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冲突
社会矛盾具有普遍性。在劳动关系领域,发生冲突是一种普遍和正常的社会现象,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有效处理劳动关系的冲突现象,并且要把其负面影响控制在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都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一、冲突产生的根源
冲突是指劳资双方在利益、目标和期望等方面不可能总是保持一致,相反经常会出现分歧,甚至背道而驰的现象。冲突产生的根源可以分为“根本属性”和“背景属性”。前者是指由于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造成的冲突,后者是指由那些可变的、取决于组织、产业、地域、国家等因素的属性所造成的冲突。
(一)根本属性
1.异化的合法化
异化的合法化是指不符合劳动者自身选择的行为,被法律赋予雇主或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合法权益。劳动者不具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导致其劳动过程、结果和收益在法律上不属于劳动者所有,而归雇主或用人单位所有。这导致劳动者缺乏为自身全部利益而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劳动者又不得不完成雇主或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工作任务。
2.客观的利益差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雇主(用人单位)与雇员(劳动者)之间的利益目标有直接差异性。雇主(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创新并非其唯一提高利润的途径。当在效益总量不变和缺乏外部市场监督的条件下,雇主(用人单位)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可选择给付雇员(劳动者)报酬最小化;同理,雇员(劳动者)的利益在于工资福利最大化,以及在保住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作。这些导致双方产生冲突。
3.雇佣关系的性质
按照劳动法律要求,劳动领域的雇佣关系是基于“自愿”“协调一致”而订立的关系,劳资双方从法律地位上讲具有“平等性”。事实上,雇员(劳动者)的地位相对弱势,导致其难以真正行使参与管理的权利。基于此,雇员(劳动者)对管理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负面的,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一方面,雇员(劳动者)不愿意处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管理权力的分布不是雇员(劳动者)的利益所在,而是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所在。
劳资双方的目标有差异性和一致性之分,具体如表2-2所示。潜在冲突的目标会导致对抗性的劳资关系,一致性目标是产生劳资合作的前提。
表2-2 企业与工会的目标
(二)背景属性
1.广泛的社会不平等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社会分配的差距。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3~0.4,为正常状态,大于0.4且小于0.6,为警戒状态。在现实中,日本是全球基尼系数最低的国家之一,一般在0.25左右,德国在0.3左右,而美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发展中国家基尼系数一般比较高,在0.4上下。
2.劳动力市场状况
2019年《瀚纳仕全球技能指数》的报告表明,相比世界其他33个经济体,中国的雇主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人才。同时,这也意味着在全球经济面临不断加剧的不确定性和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是较为稳健的。整体来讲,工会和社会保障政策为雇员提供基本安全保障;失业率上升给劳动者寻找工作带来更大难度。
3.工作场所的不公平
工作场所虽然不是劳动合同的法定内容,但它是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工作内容的必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颁布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安全卫生等做出了最低限度的规定。工作性质的差异和管理方所进行的成本控制,导致不同地区、企业和性别在工作场所的条件保障方面的差异较明显。
4.工作属性发生变化
随着劳动分工更加精细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快速应用,新兴工作和传统的工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新兴工作更加精细化的要求给劳动者造成工作紧张并使其超负荷;另一方面,传统工作已经开始大幅度转型,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造成劳动者的工作机会减少和就业转型压力增大的困难。
二、冲突的表现形式
冲突按其表现方式,可以分为明显的冲突和潜在的冲突。明显的冲突形式的产生是复杂的。冲突具体表现为以下形式:
1.罢工
罢工是冲突最为明显的表现形式。罢工同样也呈现出一些规律,当雇主破坏了明确的规则和心理契约时,就可能引发工人罢工。罢工从经济学角度而言虽然成本高,但是一种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罢工是最为明显的冲突形式,并不总是可行的方法,罢工行为要符合国家各项法律规定。
2.其他形式
最为明显的是各种“不服从”行为,如:工作懈怠、低效率工作、怠工、旷工等。此外,还有“退出”行为,或称辞职。
3.权利义务的协商
劳动关系正是通过这种“付出—获得”的方式形成了早期的心理契约。从这个角度而言,心理契约也属于“协商后的秩序”,这种秩序反映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员工与管理方之间的“付出—给予”关系。