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囚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地摊科学

直觉让我觉得不应轻信孙厉鑫,他这个人让我捉摸不透。不过他说的话有理有据,回答问题的态度也是不卑不亢,给人一种君子坦荡荡的感觉,以至于我很犹豫:难道真的错怪他了?

为了证实孙厉鑫的话,我向邱母核实了情况。邱母只对孙厉鑫出轨有不同看法,但又拿不出证据,而其他如丢钥匙、黑社会挟持事件等情况都不清楚细节。

按照孙厉鑫的说法,阳台上的洞、夫妻关系、大门上的插销等线索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菲子的债务问题。因为欠钱,菲子在地下车库遭到袭击,而就在袭击发生后两个月,她就意外身亡,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些关联呢?

应该相信孙厉鑫的话吗,菲子到底有没有遭到袭击?我相信,这件事他应该不敢撒谎,袭击事件有多个目击者,而且已经报案,如果编造谎言的话很容易被戳破。

另外,我推测袭击菲子的凶手也应该和孙厉鑫没有关系,因为如果凶手受他指使,他就没有必要主动把这件事告诉我。除非,他确信凶手可以永远逍遥法外,但这样未免风险太大了。总之,不管这件事和孙厉鑫有没有关系,两个月前袭击菲子的凶手肯定和菲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必须搞清楚袭击事件的真相。

我把这次和孙厉鑫沟通的情况告诉了吴波,大概讲了一下我询问孙厉鑫的经过,还把通话录音发给他听,希望他能从中找出一些线索。

没想到吴波捶胸顿足,把我骂了一顿,说我浪费了一个好机会。他原本希望我和孙厉鑫面谈,再把面谈的情况告诉他。吴波认为只有面谈才容易鉴别一个人是在说真话还是假话,现在只凭一些录音,已经很难分辨了。

我说:“吴大师,你有要求应该早提啊。再说了,我又不是什么催眠大师,就算面谈我也没法鉴别真话假话啊。”

吴波“靠”了一声,说:“也怪我,最近期末监考太忙,忘记告诉你了。我最近看过一两本地摊上的心理学入门书籍,懂一点皮毛,知道怎么在和人的交谈中区分一些真话和假话。当然,交谈对象是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普通人,职业间谍肯定不行。

没想到吴波涉猎这么广,我来了兴趣,说:“那你给我讲讲怎么区分,说不定下次能用上。”

吴波说:“你知道测谎仪吗?其实它就是一个测量血压、心跳、脉搏、出汗等生理反应的仪器。当你向一个人提问时,其实是在通过语言刺激这个人的大脑,大脑受到刺激后会分析问题,然后回应这个问题。人虽然会说谎,但是大脑面对刺激时产生的生理反应没法说谎。所以只要搞清楚一个人说真话和说假话时候的不同生理反应,就能推测出他在说真话还是假话了。”

“比如和一个杀人犯闲聊,问他有没有吃午饭,这种问题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刺激,所以他的心跳和脉搏的反应会比较正常,不论他说真话还是假话,这些生理反应都会是比较平缓的。但如果突然问一个和死者相关的问题,他的生理反应往往就会变得很强烈,不管他如何平静地回答,测谎仪都能让他露馅。”

我摇摇头说:“先不说我上哪儿去找一台测谎仪,即使我找到了,也没法把孙厉鑫绑回来用,你说这些没有实际用处。”

“谁叫你绑他啊,测谎仪的例子只是为了告诉你原理。其实只要了解了原理,没有测谎仪也是可以的,因为一般人的生理反应都非常明显。最明显的就是‘习惯动作’了,比如我自己吧,我有点怕我们院长,每次碰到院长都非常紧张,不知道该怎么打招呼。后来我发现自己每次看到院长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用左手挠后脑勺,以至于打招呼的时候也是一边挠后脑勺一边打招呼,看起来就像个傻子。”

我说:“你这一提醒,我想起来你另一个习惯动作:你每次听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时,总会搓手,从大学以来就是如此。我记得前不久第一次告诉你菲子死得有点蹊跷的时候,你也在不停搓手,兴奋得很,当时我还很生气。”

吴波说:“是啊,你也不例外,比如你讨论轻松话题的时候,就会不停地用手搓下巴;而一旦讨论到有点严肃的话题时,你的头就会保持不动,就像冻住了一样。”

我想了想,好像是那么回事。于是问道:“那要测谎的话,具体该怎么做呢?”

吴波告诉我一套从《FBI观人技巧》之类的书上学来的方法,这是他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他无聊的时候经常把不知情的同事和朋友当做实验对象),这套方法虽然包含很多主观看法,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了方便理解,不妨把问问题的人叫做警察,把回答问题的人叫小偷。首先,警察需要把握问话的语气和表情,尽量保持平淡,舒缓,以免给小偷带来不必要的刺激,导致结果产生偏差;其次,警察需要始终掌握话语权,简单来说就是由警察引出话题,小偷必须围绕警察的话题给出答复。这样,警察才能把握谈话节奏,并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问题给予小偷刺激;第三,警察在询问的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小偷的生理反应,比如常见的肢体活动:挠后脑勺、摸额头、摸鼻子等,表情上的活动:紧张、放松、眨眼、咽口水、吸鼻子、舔嘴唇等;最后,警察要做的是把小偷的生理反应和话题内容一一联系起来,分析它们的相关性。

比如,一个小偷偷了一串金项链,但拒不承认。为了搞清楚小偷是否说了谎,警察可以把一些和案件相关的信息罗列出来,比如金项链主人的信息、黄金、被盗日期、作案地点等等。把这些信息穿插到大量与案件无关的对话中,观察小偷的反应。

警察会拿出一些人员照片,询问小偷是否认识,当拿出被盗人照片时,不论小偷的回答是肯定还是否定,他很容易出现某些“小动作”,而这些“小动作”往往都是试图逃避问题的肢体语言,比如不敢正视警察眼睛,身体后倾之类。如果每次谈论到与金项链相关的问题时,小偷都出现相同的“小动作”,那他就十有八九和金项链盗窃案有关。

我想:吴波这个“山寨”方法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不知道有没有效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巧的是,不久后的一天,它还真的发挥了一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