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重点语法教程(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一、历史背景

语法——翻译法产生于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当时的欧洲,古拉丁文/古希腊文是约定俗成的人为的国际语,是各国共同的文化载体,是各国受过教育的人(特别是有识之士)、大小官员、僧侣都必修的课程。可是,作为目的语学习的这种语言在当时基本上仅存在于书面语中,学习这种语言的主要目的也是能够读懂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各种经典作品和官方文书,于是阅读成了当时外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当时,古典语言教学的另一个目标就是对学习者进行智力和思维训练。人们认为严密的语法是用来训练思维的最佳材料。古罗马教育家昆提利安(Quintilian)在其《演说术原理》(De Institutione Oratoria)一书中曾提到“语法是教人说话和写作的艺术”。对于说话,特别是在把演说视为一种艺术的古代欧洲,被认为是与智力及思维分不开的。就这样,语法成为当时外语教学的重头戏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另外,当时的外语学习者是在已经掌握了母语的前提下学习外语的。那时候,机械主义哲学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机械主义哲学认为:一切语言都源于同一种语言,它们拥有共同的语法及词汇概念,差别仅表现为发音和书写形式的不同。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对比翻译自然就成了外语教学的首选途径和主要手段。

我国著名教学法专家俞约法教授在评价这一教学流派时指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语法——翻译法证明自己胜任这一任务,因此一直被当年的语文教育界所广泛采用,而且代代相传。”

二、基本原则

语法——翻译法的基本原则有:

(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

(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成教学目的。

三、主要特征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包括5个方面:

(1)以培养读、写书面语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的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互相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阅读领先,重视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通过阅读外语名著来学习外语。

四、教学流程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流程:

(1)复习:默写单词;背诵课文段落。

(2)教授新词:在黑板上列出本课新词的单词、音标及母语解释,并逐字讲解。学生跟教师朗读单词。教师说出母语的意思,学生说出相应的英语单词。

(3)讲授语法:讲解语法意义及相关规则,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学生按语法规则进行转换等。

(4)讲解课文:教师逐句念课文,学生分析语法与译成母语。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5)巩固新课:学生跟教师逐句朗读课文。教师按课文提问,学生按课文回答。

(6)布置作业:拼写单词;语法填空;背诵课文。

五、主要优点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优点:

1.有助于语言基本功的扎实积累

语法——翻译法有利于学习者充分认识两种语言间的基本特征,形成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无须讳言,我国过去大批的外语学者都是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他们都有深厚的语言功力:理解力强,阅读水平高;博学多才,对目的语理解深刻。这是因为,语法——翻译法强调对语言点、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在长期的目的语和母语的对比过程中,语言学习趋于严密、精确,保证了学习者对词、句、篇的深入理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 P. Ausubel)提出“有意义的学习”的理论。该理论强调在学习中对所学基本规则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认为认知是学习的开始,并以理解为目的。语法——翻译法还注重理解在学习外语方面的重要性。从这一点看来,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思路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这自然会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的深层领悟并形成牢固的语文能力。

2.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语法——翻译法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稳固的自学能力。语法——翻译法以阅读为主要教学目的和训练手段,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学习者的阅读速度、阅读质量及阅读心理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通过阅读,学习者还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学会了如何亲手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语法——翻译法素来注重语感的培养,这种具有自动化倾向的学习习惯在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有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语法——翻译法对教师的外语能力要求不高,易于操作

语法——翻译法在具体操作中采用母语与目的语对比的方式,大部分内容用母语讲述,进一步降低了对教师的要求。该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只要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只要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听清楚老师的授课,班额大小对教学并无实质性影响,因此有人说它是一种最低限度可行的教法。

六、主要缺点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缺点:

(1)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重书面、轻口语是语法——翻译法的首要缺点,也是批评者对它攻击的首要方面。很明显,在现代外语教学中,口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存在的。现代社会的国际交往日渐加强,急需大量的口语人才。显然单纯的语法——翻译法无法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现代教育心理学还证明:没有一种语言技能是孤立存在的。各种技能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或互相影响,或互相补充,对一种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另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此可见,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还会影响学习者语言潜力的开发,还会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进程。

(2)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内容简单、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指经典文学作品)。学习者容易丧失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语法——翻译法是通过大量机械性练习来巩固学习效果的,过程单调乏味,甚至为了语法项目而人为创造一些无意义的练习,很容易挫伤学习者的学习热情。除了一些有耐心的学习者外,好些人因为忍受不了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对外语学习持消极态度。近年来学者们对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表明:学习态度是决定不同学习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主要原因。

(3)利用母语教学,过分强调翻译,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能力。现在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外语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因为教学方法的问题而让一部分学习者失去对外语学习的兴趣,不仅会造成教育上的浪费,更会影响素质教育的彻底实施。

七、语法——翻译法的改进及发展趋势

由于语法——翻译法存在以上不足,所以需要进行改进及发展。

1.加强听、说训练,培养学习者综合语言能力

其一,教师要把口语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一个较高层次来认识。一方面,培养外语学习者的听、说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另一方面,听、说能力的提高会影响和制约其他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不但要重视对口语内容的安排,还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

其二,教师本人要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作为教与学的组织者,教师的口语能力和语言意识对学习者听、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多讲一些地道的目的语,必然会给学习者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

其三,教师应把现代科技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加强口语教学。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外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作为辅助手段,录音机、投影机甚至多媒体在课堂上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些设备既能弥补教师口语能力的不足,还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当然,对这些教辅设施的利用一定要合理有效,否则不但老师会变成机器的奴隶,还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重视学习者个人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研究表明,影响教学的因素不仅在于教的方面,而且在于学的方面。学习者年龄、动机甚至性格都是制约学习结果的主要原因。因此,教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都要符合学习者年龄特征及个性心理特征。

语法——翻译法在成人外语教育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俞约法教授指出: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已掌握母语的人再学习第二种语言文字的习语规律。1928年,桑代克用这种方法做过一次世界语教学的实验,证明此教学方法对成人比对儿童更有用。

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随着教师教龄的增加,他们常常在教学中采用自己感觉顺手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并形成习惯,褒义地讲,这是一种风格化的表现。可是时间长了,学生往往对单调的教法感到厌倦。因此,教师必须在风格化的基础上经常对教学方法做一些调整和变化。应该说明的是,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各种教学法的随意组合或无序拼凑,而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的一种有针对性的理性选择。

4.教学方法的折中融合

在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折中化/综合化趋向。苏联的“自觉实践法”、美国的“认知法”、我国的“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立体教学法”“四位一体教学法”等都是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在过去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折中、融合的产物。这些方法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了“发展某一理论而排斥其他理论……是不明智的,最有益的尝试莫过于把优点结合起来”。

如前所述,语法——翻译法自产生之日起就呈现出发展的态势。它至今仍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证明了它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外语教学的目的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我们也应对语法——翻译法中的合理成分进行合理利用,使其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服务。

八、历史意义

语法——翻译法是第二语言教学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也是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其历史悠久,生命力强,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的100年间,在欧洲第二语言教学中一直居于统治地位。

语法——翻译法很早就被介绍到我国,成为我国早期的外语教学法之一,它对我国的外语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影响很大。我国通常把语法——翻译法称为传统教学法。长期以来,这种传统教学法在我国汉语教学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直到目前,在我国仍占有相当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