲怆,在华夏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之时,伯益孑然一人对酒当歌在箕山萧萧的山风中。舜之后,禹继位。禹东巡会稽时仙逝,临终“以天下授益”,伯益为禹守丧三年。当时华夏族与东夷族发生了分裂,华夏族簇拥禹之子夏启为主,于是夏启继王位,伯益隐居箕山。原来氏族部落的“公天下”之道猝然瓦解,“家天下”的皇权传统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开始了千百年不息的绵延。
在这样的历史更迭中,不知伯益是喜是忧?据《战国策·燕策》和《韩非子》所载,伯益最后为夏启所杀,时年逾二百岁。作为伯益之后的秦王嬴政大概汲取了远祖的教训,在他成为始皇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法度,欲图将自己的皇位只传给自己的血脉支系,一世、二世、三世,直至千秋万世,从而使曾被抑制的嬴姓之鸿鹄大志得以源远流长,不负自己身为神鸟之后裔。
虽然嬴政的先祖为伯益,但伯益毕竟太遥远,追溯距嬴政并不遥远的父辈往往会陷入历史的谜团。历代正史记载嬴政为秦国秦庄襄王之子,但在民间更被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嬴政为吕不韦之子。
吕不韦是韩国阳翟(今河南禹州)商人,家资巨富。其府中有一美人赵姬能歌善舞,怀有吕不韦之子。秦国被当时的赵、魏、楚三国打败,由于秦国首先攻击赵国,所以在战败之后依照惯例,秦国必须将国内的王子或王孙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做人质,当年被送往邯郸做人质的人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异人。异人到达邯郸时遇到吕不韦,吕不韦见之惊异道:“此奇货可居!”
吕不韦不惜以重金五百结交异人,见异人十分喜爱赵姬,再三权衡之后,便将赵姬献给他。赵姬后来产下一子,即嬴政,赵姬没有告知此子为吕不韦之子,因而嬴政呼异人为父。异人只做了三年秦王就撒手归西,嬴政便即其王位,励精图治,以期实现“燕儿来翔,富丽堂皇,梁落燕巢,步步登高”的大业。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经过多年的南征北伐之后,最终灭掉六国统一了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