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帝王龙脉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先周十五王

鸿蒙初开之际,尘世间本无姓氏,世初之人不需要称谓,他们在高天后土之下与天地生灵自然为伍,一代代地生存繁衍。若干年后,他们的后代为追寻先祖的功绩,就为其先祖追加了名字,尊先祖为龙、火、风、有熊氏、尧、弃等。后来,为了使先祖的名字能昭示出更多的意义,他们又以出生的时辰、五行的位置、征战的次数、屋舍旁的水和树等封名以姓。

比如,他们把弃称做姬弃。姬弃为历史上周的始祖,姓姬,名弃,擅农事,后被帝尧举为农师,封其于邰,号曰后稷。弃父为帝喾,帝喾为上古五帝之一,姬姓,姬最初就是地名之义。弃之母为姜嫄,姜姓,姜嫄乃周的始祖母。姬姓与姜姓有着很深厚的渊源。至于如何深厚,还要从先周的发源地开始追溯。

关于先周的发源地,在历史之中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先周活动中心的大致范围基本在现在的陕西泾水和渭水流域,先周最早的都城是邰,即武功城,在现在的陕西武功县西南。弃的四世孙公刘即位后,将都城由邰迁至豳,古公亶父时又迁至岐,现在渭北的岐山既是周族的发源地。但也有人认为先周的发源地如果严格追究起来,并不是在陕西,而是在山西黄河之东。山西为夏族的发源地,周族为夏族分支,周人和夏人一样最初应该繁衍生息在这一带。

由于弃是周的始祖,弃为姬姓,所以山西的姬姓之国满目皆是。其中,虞国、虢国、焦国、滑国、霍国、扬国、韩国、魏国、荀国、贾国都姓姬,甚至连一些戎狄族也姓姬,如骊戎族即姓姬。据说这些山西姬姓多来自弃的后裔、古公亶父迁岐时所遗。当年古公亶父将都城由豳迁于岐时,有部分周人未能随行,便留在原处继续繁衍生息,使得姬姓在山西仍然处于隆盛的局面。

与姬姓关联最为密切的是姜姓,《国语·郑语》中说,姜姓乃“伯益之后也”。姜姓大多也来源于山西,后迁至陕西扶风一带。羌人属于姜姓,羌人也被称为西羌,当年过着游牧生活。先周时期,羌人的势力很强大,当时,羌与姜为一字。齐国、许国、申国、吕国姓姜。此四国均为西岳之后,《山海经·海内经》说:“伯益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以此可以看出,姜姓出自羌族,而伯益即为姜姓始祖。但据《国语·晋语四》的记载,姜姓似乎与炎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书中记载:“炎帝以姜水城”、“炎帝为姜”。岐水东流,经过姜氏之城,南为姜水,姜水向东又注入雍水,雍水为渭水支流,姜水为雍水支流。炎帝即为姜姓始祖。姜姓始祖到底为何人,后世比较倾向于炎帝。

那么,为什么说姬姓与姜姓关系十分密切呢?这是因为姜姓之族与姬姓之族最初很可能居住在一处,即使不在一处,部族之间也是相邻而居,相隔并不太远,因此两族有着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周的始祖母姜嫄嫁给了帝喾,姬、姜二姓联姻生下了周的始祖弃。后来,弃的元妃有邰氏也为姜姓,这样复杂交错的姻亲关系使得两姓亲上加亲,这种亲密关系被累世传承下去,使得姬、姜两姓在漫长的历史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先周自始祖弃始,至周文王共历十五世,《周语下》道:“弃勤周十有五世而兴”,又道:“自弃之始基靖民,十五世而文始平之。”当年,弃即位后勤于民政,为世所赞。弃死后,其位传给其子不窋。不窋之后,鞠即位。鞠之后为公刘,公刘之后为庆节,庆节之后为皇仆,皇仆之后为差弗,差弗之后为毁隃,毁隃之后为公非,公非之后为高圉,高圉之后为亚圉,亚圉之后为公叔祖类,公叔祖类之后为古公亶父(太王),古公亶父之后为太伯,太伯之后为虞仲,虞仲之后为季利,季利之后即是文王昌。文王子武王姬发举兵灭商,始建周王朝。

先周自始祖弃始,十五世中出了很多被后世称颂的贤王。周始祖弃的四世孙公刘是先周历史中赫赫有名的一代明君。公刘之后,高圉、亚圉、古公亶父继承先祖遗钵,同样为世人所称道。此三人受到周人长年不衰的祭祀,周人祭祀的先祖都是“有功烈于民”、“前哲令德之人”。

古公亶父有三子,长子为太伯,次子为虞仲,少子为季历。季历即位时,周族国势昌隆日盛,国土不断拓展。季历为君谨慎宽柔,品德芳馨,文治武道举世皆赞。现在的山西一带,当时居住着许多戎狄族,季历多次讨伐,除了伐燕京之戎失败外,其余皆胜。在商王武乙时代,有一次季历去朝见商王,武乙惜其勇武,特赐予他三十里地,十对玉,八匹马。后来,周人的势力随着征战的胜利而日显强盛,其时的商王为大丁,大丁害怕周人势力危及殷商,便对季历深怀戒心,最后寻了个机会将季历杀死。

季历有子名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年纪很小时便显示出了不世才华,使得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和次子虞仲十分厚爱敬重他。他们不受古公亶父的王位,而决定将王位传授给昌,让昌发挥他的睿智之才使周人更加安康富足。《论语·泰伯》中记载太伯“三以天下让”,太伯、虞仲禅让王位,如此令人歌泣的义举,使得先周的历史充满了温润仁义的气息。

文王果然不负众望,他为周王朝日后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子武王最终能够灭商,与他留下的文功武迹是分不开的。文王治国,百姓无饥馁,国中无窃贼,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国中上下一派祥和。文王在治理国家时,尤其注重祖上遗留的农耕传统。为此,他节俭勤劳,不着华装丽服,和百姓一样在田间梗畔劳作。后世之人感其德,为其留下了许多千古诗篇。文王死后,其子武王秉承了他的遗愿,完成了讨伐殷商的大业,建立了长达八百余年的古香悠远的周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